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月23日),青島傳來好訊息——經過近三年的技術攻關,中國成功突破高速磁浮系列關鍵核心技術,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已正式下線。
高速磁浮課題負責人、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丁叄叄就以北京至上海的路程舉例稱,
“加上旅途準備時間,乘飛機需要約4.5小時,高鐵需要約5.5小時,而高速磁浮僅需3.5小時左右。”
不少網友表示,時速600公里已達到飛機時速的三分之二,“簡直是貼地飛行”;更有網友激動地表示,“像我這樣的異地戀就靠它拯救了”。
而同樣值得關心的是從“樣車下線”到“商業運營”,到底還有多遠的路?
昨天(5月23日),青島傳來好訊息——經過近三年的技術攻關,中國成功突破高速磁浮系列關鍵核心技術,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已正式下線。
高速磁浮課題負責人、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丁叄叄就以北京至上海的路程舉例稱,
“加上旅途準備時間,乘飛機需要約4.5小時,高鐵需要約5.5小時,而高速磁浮僅需3.5小時左右。”
不少網友表示,時速600公里已達到飛機時速的三分之二,“簡直是貼地飛行”;更有網友激動地表示,“像我這樣的異地戀就靠它拯救了”。
而同樣值得關心的是從“樣車下線”到“商業運營”,到底還有多遠的路?
昨天(5月23日),青島傳來好訊息——經過近三年的技術攻關,中國成功突破高速磁浮系列關鍵核心技術,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試驗樣車已正式下線。
高速磁浮課題負責人、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丁叄叄就以北京至上海的路程舉例稱,
“加上旅途準備時間,乘飛機需要約4.5小時,高鐵需要約5.5小時,而高速磁浮僅需3.5小時左右。”
不少網友表示,時速600公里已達到飛機時速的三分之二,“簡直是貼地飛行”;更有網友激動地表示,“像我這樣的異地戀就靠它拯救了”。
而同樣值得關心的是從“樣車下線”到“商業運營”,到底還有多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