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113824849643

    皮蛋是中國獨特的蛋加工品,也是一種鹼性食品。醃製皮蛋 所需的材料有鹽、茶以及鹼性物質(如∶生石灰、草木灰、碳酸鈉、氫氧化鈉等)。 皮蛋之所以有特殊風味,是因為經過強鹼作用後,原本具有的含硫胺基酸被分解產生硫化氫及氨,再加上浸漬液中配料的氣味,就產生特有的味道了。而皮蛋的顏色則是因蛋白質在強鹼作用下,蛋白部分會呈現紅褐或黑褐色,蛋黃則呈現墨綠或澄紅色。 皮蛋上的松花是怎麼來的? 其實是經過一場化學反應產生的:蛋白的主要化學成分是一種蛋白質。禽蛋放置的時間一長,蛋白中的部分蛋白質會分解成氨基酸。他的化學結構有一個鹼性的氨基-NH2和一個酸性的羧基-COOH,因此它既能跟酸性物質作用又能跟鹼性物質作用。 所以人們在製造松花蛋設計,特意在泥巴里加入了一些鹼性的物質。如石灰、碳酸鉀、碳酸鈉等。它們會穿過蛋殼上的細孔,與氨基酸化合,生成氨基酸鹽。這些氨基酸鹽不溶於蛋白,於是就以一定幾何形狀結晶出來,就形成了漂亮的松花。 中醫認為皮蛋性涼,可治眼疼、牙疼、高血壓、耳鳴眩暈等疾病。大眾都可食用:火旺者最宜;少兒、脾陽不足、寒溼下痢者、心血管病、肝腎疾病患者少食。注意事項:松花蛋不宜與甲魚、李子、紅糖同食。用法用量:食用松花蛋應配以薑末和醋解毒;松花蛋最好蒸煮後食用,松花蛋裡面還含有鉛,兒童最好少吃。不宜存放冰箱。 皮蛋在營養上的價值,一般說來有: 富含鐵質、甲硫胺酸(必須胺基酸)、維生素E(以上是和雞蛋做比較)。缺點是:經鹼液變性之蛋白質不易吸收,變性蛋白質中之LAL(lysinoalanine)在動物實驗有未經證實的腎病變。 危害及預防 皮蛋裡含鉛,這很多人都知道,所以大家買無鉛皮蛋以為這樣 就可以放心食用了。其實,無鉛松花蛋同樣含鉛,成人還可以,對於兒童還是少吃為好。加工松花蛋時,要將純鹼、石灰、鹽、黃丹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加上泥和糠裹在鴨蛋外面,兩個星期後,美味可口的松花蛋就製成了。黃丹粉就是氧化鉛,具有使蛋產生美麗花紋的作用,但用了黃丹粉,松花蛋就會受到鉛的汙染。根據國家規定,每1000克松花蛋鉛含量不得超過3毫克,符合這一標準的松花蛋又叫無鉛松花蛋。所以,“無鉛松花蛋”並不是說不含鉛,而是指含鉛量低於國家規定標準。 中醫認為,兒童的身體為“稚陰稚陽”之體,代謝極其旺盛。“無鉛”蛋中的微量鉛被兒童吸收後,還會存留在肝、肺、腎、腦等組織及紅細胞中,還會使骨骼與牙齒中的鈣流失。經常食用“無鉛松花蛋”會引起兒童出現骨骼和牙齒髮育不良、食慾減退、胃腸炎等,還會影響智力發育。 無鉛皮蛋固然美味可口,營養豐富,但孩子處於身體旺盛發育階段,對鉛的危害反應比較明顯,還是少吃的為妙。夏季天氣炎熱,大多數人都喜歡在飲啤酒時用松花蛋助興,或涼拌松花蛋犒勞一家老小,他們也許還從沒想過,松花蛋也可能引起食物中毒。據有關食品專家檢驗分析,乾淨的松花蛋蛋殼上只有400-500個細菌,而髒的松花蛋蛋殼上則有高達1.4億~4億個細菌,穿廠扁斷壯登憋券鉑猾這些細菌若大量透過蛋殼的孔隙進入蛋內,吃了這樣的松花蛋就會中毒。在選購松花蛋時應注意,松花蛋剝開後,其蛋白是暗褐色的透明體,具有一定的韌性;而被汙染的松花蛋則呈淺綠色,韌性差,易鬆散,這樣的松花蛋千萬不能吃。 汙染皮蛋的細菌主要是沙門氏桿菌,它隨松花蛋進入人體後,在腸跡膜上引發炎症,菌體裂變後會產生毒性很強的內毒素,致使人作出現中毒症狀。實驗證實,沙門氏桿菌在100攝氏度高溫下會立刻死亡,在70℃時要經過5分鐘後才會死亡,在60℃時則要15-30分鐘才死亡。因此,食用可疑的松花蛋時,可將去殼的蛋在高溫下蒸5分鐘左右,晾涼後即可安全食用。沙門氏桿菌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0℃-37℃,夏秋季節的氣溫剛好在此範圍內,因而人們尤其要注意防止松花蛋中毒。如果你因其美味而喜歡大嗑葵花籽,那麼現在更有理由對它鍾愛有加:美國最近的一份研究葵花籽營養成分的資料彙編表明,這些不起眼的小葵仁,蘊含著不可忽視的營養成分。 營養學研究人員發現,由於葵花籽仁在預防心臟病、癌症等慢性病方面的突出功效,把它與洋蔥、大蒜、西蘭花並列為超級食品毫不為過。 美國弗吉尼亞科技研究學院生物化學系研究員凱瑟林·菲利浦博士說:“葵仁富含抗氧化物、礦物質以及非常有益健康的‘好脂肪’。不僅如此,它還是我們保持健康所必需的植物化學成分的理想來源”。該機構正代表美國向日葵協會對葵花籽進行研究述評。 該研究文獻彙編指出,葵花籽仁是以下成分的理想來源:(1)抗氧化物,例如維生素E和酚酸;(2)硒及其它礦物質如鐵、鋅和銅等;(3)單不飽和脂肪和多不飽和脂肪,即能預防心臟病和某些癌症的 “好脂肪”。 抗氧化物 在提供抗氧化物保護方面,葵仁可與堅果和乾果媲美,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超過它們。彙編以黑莓為例:眾所周知,黑莓是抗氧化物的重要來源,每份含有60毫克酚酸;而同量葵仁中卻含有近1000毫克酚酸。酚酸和其它諸如維生素E之類的抗氧化物,透過在體內對抗自由基而對人體有益,因為這些自由基會透過破壞細胞、並干擾DNA複製,從而導致心臟病、癌症等慢性病的產生。 硒 硒是土壤中一種重要的微量礦物質,而人體缺硒通常會導致心臟病和癌症。向日葵可以把土壤中的硒轉化成自然有機物,從而被人體吸收。研究表明,這種礦物質能夠與維生素E協同作用。 更多“好脂肪” 脂肪可以說是我們飲食中的“第22條軍規”。它使食物變得更加美味,讓我們感到飽足,並且對很多身體功能發揮作用必不可少。但是,過量脂肪會導致心臟病、肥胖、乳腺癌等多種疾病。近年來的很多深入研究都表明,攝入什麼樣的脂肪要比攝入多少脂肪更為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開心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