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田老師4746

    議論文的要素有三個構件,論點,論據,論證。一般的結構特點是,先提出論點,然後用論據論證,最後得出結論。也可以先論證,然後水到渠成得出結論也就是論點。論點一般是一個明顯的詞句,但也有沒有的,這需要讀者自己讀出論點。論文就是講道理,擺事實講道理是常用的方法,這需要邏輯合理,論點一定要正確。否則,就是歪理邪說。寫好一篇論文,作者要有一定的認識能力和文字能力,這是基礎。只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

  • 2 # 蕉蒼山人

    ‘議論文有三要素,即論點,論據,論證。說通俗點,論點就是亮觀點;論據就是擺事實;論證就是講道理。

    議論文又叫論說文,說理文,它的使命是用一篇文章來主張一個觀點,並透過擺事實講道理來證明它所主張的這個觀點是正確的。

    要達到這個目的,除了要求你提出的這個觀點本身的確是正確的以外,還要求你為證明這一觀點所列舉的事實是客觀存在的,你將你列舉的事實與你主張的觀點聯絡起來的說理過程是符合邏輯的,甚至是有著強大的辨證思維邏輯力量的。

    概而言之,議論文要令人讀了信服。這種信服包括,觀點是正確的,正面的,積極的,是符合時代主旋律的;而不是錯誤的,負面的,消極的,反映某種思想陰暗面的。這種信服還包括,你所舉的事實是公認的,眾所周知的,有固定評價的,與你主張的觀點是配合的;而不是罕見的,初次聽聞的,含義不明的,與你主張的觀點是互不相干甚至南轅北轍的。這種信服還包括,你的說理是有嚴密邏輯的,雄辯的,不容置疑的;而不是思維混亂的,語言蒼白的,令人反感的。

    一篇議論文要寫好,除了上述對三要素的要求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是結構。所謂結構,就是謀篇佈局,就是文章的法度。

    說到法度,古來有句話,叫做“文章無定法”,文章沒有一定的法度,因人,因事,因場合,因物件,因目的而千變萬化,萬化千變。但是,“無定法”是形容其法之多,而決不是說“無法”可循。

    以論點在一篇文章中出現的位置而論,就至少有開門見山提出論點法,畫龍點晴文尾總歸納提出論點法,逐層推進分別推出分論點,到最後或中途提出主論點法,甚至通篇強力論證之後最後不提出論點,用設問叫讀者自己把文章論點說出來的都有。更別說同一個論點,可用的論據涉及古今中外浩如煙海的人物理論事蹟名言文章詩詞,可用的論證邏輯手段,切入角度多不勝數。這一切,充分表明了文章無定法,沒有一定之規,不存在可囿的成法。

    但是,事物是辯證的,同時事物還是有功利性的。對於一個即將參加高考的高中學生來說,對於一個求職參加筆試寫文章的大學生來說,對於一切寫議論文為應試而要由考官來評價的人來說,最佳的議論文結構(我認為)只有一種,即

    “鳳頭,豬肚,豹尾”,並配合以“合---開---合---開---合”的結構法。

    所謂“鳳頭”,就是文章一開頭就提出全文中心論點,這個開頭由於是主角(中心論點)出場,話不宜多,話多了就形成對中心論點的干擾,就象一小個鳳凰腦袋,上面就只有亮晶晶的眼睛,一目瞭然,印象深刻。文章過程中大量的論據,說理,都在“豬肚”之中,一肚子好下水,各司其職,各有分工,各善其事。文章到了結尾,必須強而有力,猶如“豹尾”,力如鋼鞭,迴響全篇,呼應開頭,加強論點,餘音繞樑,令人回味,雋永深刻。這種鳳頭豬肚豹尾的結構,就是兩頭小,中間大的結構。

    現在來談談“合---開---合---開---合”,這實際上是議論文進行過程中的安排。所謂合,就是歸納,所謂開,就是演繹,就是展開。古代科舉考試,考官拿到一份好文章卷子,嘖嘖讚歎:“此子深得文章開合之法”,說的就是一篇好文章,一定要懂得在總的基礎上分,在分的基礎上總,在觀點提出後展開舉例論證,在舉例論證的基礎上概括歸納。

    我在中學給高三學生講高考作文,要求,首段提出論點,語言要極其精煉,最多不超過五十個字,甚至可以少到幾個、十來個字,開門即見青山,下筆就是論點。例如韓愈的“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何其精煉,何其鮮明,何其震聾發聵!這便是文章的第一次合;

    文章的第一次開,安排兩個自然段,一段用正面論據說理,一段用反面論據說理。這兩個開的段落,體量應大致相當,每段在一百二三十字不超過二百字,然後是文章的第二次合,這第二次合,是對上面展開那兩個段落的文中小歸納,其要求是第一能概括正反兩面論述,第二是能照應第一次合所提出的中心論點,這個文中小歸納的段落體量,應大於第一次合的開頭段,但略小於第一次開的兩個段,文字量維持在百字左右為宜。

    接下來是文章的第二次開。這第二次開,是對第一次開的加強和變化,同樣安排兩個自然段,文字量亦應每段不超過一百五十字,同樣需要論據說理,只是在論據選擇上應區別於第一次開,如果第一次選用的論據是人物,事蹟,這第二次開就可以選用名言警句等,總之要豐富多采,搖曳多姿,不要弄得面目可憎,刻板單調。

    最後便是文章第三次合,全文結尾,也就是“豹尾”之所在。這一段的體量應大於開頭段的第一次合,略小於文中小歸納的第二次合,但要能統概歸納全篇,響亮呼應論點,強調升華全文的論述氣勢,起到留給人深刻印象的作用。

    如此安排,基本符合高考八百字的體量要求,而且結構合理,不落入三段式作文的陷阱。須知一點:有些改卷老師判作文分數,有如廚師燒魚,叫做“紅燒頭尾”!抓起你的文章幾眼一瞟,找不到你的論點在哪裡,便已經大不耐煩,再翻到尾巴一看,結尾又不知所云,你這分數便不及格了!所以,針對應試,上述的作文結構方式,實在是對改卷老師的症專門下的藥,曾經屢戰屢勝,為多屆高考學子助力。可作一定參考。

  • 3 # 晴天中的微笑

    1.層進式結構(體現內容深刻美)

      層進式,各部分之間是層進關係,即層層深入,環環相扣。通常按照"提出問題(是什麼)--分析問題(為什麼)--解決問題(怎麼樣)"的結構進行行文安排。

      2.並列式結構

      段落層次間是平等並列的關係。通常在開頭處或引用或開門見山直接交代總論點。然後圍繞中心排列幾個議論段落,一段一個小分論點。結尾從"為什麼"的角度深化論點。

      3.總分式結構

      論證的層次間是總論和分論的關係,或先總後分,或先分後總,或總分總。

      4.對照式結構(體現互補嚴密美)

      文章主體由兩個部分構成,兩個部分構成正反對比,或轉折補充,或辯證分析,論證嚴密全面。更多知識點可關注下北京新東方中學全科教育的中考語文課程,相信可以幫助到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蜀道難的句子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