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魔力茉莉

      推算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的方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總稱為“十天干”.又分為5陽幹,5陰乾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總稱為“十二地支",又分為6陽支,6陰支  甲為天干之始,子為地支之始,天干在上,地支在下,甲子相合,乙丑相合,其餘順次相合,就叫“甲子”。古代就是以甲子來紀年、紀月、紀日。  天干數為十,陰陽相合是五,地支數為十二,陰陽相合是六,天干週轉六次,地支週轉五次,合為六十甲子之數,故又稱“六十甲子”.  甲子週期表: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演算法思想:  甲子組合的規律是按干支原有的順序,五個陽干與六個陽支相配,五個陰乾與六個陰支配,結果便構成了六十個干支(或叫甲子)組合,為甲子一週 .觀測上表可以發現,天干與地支的結合是順序向下進行的,形成一個輪迴,直到天干週轉六次,地支週轉五次.  有了甲子週期表,用天干地支紀年、紀月、紀日就方便多了.  年干支推演算法  中國很早就用干支紀年,並且沿用至今。有人把第一個甲子年定在公元前2696年,與公元相比較,公元4年的干支正是農曆甲子年,因而將公元數減去3,再除以60(六十花甲子週期數),剩下的餘數,可以用六十甲子表序數表查出公元該年的干支。其公式為:  (所求年數-3)/60 = 商。。。餘數(年干支序數)  如果餘數等於0,則干支序數加上60。  例如:求公元1983年的農曆干支年紀:(1983-3)/60 = 30。。。0,則 0+60 = 60(干支序數),查表為癸亥年。  月干支推演算法:  年的天干為甲或已時,則正月的天干為丙;  年的天干為乙或庚時,則正月的天干為戊;  年的天干為丙或辛時,則正月的天干為庚;  年的天干為丁或壬時,則正月的天干為壬;  年的天干為戊或癸時,則正月的天干為甲。  首先推算出該年農曆正月的天干,其餘月份可按天干順序號類推。該年正月的天干序號的計算為:取公元年份除以5的餘數減2後乘以2再減1。當該數為負數時加10  例:求公元1991年(農曆辛未年)正月的天干:1991/5=398餘1,正月的天干序號數(1-2)X 2-1=-3,因該數是負數則加10得7,即天干序號7得出農曆辛未年正月天干為庚,正月干支為庚寅。二月為辛卯,三月為壬辰,餘類推  日干支推演算法  由於農曆月的大小沒有一定的規律可循,這就使推算農曆日期的紀日干支不能用一個簡單的方法來實現。因此,農曆日期的紀日干支比較好的推算辦法是藉助於歷表  雖然農曆的大小月不固定,而陰曆除了每四年有一次閏月(二月)以外,每年的大,小月都固定不變,所以可以從陽曆來推算當日的干支,其推算公式是:  日干=(元旦天干序數)+(所求日數)+(各月天干加減數,閏年三月後加1)/10  =商........餘數(日干序數)  日支=(元旦地支序數)+(所求日數)+(各月天干加減數,閏年三月後加1)/12  =商........餘數(地支序數)  按上述方法推算日干支,有兩個數要先求出來才能代入公式中,即元旦幹,支序數,各月幹,支加減數。  天干地支加減數表:  每月天干地支常數加減表  平年 閏年  天干 地支 天干 地支  一月 減一 減一 減一 減一  二月 加零 加六 加零 加六  三月 減二 加十 加一 加一  四月 減一 加五 加一 加 一  五月 減一 減一 加一 加一  六月 加零 加六 加一 加一  七月 加零 加零 加一 加一  八月 加一 加七 加一 加一  九月 加二 加二 加一 加一  十月 加二 加八 加一 加一  十一月 加三 加三 加一 加一  十二月 加三 加九 加一 加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星蘋果平板電腦相比哪個比較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