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937787127551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文化寶庫中,古詩詞是熠熠生輝的明珠,而這一顆顆燦爛耀眼的明珠中,有許多因語言的精心錘鍊而成為後人推崇備至的文學典範。

    這些詩歌往往只一字一詞的獨特運用,就使境界頓生,新奇醒目,讓人怦然心動,百般品味而經久難忘。今擷取部分精品,含英咀華,體味中國古代文化的精華,感受古詩詞精品的魅力。

    1、杜甫《春夜喜雨》中“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詩句想象明晨雨後春色滿城、百花盛開的美景。

    一個“重”字寫出了花因有雨水的滋潤而沉甸甸的,表現出春雨過後紅肥綠翠的蓬勃生機 。

    2、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從寫景入手,用兩個“籠”字勾畫出秦淮河上煙月迷濛的景象。

    “籠”有“籠罩”之意,它巧妙的將煙、水、日、沙四者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既給人柔和幽靜之感,又隱含微微浮動流走的情態,寄寓著詩人憂愁的情感。

    3、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個“直”字更顯荒漠的浩瀚無際,“圓”字更顯長河的磅礴遠大。

    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再還有:‘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這‘白’‘青’兩個字,也似無理,想來必得這兩個才形容的盡,念在嘴裡,倒像有幾千斤重的一個橄欖似的。”

    4、南唐著名詞人馮延巳《謁金門》第三首頭一句“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歷來被傳誦為佳句,“皺”字用得十分精妙,形象生動。

    皇帝李王景 曾和他開玩笑說:“吹皺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可見馮延巳的“皺”字用得很好,連皇帝也賞識、佩服。

    5、宋詞人張先《天仙子》寫為春光流逝而發愁,為年華老去而發愁,很真切。其中“雲破月來花弄影”生動的描繪出月光明亮、花枝搖曳的美景,是不朽的名句。

    “破”和“弄”兩字用得特別精彩,作者也因此被稱為“雲破月來花弄影郎中”

    6、晏殊《蝶戀花》:“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凋”強於用“拂”、“吹”、“刮”、“撩”等。西風的強勁更顯秋天的淒涼,從而更能烘托出主人翁內心的孤寂。

    7、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綠”的選用,一直被人們當作修辭學上的範例。洪邁《容齋續筆》載:吳中士人家藏有此詩原稿,“初雲‘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

    改為‘過’,復圈去而改為‘入’,旋改為‘滿’。凡如是十許字,始定為‘綠’。”這個‘綠’字,把看不見的春風轉化成醒目的視覺形象,傳達出江南春早的資訊,顯示出春風的行蹤,也喚起人們對春到江南的感覺。

    8、蘇小妹曾要其兄蘇東坡為其詩句“輕風細柳,淡月梅花”中每句各加一字,東坡先是加‘搖’、‘映’二字:“輕風細柳搖,淡月梅花映。”又說用“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有靜有動,有聲有色。

    兩次都不合小妹之意,接著她說出各加一個“扶”和“失”字,改成“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東坡聽了不禁叫好!一“扶” 一“失”,把輕風、細柳、淡月、梅花都寫活了,生動自然,確實高於東坡兩句之上。

    10、李清照《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綠肥紅瘦”四字準確地描繪出春末綠葉漸多,花卉漸少的景況,曲折地表達了惜花、惜春的感情,“肥”“瘦”用語形象清新而獨到,化平常為神奇。

    她的另一首詞《醉花陰》中也用到“瘦”:“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瘦”字是詞眼,是全詞精神集中表現的地方,因為有刻骨銘心的離愁,所以衣帶漸寬,腰肢瘦損。“人比黃花瘦”五字,以生動的形象來表達感情,而“為伊消得人憔悴”之含義,自在其中。

    高爾基說:“文學的第一要素是語言。”要想使自己的作品獨特新穎,對於用詞造句反覆應琢磨,反覆推敲,反覆思考,語不驚人誓不休,這就是錘鍊語言要下的功夫。

    擴充套件資料

    煉字方法

    1.煉數量詞 數量詞大約和講究概念與邏輯的數學、物理有某種密切的關係,因此,從文學特別是詩歌的角度來看,它似乎是枯澡乏味的。

    其實不然,優秀詩人的筆就彷彿是童話中一根可以使沙漠湧出綠洲的魔杖,那經過精心選擇提煉的數量詞,在他們的驅遣之下卻可以產生豐富雋永的詩情。

    2.煉形容詞 詩歌是社會生活的主觀化的表現,少不了繪景摹狀,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為有形,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觸其物,如歷其境。

    這種任務,相當一部分是由形容詞來承擔的。中國古典詩詞中煉形容詞,有兩種情況值得特別注意,一種是形容詞的重疊運用,一種是表顏色的形容詞於句首與句末的運用。

    3.煉動詞 一首詩,是由一些詩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藝術構思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構成鮮明的化美為媚的意象的詞。主要是表動態的具象動詞。

    因為名詞在詩句中往往只是一個被陳述的物件,它本身沒有表述性,而能給作主語的名詞以生動的形態的,主要就是常常充當謂語的動詞,這樣,具象動詞的提煉,就成了中國古典詩歌煉字的主要內容,離開了煉動詞,煉字藝術就會黯然失色。

    4.煉虛詞 在新詩創作中,虛詞的運用似乎遠不及在古典詩詞中地位重要。在古典詩詞中,虛詞的錘鍊恰到好處時,可以獲得疏通文氣,開合呼應,悠揚委曲,活躍情韻,化板滯為流動等美學效果。

    羅大經《鶴林玉露》指出"作詩要健字撐拄,活字斡旋。撐拄如屋之有柱,斡旋如車之有軸",就是從這個角度看到煉虛字的作用。盛唐詩人善於運用虛字,其中又以杜甫最為擅長。——節選自《煉字與煉意》,見參考資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徵兵體檢覆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