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443832395706

    瑞士數學家尤拉早年曾受過良好的神學教育,成為數學家後在俄國宮廷供職。

      有一次,俄國女皇邀請法國哲學家狄德羅訪問她的宮廷。狄德羅試圖透過使朝臣改信無神論來證明他是值得被邀請的。女皇厭倦了,她命令尤拉去讓這位哲學家閉嘴。於是,狄德羅被告知,一個有學問的數學家用代數證明了上帝的存在,要是他想聽的話,這位數學家將當著所有朝臣的面給出這個證明。狄德羅高興地接受了挑戰。

      第二天,在宮廷上,尤拉朝狄德羅走去,用一種非常肯定的聲調一本正經地說:“先生,,因此上帝存在。請回答!”對狄德羅來說,這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他困惑得不知說什麼好。周圍的人報以縱聲大笑,使這個可憐的人覺得受了羞辱。他請求女皇答應他立即返回法國,女皇神態自若地答應了。

      就這樣,一個偉大的數學家用欺騙的手段“戰勝”了一個偉大的哲學家。

      拉普拉斯和拉格朗日是19世紀初法國的兩位數學家。拉普拉斯在數學上十分偉大,在政治上卻是一個十足的小人,每次政權更迭,他都能夠見風使舵,毫無政治操守可言。拉普拉斯曾把他的鉅著《天體力學》獻給拿破崙。拿破崙想惹惱拉普拉斯,責備他犯了一個明顯的疏忽:“你寫了一本關於世界體系的書,卻一次也沒有提到宇宙的創造者——上帝。”

      拉普拉斯反駁說:“陛下,我不需要這樣一個假設。”

      當拿破崙向拉格朗日複述這句話時,拉格朗日說:“啊,但那是一個很好的假設,它說明了許多問題。”

      兩個神童19世紀初,在大西洋兩岸出現了兩個神童:一個是英國少年哈密頓,另一個是美國孩子科爾伯恩哈密頓的天才表現在語言學上,他8歲時就已經掌握了英文、拉丁文、希臘文和希伯萊文;12歲時已熟練地掌握了波斯語、阿拉伯語、馬來語和孟加拉語,只是由於沒有教科書,他才沒有學習漢語。科爾伯恩則在數學上表現出神奇的天才,小時候,有人問他4294967297是否是素數時,他立刻回答不是,因為它有641作為除數。類似的例子多得不勝列舉,但他不能解釋他得出正確結論的過程。

      人們把兩個神童帶到一起,這次會面是奇妙的,現在已經無法確知他們交談了什麼,但結果卻是完全出人意料的:科爾伯恩的數學天賦完全“移植”給了哈密頓;哈密頓放棄了語言學,投身數學,成為愛爾蘭歷史上最偉大的數學家。

      至於科爾伯恩,他的天才漸漸消失了。

      數學家之死挪威數學家阿貝爾22歲的時候就對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但並不為當時的數學界所接受。他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這嚴重地影響了他的健康,他得了肺結核,這在當時是絕症。在最後的幾個星期,他一直在考慮他的未婚姐的未來。他寫信給他最好的朋友基爾豪:“她並不美麗,有著一頭紅髮和雀斑,但她是一個可愛的女子。”雖然基爾豪和肯普從未見過面,但阿貝爾希望他們兩個能夠結婚。

      肯普小姐照料阿貝爾度過了生命的最後時刻。在葬禮上,她與專程趕來的基爾豪相遇了。基爾豪幫助她克服了悲傷,他們相愛並結了婚。正如阿貝爾所希望的那樣,基爾豪和肯普婚後十分幸福,他們經常到阿貝爾墓前去懷念他。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們發現越來越多的人從各地趕來,為阿貝爾在數學上的貢獻向他表達他們遲到的敬意,而他們只是這一朝聖隊伍中的一對普通的朝聖者。

      1832年5月29日,法國年輕氣盛的伽羅瓦為了所謂的“愛情與榮譽”打算和另外一個人決鬥。他知道對手的槍法很好,自己獲勝的希望很小,很可能會死去。他問自己,如何度過這最後的夜晚?在這之前,他曾寫過兩篇數學論文,但都被權威輕蔑地拒絕了:一次是被偉大的數學家柯西;另一次是被神聖的法蘭西科學院他頭腦中的東西是有價值的。整個晚上,他把飛逝的時間用來焦躁地一氣寫出他在科學上的遺言。在死亡之前儘快地寫,把他豐富的思想中那些偉大的東西儘量寫出來。他不時中斷,在紙邊空白處寫上“我沒有時間,我沒有時間”,然後又接著寫下一個極其潦草的大綱。

      他在天亮之前那最後幾個小時寫出的東西,一勞永逸地為一個折磨了數學家們幾個世紀的問題找到了真正的答案,並且開創了數學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分支——群論。

      第二天上午,在決鬥場上,他被打穿了腸子。死之前,他對在他身邊哭泣的弟弟說:“不要哭,我需要足夠的勇氣在20歲的時候死去。”他被埋葬在公墓的普通壕溝內,所以今天他的墳墓已無蹤跡可尋。他不朽的紀念碑是他的著作,由兩篇被拒絕的論文和他在死前那個不眠之夜寫下的潦草手稿組成。

      數學家的問題費馬是17世紀法國圖盧茲議會的議員,一個誠實而勤奮的人,同時也是歷史上最傑出的數學業餘愛好者。在其一生中,他給後代留下了大量極其美妙的定理;同時,由於一時的疏忽,也向後世的數學家們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費馬有一個習慣,他在讀書的時候喜歡把思考的結果簡略。有一次,他在閱讀時寫下了這樣的話:“……將一個高於2次的冪分為兩個同次的冪,這是不可能的。關於此,我確信已發現一種美妙的證法,可惜這裡空白的地方太小,寫不下。”這個定理現在被命名為“費馬大定理”,即:不可能有滿足xn+yn=zn這就是費馬對後世的挑戰。為了尋找這個定理的證明,後世無數的數學家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衝鋒,但都敗下陣來。1908年,一位德國富翁曾經懸賞10萬馬克的鉅款,獎勵第一個對“費馬大定理”完全證明的人。自此定理提出後,數學家們奮鬥了300多年,還是沒有證出來。但這個定理肯定存在,費馬知道它。

      在數學上,“費馬大定理”已成為一座比珠穆朗瑪峰更高的山峰,人類的數學智慧只有一次達到過這樣的高度,從那以後,再也沒有達到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安裝旋轉式壓片機的沖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