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久隱517

    可愛的小寶貝忽然哪天說了髒話,家長會不會非常震驚,這時家長還真的要淡定了,寶寶說髒話有的時候可能是在模仿,或者孩子認為是自己新學的詞彙,也有可能是在發洩自己的情緒,我們來看看家長如何應對孩子說髒話呢?

    家長應對:

    理性對待孩子的髒話。有時候孩子說髒話,家長不要表現的特別驚訝,而要表現的很淡定,冷冷的,孩子認為你不感興趣,也就慢慢淡忘了。

    孩子不開心時要引導孩子正確發洩自己,可以出去玩玩,或者玩玩玩具,看看書,防止不良情緒堆積。

    家長要以身作則,文明用語。父母是孩子接觸最多的人,如果父母說髒話,孩子潛移默化中就會受到影響,家長要從自身做起,給孩子的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孩子說髒話要正確引導。要讓孩子豎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告訴孩子說髒話是不正確的。

    讓孩子學會換位思考。告訴孩子說髒話時別人的感受是怎樣的,那麼如果別人對自己說髒話,心裡是不是也不舒服。

    對於孩子說髒話,要加以懲戒。如果孩子一直說髒話,糾正不了,家長必須要採取措施了,大懲小戒,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才能夠更好的改正錯誤。

    3歲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有驚喜哦) 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下Zai了識字Apipi給她玩,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 2 # 仨個寶寶

    我們怎麼避免寶寶說髒話呢?

    首先肯定是從大環境上避免。

    除了家裡人不要說髒話之外,帶去外面玩,三句話髒字不離口的孩子,就不是很合適的玩伴,儘量避免。

    另外,一些動畫節目、手機影片,是否適合孩子觀看,父母都應該把關。

    這裡並不是歧視,只是對於語言發展還是一張白紙的娃來說,在他沒有明確的是非觀之前,儘量給他一個好的環境。

    如果孩子學會了髒話怎麼辦?

    不同的情況要不同的應對:

    1

    不明白髒話意義的試探,不要大驚小怪過度反應

    很多寶寶雖然在說髒話,但其實根本不明白髒話代表的意義,只是因為他說出來看見別人笑了,或者別人生氣了,覺得這是個得到關注的好法子。

    這種情況,不要大驚小怪反應過度。

    鬨堂大笑、氣急敗壞、打麻懲罰都屬於過度反應,正確的做法是無視它,說出來大家沒反應,他自己說著也就沒意思了。

    如果太在意孩子說的不恰當的話,只會變相的鼓勵他繼續這種行為。

    2

    不正確的詞彙表達,就告訴孩子正確的

    還有一些寶寶說髒話時,是因為這只是它聽過的眾多的表達詞彙之一!

    比如小表弟害怕的時候會說、驚喜的時候也會說,在他眼裡,跟說哇塞!好棒是一樣的。

    其實就這屬於詞彙的不正確表達,他在最激動、最緊張或者最害怕的時候,下意識的脫口而出。

    這種就需要父母及時干預,教會他正確的表達。

    當孩子在這種情緒下說髒話時,不要急著批評否定,但是也不能坐視不管,而是給他重複正確的表達,比如:

    是的,那是推土車,你喜歡推土車。

    哎呀,是個毛毛蟲,你有點怕怕。

    好氣哦!姐姐搶了你的玩具。

    目前這種方式對小表弟還是很奏效的,再遇到類似的情況,會開始下意識說:“車!車!”、“怕怕”、“氣、搶”。

    對於剛剛接觸語言的孩子,他們對詞彙的意義依然處於一個摸索的狀態,除非我們教導他們,否則不可能指望孩子該知道如何正確表達。

    但如果你能重複正確的,他就會學到更恰當的詞彙迴應自己的行為,那些錯的,自然而然就被遺忘了。

    3

    情緒的發洩,還需要釜底抽薪

    孩子說髒話最糟糕的情況就是,他知道那是不好的話,而且是故意說出來發洩的。

    這就屬於比較複雜,比較難糾正的情況了,因為,這是孩子長久以來習慣的發洩方式。

    而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因為他沒學會正確的情緒發洩的方式和途徑。

    每當他感到孤立,受到欺負、不滿或心煩意亂時,就會不自覺說出這種刺耳的話,孩子脫口而出這些話時,他是無法思考的,這不是他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但他卻無法想出其他的方式來表明他的感覺不好。

    所以,其實像任何發脾氣的情況一樣,還是要認同孩子的感受,教會他正確的情緒表達,以及正確的發洩方式,之後誠懇認真的向孩子表明你的感受:你那麼說我/別人,我/別人會感覺到非常不被尊重。

    但可以明確的是,單純的制止孩子不許這樣說,甚至懲罰孩子,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尤其是對於反叛期的寶寶,你每說一句不,就等於在他心裡強化了一條反抗的重點。

    所以,對於說髒話的行為,並不是不管,而是要巧妙的干預。

    如果孩子突然學會了髒話,不必過於焦慮,孩子只是需要一些指導,不必擔心說了一些壞詞就意味著他正在走向壞孩子之路。

    所以,也不必每當孩子說出刺耳的詞語時,你就急著擺出父母的權威來壓制。

    與其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方能一勞永逸。

  • 3 # 我叫學小渣

    #教育問答#

    很多媽媽都會用成人思維,在寶寶說髒話時覺得很沒面子,所以會大聲呵斥,而身邊的其他長輩也會幫你一起教訓寶寶。在這時,媽媽們要保持清醒,最好的反應就是沒反應。你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做:1、家長要保持嚴肅

    寶寶第一次說髒話或講粗口時,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要馬上斥責,也不要為我的寶寶竟然會說這個而感到“好笑”,因為那樣寶寶勢必會把這當作正面的鼓勵而重蹈覆轍。在幾乎所有的情況下,寶寶都是在試探:這是我聽過的話,那人說的時候似乎很激動。我倒要看看如果我說出來會發生什麼。讓大人發笑、生氣或不安,是小寶寶想擁有的一種強大力量。即使在眾多長輩面前,寶寶說了髒話,讓你很尷尬或是很生氣,千萬不要表現出來,這對他真的不好。所以當你的寶寶第一次嘗試說髒話,你要記住:沒有反應才是最好的反應。

    2、不要急著生氣,先提醒自己“他只是個寶寶”

    學齡前兒童並不能像成人或大些的寶寶那樣評估詞語,所以媽媽有義務告訴寶寶規則,而不是簡單的訓斥或懲罰。與其說寶寶在說髒話,不如說這只是他的一種語言經歷而已。對寶Bora說,髒話只不過是他們發現的一個新的探索領地,而不是要拿它攻擊別人或者是惹人生氣。最好從寶寶的理解能力出發,而不要從成人的角度去看待髒話的含意。嘗試把一句髒話當成一個機會,去接近寶寶的思想,弄清他們究竟想要表達什麼意思。

    3、引導寶寶換位思考

    寶寶在公共場合說髒話、詛咒別人,這種情況下,媽媽們要及時告訴他,這樣做別人會有什麼感受。只有引導寶寶換位思考,向他解釋罵人會讓人傷心,即使其他寶寶都這麼說,這樣做也不對。罵人和讓人傷心都是不可以的,這樣才能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道歉。雖然寶寶可能還在學習體會別人的感情,也許不能每次都記得先考慮別人,但仍然需要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是在傷害別人,即使他不是故意的。

    4、不要讓髒話得逞

    願望得不到滿足,是寶寶可能遇到的最大挫折,他們會盡自己所能來發洩心中的不滿。他們可能會大聲哭鬧,會摔東西,也會說出自己覺得最最惡毒的語言。這時候,他們是很清楚自己在說什麼的,因為他們就是要透過髒話來表達情緒——這正是髒話被髮明創造的原因。如果你的寶寶是因為想要什麼東西而講髒話,一定不能讓他得到想要的東西。即使你指明“說那樣的話很不好”,也不能把他要的冰淇淋給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紀錄片帝國崛起帝國之秋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