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官員平時穿的服裝圓領袍衫,通常用有暗花的細麻布製成,領、袖、襟加緣邊,在衫的下襬近膝蓋處加一道橫襴,故又稱“襴衫”。據說,這道橫襴是唐代中書令馬周建議加上的,以示不忘上衣下裳的祖制。
武則天時流行一種新式服裝,即在不同職別官員的袍上繡有不同的圖案。文官袍上繡有飛禽,頗具文雅氣質,武官袍上繡走獸,呈現勇猛氣魄。
唐代群臣服飾多達20餘種,一品官服為袞冕。冕有九旒,青衣纁裳,繡有九章紋,金玉飾劍鏢首。二品官服為鷩冕。冕有八旒。青衣纁裳,繡有七章紋,銀裝劍。三品官服為毳冕。冕有七旒,衣裳繡有五章紋,佩金飾劍。四品官服為絺冕。
冕有六旒,衣裳繡有三章紋,佩金飾劍。五品官服為玄冕。冕有五旒,青衣纁裳。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官位越高,冕旒越多,衣裳章紋越複雜,佩劍的質地也越好。
唐代官吏的禮帽,種類繁多。文武官吏都戴進賢冠。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兩梁,九品以上即國官一梁。杜甫的《丹青引》中寫道“良將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指的就是唐代文武官員的服飾。
幞頭即包頭軟巾,也叫折上巾,兩腳左右伸出,叫“展腳幞頭”,為文官所戴;兩腳腦後交叉,叫“交腳幞頭”,為武官所戴。
唐代中葉,二腳稍翹,繫裹幞頭,裡面加襯物“巾子”。“巾子”形狀決定了幞頭的造型。唐代“巾子”歷經四次變革。開始為“平頭小樣”,呈扁平狀,沒有明顯的分瓣,唐高宗、太宗、高宗時的巾子就是這樣的。
接著是“武家諸王樣”,樣式比“平頭小樣”高,頂部上有明顯的分瓣,中間部分呈凹勢。因由武則天創制,賞賜給諸王近臣,故稱“武家諸王樣”。再後是“英王踣樣”,出現於景龍四年,它比“武家諸王樣”更高,頭部略尖,左右分成兩瓣,並明顯地朝前傾倒。
開元后,人們認為“傾倒”的巾子不吉利,逐漸改成“官樣巾子”。它比“英王踣樣”還高,左右分瓣,形成兩個球狀,但不前傾。《舊唐書·輿服志》中記載:因系唐玄宗賜給供奉官及諸司官吏,故稱“官樣”。
唐代官吏的氈帽比較厚,而且堅固。據說,唐憲宗元和年間,晉國公裴度早朝的路上,突然有人持刀行刺,刀子刺進帽簷,由於唐憲宗戴的是厚氈帽,才躲過一劫。唐代官吏按品級不同分別佩帶金、銀、銅製的魚符,他們將金屬魚形的符信裝在袋裡,這種袋叫魚袋。
魚符上面刻有姓名並且分成兩盤,一盤在朝廷,一盤自帶。如有遷升,以魚符相合為證。魚符也是出入宮廷的憑證,它的質料因官階等級不同而不同。例如三品官以上佩金魚符,五品官以上佩銀魚符。到了天授二年,改為佩龜,三品官以上龜袋飾金,四品官龜袋飾銀,五品官龜袋飾銅。直到中宗,又恢復了魚符。
唐代的革帶不用帶鉤,而用帶扣板扣結。帶上裝有帶銙,這是一種方形飾片,依官職品階不同飾片質地有所區別。例如,二品官以上用金銙,六品官以上用犀銙,九品官以上用銀銙。
唐代文武官員都穿靴。當時,不僅有皮靴,還有馬靴。高承的《事物紀原》“唐馬周以嘛為之”,指的就是麻布制的靴。
擴充套件資料
發展歷程
唐代的官服,側重儒教中陰陽五行的說法,把青、赤、白、黑、黃五色當作“五方正色”,即東方青色,南方赤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中央黃色。黃色既代表中央,也代表打底,帝王服色便採用黃色,其他等級的官服,也用顏色和圖案加以區分。
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魚袋;五品以上緋袍,佩銀魚袋;六品以下綠袍,無魚袋。官吏有職務高而品級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銜中必帶“賜紫金魚袋”的字樣;州的長官刺吏,亦不拘品級,都穿排袍。這種服色制度,到清代,在中國消失。
隋統一全國,一方面推行漢族已經形成的服飾制度,另一方面也難以擺脫北族服飾形制的影響。隋煬帝制定了隋代官服制度,帝王將相各服其服。下令不準百姓服黃色衣裳,從此黃色也了皇帝專用的服色。唐代衣冠服飾承上啟下,博採眾長,是中國古代服飾發展史上的重要時期。
由於當時絲織業的發達,審美觀念的獨特,所以當時官服質地款式更加講究,幞頭形制富於變化,品色衣形成制度,胡服頗為流行,女服色彩豔麗。五代十國享祚日淺,服飾大體沿用唐代制度,但在首服上也略作變化。
宋代崇尚文治,冠服制度漸趨繁縟,也曾經多次修改。但與唐代相比,款式缺乏創新,色調趨於單一,有向質樸、潔淨、自然方向傾斜的趨勢。男子上身以圓領長袍為主,以季節不同而服涼衫、紫衫、毛衫、葛衫、鶴氅等。
宋代婦女的日常服飾,大多上身穿襖、襦、衫、背子、半臂,下身束裙子、褲。其面料為羅、紗、錦、縷、毅、絹。尤其是裙子頗具風格,其質地多見羅紗,顏色中以石榴花的紅色最注目。褶襉裙也是當時裙子中有特點的一種,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不等,貴族婦女著裙的褶襉更多。南宋時期,“服飾亂常”,也尚北服。
元代是蒙古族入關統治中原的時代。其服飾既襲漢制,如皇帝及高官的服飾仿照先秦時代的古制而成;又推行其本族制度,如一般百姓服飾則仍是披髮椎髻,夏戴笠,冬服帽。元朝初建,也曾令在京士庶須剃髮為蒙古族裝束。
蒙古族的衣冠,以頭戴帽笠為主,男子多戴耳環。然至元大德年間以後。蒙、漢間計程車人之服也就各認其便了。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國後,先是禁胡服,繼而又以明太祖的名義下詔:衣冠悉如唐代形制。明朝的皇帝冠服、文武百官服飾、內臣服飾,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等名目,其樣制、等級、穿著禮儀真可謂繁縟。
一般男子服飾,以袍衫為主,形制多樣,儒生文士則以襴衫、直裰為常衣。婦女服飾主要有袍衫、襖、霞披、褙子、比甲、裙子等。
唐代官員平時穿的服裝圓領袍衫,通常用有暗花的細麻布製成,領、袖、襟加緣邊,在衫的下襬近膝蓋處加一道橫襴,故又稱“襴衫”。據說,這道橫襴是唐代中書令馬周建議加上的,以示不忘上衣下裳的祖制。
武則天時流行一種新式服裝,即在不同職別官員的袍上繡有不同的圖案。文官袍上繡有飛禽,頗具文雅氣質,武官袍上繡走獸,呈現勇猛氣魄。
唐代群臣服飾多達20餘種,一品官服為袞冕。冕有九旒,青衣纁裳,繡有九章紋,金玉飾劍鏢首。二品官服為鷩冕。冕有八旒。青衣纁裳,繡有七章紋,銀裝劍。三品官服為毳冕。冕有七旒,衣裳繡有五章紋,佩金飾劍。四品官服為絺冕。
冕有六旒,衣裳繡有三章紋,佩金飾劍。五品官服為玄冕。冕有五旒,青衣纁裳。綜上所述,不難看出,官位越高,冕旒越多,衣裳章紋越複雜,佩劍的質地也越好。
唐代官吏的禮帽,種類繁多。文武官吏都戴進賢冠。三品以上三梁,五品以上兩梁,九品以上即國官一梁。杜甫的《丹青引》中寫道“良將頭上進賢冠,猛將腰間大羽箭”,指的就是唐代文武官員的服飾。
幞頭即包頭軟巾,也叫折上巾,兩腳左右伸出,叫“展腳幞頭”,為文官所戴;兩腳腦後交叉,叫“交腳幞頭”,為武官所戴。
唐代中葉,二腳稍翹,繫裹幞頭,裡面加襯物“巾子”。“巾子”形狀決定了幞頭的造型。唐代“巾子”歷經四次變革。開始為“平頭小樣”,呈扁平狀,沒有明顯的分瓣,唐高宗、太宗、高宗時的巾子就是這樣的。
接著是“武家諸王樣”,樣式比“平頭小樣”高,頂部上有明顯的分瓣,中間部分呈凹勢。因由武則天創制,賞賜給諸王近臣,故稱“武家諸王樣”。再後是“英王踣樣”,出現於景龍四年,它比“武家諸王樣”更高,頭部略尖,左右分成兩瓣,並明顯地朝前傾倒。
開元后,人們認為“傾倒”的巾子不吉利,逐漸改成“官樣巾子”。它比“英王踣樣”還高,左右分瓣,形成兩個球狀,但不前傾。《舊唐書·輿服志》中記載:因系唐玄宗賜給供奉官及諸司官吏,故稱“官樣”。
唐代官吏的氈帽比較厚,而且堅固。據說,唐憲宗元和年間,晉國公裴度早朝的路上,突然有人持刀行刺,刀子刺進帽簷,由於唐憲宗戴的是厚氈帽,才躲過一劫。唐代官吏按品級不同分別佩帶金、銀、銅製的魚符,他們將金屬魚形的符信裝在袋裡,這種袋叫魚袋。
魚符上面刻有姓名並且分成兩盤,一盤在朝廷,一盤自帶。如有遷升,以魚符相合為證。魚符也是出入宮廷的憑證,它的質料因官階等級不同而不同。例如三品官以上佩金魚符,五品官以上佩銀魚符。到了天授二年,改為佩龜,三品官以上龜袋飾金,四品官龜袋飾銀,五品官龜袋飾銅。直到中宗,又恢復了魚符。
唐代的革帶不用帶鉤,而用帶扣板扣結。帶上裝有帶銙,這是一種方形飾片,依官職品階不同飾片質地有所區別。例如,二品官以上用金銙,六品官以上用犀銙,九品官以上用銀銙。
唐代文武官員都穿靴。當時,不僅有皮靴,還有馬靴。高承的《事物紀原》“唐馬周以嘛為之”,指的就是麻布制的靴。
擴充套件資料
發展歷程
唐代的官服,側重儒教中陰陽五行的說法,把青、赤、白、黑、黃五色當作“五方正色”,即東方青色,南方赤色,西方白色,北方黑色,中央黃色。黃色既代表中央,也代表打底,帝王服色便採用黃色,其他等級的官服,也用顏色和圖案加以區分。
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魚袋;五品以上緋袍,佩銀魚袋;六品以下綠袍,無魚袋。官吏有職務高而品級低的,仍按照原品服色。如任宰相而不到三品的,其官銜中必帶“賜紫金魚袋”的字樣;州的長官刺吏,亦不拘品級,都穿排袍。這種服色制度,到清代,在中國消失。
隋統一全國,一方面推行漢族已經形成的服飾制度,另一方面也難以擺脫北族服飾形制的影響。隋煬帝制定了隋代官服制度,帝王將相各服其服。下令不準百姓服黃色衣裳,從此黃色也了皇帝專用的服色。唐代衣冠服飾承上啟下,博採眾長,是中國古代服飾發展史上的重要時期。
由於當時絲織業的發達,審美觀念的獨特,所以當時官服質地款式更加講究,幞頭形制富於變化,品色衣形成制度,胡服頗為流行,女服色彩豔麗。五代十國享祚日淺,服飾大體沿用唐代制度,但在首服上也略作變化。
宋代崇尚文治,冠服制度漸趨繁縟,也曾經多次修改。但與唐代相比,款式缺乏創新,色調趨於單一,有向質樸、潔淨、自然方向傾斜的趨勢。男子上身以圓領長袍為主,以季節不同而服涼衫、紫衫、毛衫、葛衫、鶴氅等。
宋代婦女的日常服飾,大多上身穿襖、襦、衫、背子、半臂,下身束裙子、褲。其面料為羅、紗、錦、縷、毅、絹。尤其是裙子頗具風格,其質地多見羅紗,顏色中以石榴花的紅色最注目。褶襉裙也是當時裙子中有特點的一種,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不等,貴族婦女著裙的褶襉更多。南宋時期,“服飾亂常”,也尚北服。
元代是蒙古族入關統治中原的時代。其服飾既襲漢制,如皇帝及高官的服飾仿照先秦時代的古制而成;又推行其本族制度,如一般百姓服飾則仍是披髮椎髻,夏戴笠,冬服帽。元朝初建,也曾令在京士庶須剃髮為蒙古族裝束。
蒙古族的衣冠,以頭戴帽笠為主,男子多戴耳環。然至元大德年間以後。蒙、漢間計程車人之服也就各認其便了。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國後,先是禁胡服,繼而又以明太祖的名義下詔:衣冠悉如唐代形制。明朝的皇帝冠服、文武百官服飾、內臣服飾,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等名目,其樣制、等級、穿著禮儀真可謂繁縟。
一般男子服飾,以袍衫為主,形制多樣,儒生文士則以襴衫、直裰為常衣。婦女服飾主要有袍衫、襖、霞披、褙子、比甲、裙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