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易大佬

    祖宗:韓武之 分類:以國為姓

    一、起源:

    1、出自姬姓,以邑為氏或以國為氏,為唐叔虞之後裔。曲沃武公滅掉了周成王之弟所建立的南韓,封其小叔叔姬萬於韓,稱為韓武子,武子的曾孫韓厥以封邑為氏,稱韓氏。韓厥7世孫建立南韓,公元前230年被秦所滅後,其宗室子孫遂以國為氏,稱韓姓,並大都聚居於穎川郡。

    2、是周代晉國的始祖唐叔虞的後代。唐叔虞是周成王的弟弟,叔虞兒子被稱為晉侯。晉侯的後代畢萬,曾被封在韓原。畢萬的後代就用封邑為名"韓"作為姓氏。

    3、以國為姓。南韓為戰國七雄之一,開國君主是春秋時晉國大夫韓武子的後代虔。韓被秦滅後,南韓國君的後代,有的就以國名"韓"為姓。

    4、以少數民族的複姓改為韓姓。後魏,鮮卑族有二字姓"大汗"氏,孝文帝改革時,以"汗"與"韓"音相近,改單姓韓。

    5、以人名為姓。傳說,上古時黃帝有子昌意,昌意生子韓流,其後有韓經,堯時為仙人,韓經之後遂為韓姓。

    二、遷徙分佈:

    秦滅韓,"盡其地為穎川郡",並以南韓舊都陽翟為治所,此後,"穎川"便成為韓氏的發展繁衍中心。秦漢時期,韓氏播遷於今江蘇、浙江、四川、山東、甘肅、河北、北京及北部一些地方。其中,韓襄王子孫韓王信於西漢初逃到匈奴,其子頹當、孫嬰於漢文帝時歸漢;西漢末年,頹當的玄孫韓騫,避王莽之亂,徙居南陽堵縣。唐憲宗時,河南河陽人韓愈被貶為潮州刺史,是為韓氏入廣東最早者。唐朝末年,河南固始韓氏隨王潮、王審之入閩,在福建安家落戶,清代康熙年間,大陸韓氏已有遷入臺灣者,此後,有的向海外發展,移居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及歐美一些國家。

    三、韓姓家譜 :

    韓姓家譜的內容和體例、格式,一般包括譜名、序、凡例、遺像、像贊、祠規、族約、家法、世系、傳記、遺事、藝文、派字、碑記、婚冠喪祭、族產、墳塋、墓誌銘、祠記、遺稿、跋等。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序、世系、傳記、派語等。

    韓姓家譜的序的內容,一般都是寫本支派之來歷,有的序,不僅溯源,而且旁及有關分支分派;寫先世事蹟;闡明家譜的意義;修譜經過,等等。韓姓家譜的序,其中不少都出自名人手筆。

    北宋宰相韓琦於嘉佑七年(1062年)中秋日作《韓氏家譜序》,明代劉基於洪武三年(1370年)仲春作《黟北南陽韓氏宗譜序》,明代文學家程敏政作《南陽韓氏宗譜敘》。韓姓字輩派語

    《相韓譜》載,宋室南渡前,宋忠獻王韓琦創訂的8世派語為:

    玉 彥 口 胄,鄉 卿 立 甫。

    《義橋譜》載,宋中散大夫韓休卿所訂蕭山韓氏8世派語為:

    心 之 言 可,山 問 日 世。

    《越韓譜》載,明刑部尚書韓邦問為紹興韓姓所訂16世派語為:

    人 淳 禾 溥,金 信 水 貞,火 明 土 永,木 茂 竹 承。

    《相州韓氏文獻》載,民國十三年(1924年),經南北宗族會同集議,訂32世派語,諮明內務部備案並通諮宗族佔籍省分行政長官,同時轉行族屬繁衍縣分,俾資遵守。32字為:

    一 本 大 宗,子 孫 千 載,一 修 寸 念,門 尚 中 行,

    示 以 文 為,工 其 力 作,曰 惟 、 善,卜 兆 方 長。

    《春暉譜》,所載當地韓姓20世派語為:

    學 以 全 為 範,衷 其,填 是 舉,作 求 躬 昉 迪,遵 集 受 敷 宜。

    《雲湖譜》,為本宗原定5字,後又增加20字,實定為25派:

    學 應 辵 知 金,世 映 興 朝 久,

    家 承 建 業 傳,作 忠 培 遠 澤,

    篤 孝 紹 先 賢。

    《紫泥譜》載本支韓姓派字為10字:

    元 受 祖 宗 善,德 福 慶 昌 隆。

    《麻陽姓氏》載全縣韓姓派語15字:

    友 文 遷 通 上,啟 朝 正 天 子, 宗 景 志 永 仲。

    派語的用法及其規律

    凡逢字輩的單數,則取其為人名的偏旁,人名取單名;凡逢字輩的雙數,則取其獨立而人人名,人名取雙名。如第一組“玉彥口胄”等8字,韓琦兄弟逢字輩單數“玉”字,故人名都以“玉”字為偏旁,取單名,如韓琦、韓琚、韓碹。忠獻王韓琦的子侄,逢字輩雙嫩“彥”字,故皆取“彥”字獨立人人名,起雙名,如韓琦有五子,名忠彥、端彥、純彥、粹彥、嘉彥;他的侄子有考彥、方彥等。第三字“口”,系單數,故取其為偏旁,單名,如韓治、韓浩、韓邕等。第四字“胄”,系雙數,故取“胄”字獨立,雙名,如韓肖胄、韓膺胄、韓仁胄、韓保胄、韓述胄等。餘此類推。

    派語的使用方法,還有一種情況,即人數較少又處偏遠之地的支族,其派語不是用完若干字,又另起新的派字,而是採用週而復始的辦法。如湖南麻陽縣慄坪鄉的韓姓,就是以“友文遜通上,啟朝正天子,宗景志永仲”這15字,輪轉使用下去。

    派語的社會功能

    派語的功能與作用,簡單地說,就是用來區分同姓同系人的輩分。如果沒有字派,而僅僅只知道年齡,就很難判斷同姓者某某的輩分,因為有的人年齡大反而輩分小,有的人年齡小反而輩分在前,這就會輩分不分,尊卑難辨。有了派語,在同姓交際的過程中,互通派字,祖孫父子叔侄兄弟等等關係,就一清二楚了,才不致於產生輩分世次的混亂。《相州韓氏文獻》的一段話,很清楚地說明了派語的這種功能:“相韓本支得與聖賢孔、顏、曾、孟諸氏後裔同,能世次毫不紊亂,實賴有此命名、宗派維繫所致 。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中四君子怎樣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