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出處是這樣的:一日,孔子和老子出遊,看到一條小溪,都是一番感慨。老子便說出了這一番話:“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而孔子說了這樣的一句話:“逝者如斯夫!”表現出兩個不同學派對同一事物發出的不同感想。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後)(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誕生),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今河南鹿邑,一說渦陽)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周國都洛邑(今河南洛陽)任守藏室吏(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 【發現】1973年12月,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過兩份手抄本帛書《老子》(《道德經》)。編輯本段文章原文 《道德經》第八章 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上善若水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譯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註釋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這裡老子以水的形象來說明"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聖人的言行有類於水,而水德是近於道的。 ②處眾人之所惡:即居處於眾人所不願去的地方。 ③幾於道:幾,接近。即接近於道。 ④淵:沉靜、深沉。 ⑤與,善仁:與,指與別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養之人。 ⑥政,善治:為政善於治理國家,從而取得治績。 ⑦動,善時:行為動作善於把握有利的時機。 ⑧尤:怨咎、過失、罪過。編輯本段引語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後,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來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來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認為他們的品格像水那樣,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潤萬物而不與爭。最完善的人格也應該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不但做有利於眾人的事情而不與爭,而且還願意去眾人不願去的卑下的地方,願意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這就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 水化身形於大地,融生命於萬物。編輯本段評析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象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 “上善若水”,是說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正如古人所說的:“到江送客棹,出嶽潤民田。”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盡力去為。水的這種特性,可謂之“上善”。 不見其形的東西,可以進入到沒有縫隙的東西中去,由此我們知道了“不言”的教導,“無為”的好處。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為水德是近於道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他的言行有類於水。為什麼說水德近於道呢?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而無取於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溼的地方。在此後的七個並列排比句中,都具有關水德的寫狀,同時也是介紹善之人所應具備的品格。老子並列舉出七個"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啟發。最後的結論是: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不爭"。也就是說,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 公元前516年周朝覆滅,老子朝逃往楚國,用今天的話說55歲的老子失業了,回到了家鄉(可能是務農吧,這一段沒看仔細)。這時比老子小20歲的孔子曾拜訪過老子,向老子請教學問,典故“孔子問禮”就是這樣來的。孔子將老子比做“龍”,來形容老子的深不可測、難以著磨。二人見到山中流淌的溪水,孔子說:“逝者如斯乎”,老子卻說:“上善若水”。信奉“禮教仁義”的孔子與一心想“迴歸自然”的老子兩位聖人之間的交流,為後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鋪下了奠基。 《荀子·宥坐》記載了孔子答弟子子貢問水的一段對話:"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洮洮乎不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而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在此處,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備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這裡涉及到德、義、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範疇。這其中的觀點與道家有顯而易見的區別,但也有某些相似之處。
解釋: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出處是這樣的:一日,孔子和老子出遊,看到一條小溪,都是一番感慨。老子便說出了這一番話:“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而孔子說了這樣的一句話:“逝者如斯夫!”表現出兩個不同學派對同一事物發出的不同感想。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後)(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誕生),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厲鄉曲仁裡(今河南鹿邑,一說渦陽)人。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又名老聃,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鬍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周國都洛邑(今河南洛陽)任守藏室吏(相當於國家圖書館館長)。 【發現】1973年12月,在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過兩份手抄本帛書《老子》(《道德經》)。編輯本段文章原文 《道德經》第八章 水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上善若水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譯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居處最善於選擇地方,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恪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註釋 ①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這裡老子以水的形象來說明"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聖人的言行有類於水,而水德是近於道的。 ②處眾人之所惡:即居處於眾人所不願去的地方。 ③幾於道:幾,接近。即接近於道。 ④淵:沉靜、深沉。 ⑤與,善仁:與,指與別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養之人。 ⑥政,善治:為政善於治理國家,從而取得治績。 ⑦動,善時:行為動作善於把握有利的時機。 ⑧尤:怨咎、過失、罪過。編輯本段引語 在上一章以天地之道推及人道之後,這一章又以自然界的水來喻人、教人。老子首先用水性來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認為他們的品格像水那樣,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潤萬物而不與爭。最完善的人格也應該具有這種心態與行為,不但做有利於眾人的事情而不與爭,而且還願意去眾人不願去的卑下的地方,願意做別人不願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能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會與別人爭功爭名爭利,這就是老子“善利萬物而不爭”的著名思想。 水化身形於大地,融生命於萬物。編輯本段評析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象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 “上善若水”,是說水具有滋養萬物生命的德性。它能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爭利,故天下最大的善性莫如水。正如古人所說的:“到江送客棹,出嶽潤民田。”凡是能利物、利人之事,水都盡力去為。水的這種特性,可謂之“上善”。 不見其形的東西,可以進入到沒有縫隙的東西中去,由此我們知道了“不言”的教導,“無為”的好處。 老子在自然界萬事萬物中最讚美水,認為水德是近於道的。而理想中的"聖人"是道的體現者,因為他的言行有類於水。為什麼說水德近於道呢?王夫之解釋說:"五行之體,水為最微。善居道者,為其微,不為其著;處眾之後,而常德眾之先。"以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就是水的最顯著特性。水滋潤萬物而無取於萬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窪、最潮溼的地方。在此後的七個並列排比句中,都具有關水德的寫狀,同時也是介紹善之人所應具備的品格。老子並列舉出七個"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啟發。最後的結論是:為人處世的要旨,即為"不爭"。也就是說,寧處別人之所惡也不去與人爭利,所以別人也沒有什麼怨尤。 公元前516年周朝覆滅,老子朝逃往楚國,用今天的話說55歲的老子失業了,回到了家鄉(可能是務農吧,這一段沒看仔細)。這時比老子小20歲的孔子曾拜訪過老子,向老子請教學問,典故“孔子問禮”就是這樣來的。孔子將老子比做“龍”,來形容老子的深不可測、難以著磨。二人見到山中流淌的溪水,孔子說:“逝者如斯乎”,老子卻說:“上善若水”。信奉“禮教仁義”的孔子與一心想“迴歸自然”的老子兩位聖人之間的交流,為後來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融合鋪下了奠基。 《荀子·宥坐》記載了孔子答弟子子貢問水的一段對話:"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於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見大水必觀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與諸生而無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義。其洮洮乎不屈盡,似道。若有決行之,其應佚若聲響,其赴而仞之谷不懼,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約微達,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鮮潔,似善化。其萬折也必東,似志。是故君子見大水必觀焉。"在此處,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備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這裡涉及到德、義、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範疇。這其中的觀點與道家有顯而易見的區別,但也有某些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