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出發2046

    1897年,英國的J.J.湯姆遜發現了電子,使人類對物質的認識發展到更深的層次。

    1900年,義大利的馬可尼和俄羅斯的波波夫首次實現了無線電通訊。

    1904年,英國弗萊明(John A Fleming)發明了真空電子二極體。

    1907年,美國德弗雷斯特發明了真空電子三極體(電子管)。

    1936年,英國Esiler提出印製電路概念,但被冷落。後來由美國搶先製造出印製電路板(Printed Vircuit Board,PCB)用於軍事領域。Esiler被稱為“印製電路之父”。

    1947年,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Lab.)的肖克萊、巴丁、布拉頓發明了電晶體(BJT)。

    電晶體(BJT)的三個發明人中,以肖克萊寫作能力最強。現在類比電子學很多計算公式都以肖克萊的名字來命名。

    1947年以後,類比電子技術進入電晶體時代。

    1960年,美國貝爾實驗室(Bell Lab.)的D. Kahng和Mar tin Atalla發明場效管(FET)。

    1960年,美國德州儀器公司的基爾比發明了積體電路,微電子資訊科技時代開始來臨。

    1965年,美國快捷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的鮑波•維德拉(Bob Widlar)設計製造出第一塊運算放大器μA709,後改進為μA741,得到廣泛應用並幾成行業標準。從此,類比電子技術進入電晶體與積體電路並列的時代。現在,運算放大器OPA成為與BJT類似的一個器件。

    數位電子技術所依賴的邏輯代數早在200年之前就由英國科學家布林創立了。不過,數位電子技術的誕生一般以1946年美華人發明計算機為標誌。到現在,數字化浪潮一浪高過一浪。曾幾何時,數位電子技術要取代類比電子技術的說法甚囂塵上。不過最終還是兩者互補。

    數位電子技術像類比電子技術一樣,也經歷了電子管時代、電晶體時代及積體電路時代。數位電子技術進入積體電路時代以後,首先流行的是TTL電路,後來是MOS電路及CMOS電路,現在已進入高速CMOS時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勾兌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