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小暑不是暑
立秋處暑正當暑
人言道:“處暑降溫”
這看似是個笑話,
俗語曰:“處暑處暑、熱死老鼠”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秋季的第二個節氣,這個時候,雖然已經入秋,但暑氣卻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會消失。
氣候處於陽消陰長的階段,溫度仍較高,加上時有秋雨,溼氣較重,溼熱並行,所以有“秋老虎”之說。
秋老虎兇險似火燒,燒得都是你我,面對它,我們要練就虎毒不侵的功夫,懂得管理自己——養生:養氣、養元、養心。
養氣:氣順,一切皆順
民間有句俗語:“立秋不落雨,二十四隻秋老虎。”
立秋如果沒有下雨,之後二十四天都有一隻秋老虎下山,氣溫被它追趕,一路猛漲,熱得人們透不過氣,“情緒中暑”。
想要給情緒解解暑,一定要保證一個好睡眠。
從出伏到處暑這個階段,天氣慢慢由熱轉涼,在這樣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慢慢趨向收斂,人體內的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改變。
此前炎熱的夏季,晝長夜短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情況,若是入秋以後不改換晚睡的習慣,很容易出現秋乏。
處暑過後,天氣轉涼,建議睡眠更加充足,晚上可以較之前早睡一小時,起居時間做一些調整,這樣才能逐漸適應“秋乏”。
對此,建議人們到了夜晚以後,別一直在外遊蕩,不管是聚會還是玩耍,都應該早點回家。
別折騰到半夜,每次都玩到凌晨才慢慢悠悠地回家。這樣的話,一容易讓身體著涼,二容易導致睡眠不足。導致第二天的時候,因為睡眠不足,而沒有精神。
除了養氣,還要通氣。
室內通風很關鍵,如果室溫合適就不需要開空調,可開窗通風,秋風穿堂過屋,滌淨室內溼熱汙濁的空氣,睡覺時注意護著肚子,以防脾胃受涼。
養元:對的,才是好的
秋老虎狂飆的日子,忍耐暑熱,身體消耗很大,需養滿一身能量,才好對付毒虎。
汪曾祺說:“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吃的。”
吃好了,身體才有元氣,但美味的食物太多,此時吃什麼東西,才最養元氣呢?
秋天若能吃些溫熱粥或藥膳粥,可說是養生一大良方,尤其是脾胃虛、消化吸收功能比較差的人,吃粥有助健脾胃、補中氣。
百合粥、銀耳粥、杏仁粥、蓮子粥、堅果粥與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養生食品。
中醫提醒,老年人、體質較虛弱者,或是每年冬天都會明顯感覺不舒服的人,應該從秋天就開始調理保養身體,多喝水、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以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處暑正處於夏秋轉換的時機,此時暑氣仍有殘留,食物依舊容易變質。所以說,平日裡進食要講究衛生,不潔淨的或是腐敗變質的食物,及時扔掉,不可將就進食,以免引起腸胃疾病。
三種常見秋季養生食品做法:
百合銀耳粥
做法:將百合洗淨切碎,銀耳用溫水發開後,洗淨切碎,與大米同煮為粥。
功效:百合,味甘性微寒,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銀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大米益氣健脾,三者同煮為粥,具有潤陰潤燥、補肺養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適用於在乾燥的秋季食用。
秋梨粥
做法:將梨洗淨後去核切碎加大米100克,加水煮粥。
功效:梨,味甘酸性涼,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大米健脾益氣,兩者同煮為粥,具有益氣健脾、滋陰潤燥的作用,可作為預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老鴨湯
做法:準備好1斤的老鴨肉,各30G的銀條參(一種中藥)、麥冬和百合,再準備5G的陳皮,2片生薑。之後將鴨肉切成小塊,其餘食材全部清洗乾淨,再一起放入瓦煲中,再新增適量的清水煮沸。煮沸騰了以後,再轉成小火繼續煲煮一個多小時,燉好了以後,加鹽調味就可以了。
功效:這款湯有助益胃生津,滋陰潤燥,秋季乾燥,容易損耗陰液,經常喝一些對身體大有裨益。
養心:心和,生活快樂
中醫說,一個人的生命狀態好不好,是由身體裡的“心神”決定的。
秋老虎來時會煩惱,帶了風雨亦煩惱,都是此時情緒此時天,心煩還是心和,都是人心的選擇。
當察覺自己心累時,不如去靜坐,去發呆,去做些閒事。
“心神”和美了,舒服了,哪怕秋老虎再來,也不會覺得太難。
所謂好的養生,就是“心和”。
心神若能保持閒心,哪怕只是一時一刻,也能得到很多的快樂。
氣候轉變,易引起內分泌失調和心態不定,讓人感到煩躁不安、思維紊亂,易激惹、易怒甚至行為失常等。
常表現為失眠、健忘、情緒低落、食慾不振等,此時就需要有規律的作息,以安定情緒。
如果失眠,可以在仰臥或側臥時,放鬆全身肌肉,或者注意腹部呼吸的起伏,排除雜念後,心靜了自然就可以安然入睡。
同時按照上面介紹的最佳化飲食結構等生活習慣,保持平和、快樂的心態。
面對這隻秋老虎,我們更要把每天要吃的都吃美了,把每天的氣息都理順了,把心安定好了,萬事萬物自然隨風開,隨雨落。
煩惱時,忙碌時,看看窗外的風景,你會發現,天正一點點變高,雲正慢慢變闊,樹葉趨而寧靜。
一個人安排好了生活,即使是秋老虎天,也能安然平靜地前行。
因為真正的養生,不是圍著身體打轉,而是滋養生命,滋養好的生活狀態。
養得一身的氣順心和,才能養成一生的風清月明。
大暑小暑不是暑
立秋處暑正當暑
人言道:“處暑降溫”
這看似是個笑話,
俗語曰:“處暑處暑、熱死老鼠”
“處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秋季的第二個節氣,這個時候,雖然已經入秋,但暑氣卻還需要一段時間才會消失。
氣候處於陽消陰長的階段,溫度仍較高,加上時有秋雨,溼氣較重,溼熱並行,所以有“秋老虎”之說。
秋老虎兇險似火燒,燒得都是你我,面對它,我們要練就虎毒不侵的功夫,懂得管理自己——養生:養氣、養元、養心。
養氣:氣順,一切皆順
民間有句俗語:“立秋不落雨,二十四隻秋老虎。”
立秋如果沒有下雨,之後二十四天都有一隻秋老虎下山,氣溫被它追趕,一路猛漲,熱得人們透不過氣,“情緒中暑”。
想要給情緒解解暑,一定要保證一個好睡眠。
從出伏到處暑這個階段,天氣慢慢由熱轉涼,在這樣的交替時期,自然界的陽氣慢慢趨向收斂,人體內的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改變。
此前炎熱的夏季,晝長夜短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情況,若是入秋以後不改換晚睡的習慣,很容易出現秋乏。
處暑過後,天氣轉涼,建議睡眠更加充足,晚上可以較之前早睡一小時,起居時間做一些調整,這樣才能逐漸適應“秋乏”。
對此,建議人們到了夜晚以後,別一直在外遊蕩,不管是聚會還是玩耍,都應該早點回家。
別折騰到半夜,每次都玩到凌晨才慢慢悠悠地回家。這樣的話,一容易讓身體著涼,二容易導致睡眠不足。導致第二天的時候,因為睡眠不足,而沒有精神。
除了養氣,還要通氣。
室內通風很關鍵,如果室溫合適就不需要開空調,可開窗通風,秋風穿堂過屋,滌淨室內溼熱汙濁的空氣,睡覺時注意護著肚子,以防脾胃受涼。
養元:對的,才是好的
秋老虎狂飆的日子,忍耐暑熱,身體消耗很大,需養滿一身能量,才好對付毒虎。
汪曾祺說:“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吃的。”
吃好了,身體才有元氣,但美味的食物太多,此時吃什麼東西,才最養元氣呢?
秋天若能吃些溫熱粥或藥膳粥,可說是養生一大良方,尤其是脾胃虛、消化吸收功能比較差的人,吃粥有助健脾胃、補中氣。
百合粥、銀耳粥、杏仁粥、蓮子粥、堅果粥與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養生食品。
中醫提醒,老年人、體質較虛弱者,或是每年冬天都會明顯感覺不舒服的人,應該從秋天就開始調理保養身體,多喝水、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以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處暑正處於夏秋轉換的時機,此時暑氣仍有殘留,食物依舊容易變質。所以說,平日裡進食要講究衛生,不潔淨的或是腐敗變質的食物,及時扔掉,不可將就進食,以免引起腸胃疾病。
三種常見秋季養生食品做法:
百合銀耳粥
做法:將百合洗淨切碎,銀耳用溫水發開後,洗淨切碎,與大米同煮為粥。
功效:百合,味甘性微寒,有養陰潤肺、清心安神的功效;銀耳,味甘淡性平,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功效;大米益氣健脾,三者同煮為粥,具有潤陰潤燥、補肺養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適用於在乾燥的秋季食用。
秋梨粥
做法:將梨洗淨後去核切碎加大米100克,加水煮粥。
功效:梨,味甘酸性涼,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的功效,大米健脾益氣,兩者同煮為粥,具有益氣健脾、滋陰潤燥的作用,可作為預防秋燥的保健食品。
老鴨湯
做法:準備好1斤的老鴨肉,各30G的銀條參(一種中藥)、麥冬和百合,再準備5G的陳皮,2片生薑。之後將鴨肉切成小塊,其餘食材全部清洗乾淨,再一起放入瓦煲中,再新增適量的清水煮沸。煮沸騰了以後,再轉成小火繼續煲煮一個多小時,燉好了以後,加鹽調味就可以了。
功效:這款湯有助益胃生津,滋陰潤燥,秋季乾燥,容易損耗陰液,經常喝一些對身體大有裨益。
養心:心和,生活快樂
中醫說,一個人的生命狀態好不好,是由身體裡的“心神”決定的。
秋老虎來時會煩惱,帶了風雨亦煩惱,都是此時情緒此時天,心煩還是心和,都是人心的選擇。
當察覺自己心累時,不如去靜坐,去發呆,去做些閒事。
“心神”和美了,舒服了,哪怕秋老虎再來,也不會覺得太難。
所謂好的養生,就是“心和”。
心神若能保持閒心,哪怕只是一時一刻,也能得到很多的快樂。
氣候轉變,易引起內分泌失調和心態不定,讓人感到煩躁不安、思維紊亂,易激惹、易怒甚至行為失常等。
常表現為失眠、健忘、情緒低落、食慾不振等,此時就需要有規律的作息,以安定情緒。
如果失眠,可以在仰臥或側臥時,放鬆全身肌肉,或者注意腹部呼吸的起伏,排除雜念後,心靜了自然就可以安然入睡。
同時按照上面介紹的最佳化飲食結構等生活習慣,保持平和、快樂的心態。
面對這隻秋老虎,我們更要把每天要吃的都吃美了,把每天的氣息都理順了,把心安定好了,萬事萬物自然隨風開,隨雨落。
煩惱時,忙碌時,看看窗外的風景,你會發現,天正一點點變高,雲正慢慢變闊,樹葉趨而寧靜。
一個人安排好了生活,即使是秋老虎天,也能安然平靜地前行。
因為真正的養生,不是圍著身體打轉,而是滋養生命,滋養好的生活狀態。
養得一身的氣順心和,才能養成一生的風清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