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語文課堂的文化味
-
2 # 散文詩詞歌賦鑑賞錄
這個問題就沒有幾個人能回答出來了。哈哈哈,越是名牌的大學,學生的課業越繁重,越忙。相反一些差點的大學,學生幾乎每天沒什麼事做。
-
3 # 冷歷史大盤點
畢業有幾年了,學校不透露了,倒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第一,關於自習首先,當時我們沒有強制的自習制度,反正自習室開著,你想去就去,不想去就別去。
當時我們班學生(班幹部)倒是組織過自習簽到,但同學之間,加上都是成年人了,沒啥約束力。
作為學渣的我,自然不是去自習的那一撥人的,直到後來為了複習考研,開始去自習室,才發現自習室竟然是要佔座的。
晚上一般只有少量教室有一些選修課,大部分教室,加一棟專門的自習樓,加圖書館,都容納不下自習的所有學生,那一刻就明白為啥別人都保研,我要考研了。
第二,關於學校差異可能跟網上流傳的大部分看法不同,我認為越是優秀的學校,學校對你的約束越少,不會有人逼你上課,逼你自習,但是身邊所有人都一天天把你甩在身後的壓力會自然而然地逼迫你。
同時,就算你能寬慰自己,別人是別人,自己開心就好,也會有考試,畢業這些硬指標卡著你。
所以,為啥會有研究生被論文逼到難以接受,人們口中的好學校依然每年有人畢不了業等等。
第三,關於同學差異不管什麼樣的學校,都有第一名和最後一名。
我認為一個好學校,除了師資,教育經費等等這些直觀的東西外,最重要的就是同學氛圍。
你身邊所有人告訴你混個文憑去上班,你很難產生我要進修的想法。
你身邊所有人告訴你要繼續學習,不然就要立刻接受社會的毒打,你不努力,自己都會慌。
最後,
一般而言,進入大學,我認為每個人都已經到了需要對自己負責的年紀,沒有應不應該,而是你自己覺得需不需要。
以及,
你是否能接受自己從現在開始落後於人
你是否能接受半年後考試不透過
你是否能接受三年後別人跟著保研的老師開始科研,別人進入世界五百強實習,你在算自己的學分能不能畢業
問清楚自己,就有了答案
最後的最後,如果你是天才,當我什麼都沒說。
-
4 # 雲遊詩人dh
學校不會規定你去上晚自習,但是你自己會逼著你去上晚自習。
目前在某211高校讀書,記得有個浙江大學的哥們,正好來我校找他女朋友,在食堂邊看書邊等他女朋友下課,說是怕自己稍微一鬆懈,自己的室友超過他。讓我汗顏。
我所在的211高校也有混子,但是大部分都很努力,一是因為整體水平高,想要獲得漂亮的績點,爭取保研或出國,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學霸中脫穎而出,說白了就是內卷。二是學業強度大,必須要花很多時間去課前預習和課後消化。三是整體的氛圍就是如此,自然而然也跟著去做了。
圖書館一早常沒位置,去晚了就要排很長的隊。晚上教學樓教室也開放著,每天晚上十點半總有學生結束學習,從圖書館教學樓湧出來。如果你不想在大四保研、找工作、出國時後悔自己的成績單不夠漂亮,最好從大一就開始努力。
-
5 # 軟奈米
我只瞭解北大
從北大的課時安排表可以看出,他們中午沒有午休,一點開始上課,晚上九點半下課
如果你正好選了晚課,那就得上課上到九點半,如果沒課,可以到空閒教室或圖書館自習,當然,是自願的,沒哪個老師會逼你
大一時你可以選擇過得輕鬆點,每門課不掛萬歲,但兩場考試下來,你這個曾經的風雲人物拿著3.0的績點,再看看別人3.9的成績,挫敗感會淹沒你。更關鍵的是,北大實行大二導師學生雙選制,讓有科研潛力的學生早早接觸科研領域。選的時候,成績好的學生被搶著要,成績差的……尷尬不?能接受從霸到渣巨大的心理落差嗎?
所以,不是需不需要上自習的問題,是高手過招,怎樣才能把自習上得極具效率比別人效果好的問題。
當然,不上也可以,一人一種活法嘛, 我說的是大部分,不是全體
回覆列表
這些高校的大一新生學校沒有規定一定要上早自習和晚自習,我在我們的學生中也找到了這樣的答案。很多普通本科的學生常常以此為藉口拒絕上早自習和晚自習,其實他們被現象矇蔽了雙眼。
2020年,我的一個姨侄女兒考上了浙江大學。我也專門諮詢了她,在浙江大學這樣的學校,需要不需要上早自習和晚自習?她明確的告訴我,學校的作息時間上沒有安排,輔導員老師也沒有做出明確的要求。但是她和她的同學們早上起得很早,早早地就吃了早飯到教室裡去上自習,晚上不是到圖書館就是在宿舍裡或者找到空教室,自己看書學習。
學霸一切都靠自覺,還是保持著高中階段的學習習慣。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也是這樣,所有的思維還是停留在中學階段。或許中學時代就已經判出高下,學霸都會合理的安排碎片化時間,合理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普通本科的學生都是在等靠要,有不少人滿足於刷影片、追劇、閒聊、談情說愛。
從這些學習習慣就可以看出他們大學4年的精神狀態,也可以預測未來走上社會以後個人發展的狀況和前景。雖然說他們走上社會後就業的層次不一樣,但是要想實現跨層飛躍,就得要付出比別人多幾倍的辛苦。
但願普通院校的學生能夠明白這樣的道理,努力的向985 、211、雙一流院校的學生們學習靠攏看齊,用青春的汗水譜就明日輝煌的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