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自然在心再新

    物候之名稱,來源甚早。《左傳》中即有每逢二至二分等節日,必須記下雲物的記載的說法。唐代中葉詩人元稹在湖北玉泉道中所作詩有句雲:“楚俗物候晚,孟冬始有霜。”古人把見霜、下雪、結冰、打雷等統稱為物候。物候學與氣候學雖可稱為姊妹學科,但物候的觀測要比氣候早得多。在16、17世紀溫度表與氣壓表發明以前,世人不知有所謂“大氣”,所以無所謂“氣候”。中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

    中國古代物候知識起源於周、秦時代,目的是為了指揮奴隸適時從事農業生產。中國從春秋、戰國以來,一直重視農業活動的適時。《管子·匡乘馬》篇除說“使農夫寒耕暑耘”外,並具體指出:“冬至後六十天(即雨水節)向陽處土壤化凍;又十五天(即驚蟄)向陰處土壤化凍,完全化凍後就要種稷;春事要在二十五天之內完畢。”《呂氏春秋》一書,雜有農家的話,《上農》等篇就是談農業的。它在《十二紀》各紀的篇首曾因襲《管子》,又彙集了勞動人民有關這方面的經驗,編為十二個月的物候。其後這些節氣和物候的知識,更被輾轉抄入《淮南子·時則訓》和《禮記·月令》等篇。

  • 2 # zkh7158743986

    物候之名稱,來源甚早。《左傳》中即有每逢二至二分等節日,必須記下雲物的記載的說法。唐代中葉詩人元稹在湖北玉泉道中所作詩有句雲:“楚俗物候晚,孟冬始有霜。”古人把見霜、下雪、結冰、打雷等統稱為物候。物候學與氣候學雖可稱為姊妹學科,但物候的觀測要比氣候早得多。在16、17世紀溫度表與氣壓表發明以前,世人不知有所謂“大氣”,所以無所謂“氣候”。中國古代以五日為一候,三候為一氣。

    中國古代物候知識起源於周、秦時代,目的是為了指揮奴隸適時從事農業生產。中國從春秋、戰國以來,一直重視農業活動的適時。《管子·匡乘馬》篇除說“使農夫寒耕暑耘”外,並具體指出:“冬至後六十天(即雨水節)向陽處土壤化凍;又十五天(即驚蟄)向陰處土壤化凍,完全化凍後就要種稷;春事要在二十五天之內完畢。”《呂氏春秋》一書,雜有農家的話,《上農》等篇就是談農業的。它在《十二紀》各紀的篇首曾因襲《管子》,又彙集了勞動人民有關這方面的經驗,編為十二個月的物候。其後這些節氣和物候的知識,更被輾轉抄入《淮南子·時則訓》和《禮記·月令》等篇。

    但是這種書本物候知識,還是要靠勞動人民的實踐,即從生產鬥爭中得來。華北一帶農民有一種口傳的“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這裡所謂不出手、冰上走、沿河看柳、河開、雁來,統是物候。就是從人的冷暖感覺、江河的冰凍、柳樹的發青、鴻雁的北飛,來定季節的節奏、寒暑的迴圈,而其最後目的是為了掌握農時,所以最後一句便是“耕牛遍地走”,這可稱“有的放矢”。從歌中“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幾句看來,這一歌謠不適用於淮河流域,也不適用于山西、河北,當是黃河中下游山東、河南地方的歌謠。九九是從冬至算起,所以是以陰曆為根據的,一定先有二至二分的知識才會有此歌謠,可見這歌謠也是在春秋、戰國時代或以後產生的。

    到漢代鐵犁和牛耕的普遍應用,以及人口的增加,使農業有了顯著進步。二十四節氣每一節氣相差半個月,應用到農業上已覺相隔時間太長,不夠精密,所以有更細分的必要。《逸周書·時訓》就分一年為七十二候,每候五天。如說:“立春之日東風解凍,又五日蟄蟲始振,又五日魚上冰。雨水之日獺祭魚,又五日鴻雁來,又五日草木萌動。驚蟄之日桃始華,又五日倉庚鳴,又五日鷹化為鳩。春分之日玄鳥至,又五日雷乃發聲,又五日始電。”等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動物是怎樣避免近親結婚交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