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蜀蜀不帥

    在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平津戰役給軍迷們的印象,很多人用一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穩”,可以說是一場“和平的戰役”。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場戰役的重頭戲,以北平和平解放而告終,我軍不戰而屈人之兵,運用軍事和談判的手段,迫使傅作義25萬守城大軍接受和平改編,整個過程似乎“風平浪靜”。

    傅作義舊照

    然而實際情況是,平津戰役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和平”,在戰役的過程中,有一場仗猶為“驚險”,差點改變了戰役的走向,這一仗就是新保安戰役。當時負責在前線指揮的司令員和政委意見衝突,關鍵時刻司令員冒著被兵團批評的風險抗住壓力,動用最後決定權,最終使局勢轉危為安。

    這位司令員是誰呢?他就是鄭維山。今天我們就說一說這場驚心動魄的戰役。

    1948年11月,遼瀋戰役剛剛勝利結束後,主席就把目光投向華北和華東兩大地區,開始籌劃平津戰役和淮海戰役。

    當時,地處平津的傅作義集團正好處於全國的“雞喉”位置,兵力雖然有50餘萬,但是一旦東北野戰軍乘勝入關,與華北野戰軍會師,勢必將對其形成“鎖喉”之勢。

    在這種形勢下,平津能守住的機率幾乎為零。為此,傅作義做了兩手準備,一個是西逃綏遠,一個是海運南下。

    如果傅作義做出“西逃”和“南下”任何一個決定,都將給後續的解放戰爭帶來極大的麻煩。

    因此,牢牢地將傅作義釘在平津,成為我軍的當務之急。於是西柏坡方面制定了“分割包圍,圍而不殲”的戰略。

    如何實戰這一戰略呢?主席首先將地點選在了張家口,因為張家口是傅作義西逃綏遠老巢的必經之地。

    圍住了張家口,就相當於捏住了傅作義集團的七寸。

    作戰戰略傳達到華北野戰軍後,楊成武兵團立刻直撲張家口,傅作義見狀,立即將心腹王牌35軍調出北平,救援張家口。

    這一動,正好將35軍這塊肥肉送到我軍紮好的口袋。

    然而,就在這時,一場意外卻打亂了我軍的部署,差點讓這塊肥肉跑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當時程子華率領的東北野戰軍先遣兵團在秘密入關時,由於未能吃透上級“分割包圍,圍而不打”的戰略部署,竟然貪功戀戰,攻打密雲之敵。

    這一行動,導致打草驚蛇,傅作義見東野已經入關,嚇得趕緊命令郭錦雲率35軍返回北平,同時命令安春山的104軍前去接應。

    由於敵35軍,全部是機械化裝備,行軍速度很快,不久就來到了新保安,而新保安離北平很近,如果讓敵35軍過了新保安,就等於放虎歸山。

    在這個時候,西柏坡連續給楊羅耿兵團發出三封急電,每一封都急如星火,主題意思只有一個:採取一切措施圍住敵35軍,否則追究責任。

    接到急電後,楊羅耿兵團也立即向各縱隊下了死命令,核心也只有一個意思:哪個縱隊在阻擊包圍35軍這件事上“拖後腿”,哪個縱隊負責任。

    兵團下達任務命令後,各個縱隊開始緊張的行動,其中負責新保安以西和西南方向阻擊任務的,為鄭維山率領的三縱。

    與此同時,懷來方向的敵104軍先頭部隊也正火速向新保安撲來,意圖和35軍合兵一處,救出35軍。

    由於敵104軍軍長安春山,頗具軍事才能,竟然讓先頭部隊避開大路走小路,這導致我軍未能及時發現,不久以後敵人竟然逼近了離新保安只有2公里外的馬圈。

    此時如果,讓敵35軍與敵104軍接上頭,後果不堪設想。

    幸運的是,敵104軍逼近救援的資訊,被三縱偵查人員發現,得知這一情況後,鄭維山立刻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當即向兵團報告,然而由於通訊故障未能與兵團取得聯絡。

    軍情變化容不得一刻當誤,此時鄭維山決定立刻帶領五個團去阻擊安春山 的先頭部隊,留下的兵力由政委指揮繼續留在新保安外圍圍住35軍。

    然而此時政委的意見卻與鄭維山發生了分歧,政委投了“反對票”,理由也很充分:兵團已經下了明確的命令,要按照命令嚴格執行,這是紀律, 如果我們將圍困新保安的部隊調走一部分去打安春山,萬一兵力不夠,讓郭景雲從我們的防區溜掉,誰都負不起責任。

    政委的話,分量很重,也很有高度和道理,但是“兩利相權擇其重,兩弊相衡擇其輕”,從戰場形勢來看,如果放任安春山的援軍繼續逼近新保安 ,很可能造成敵人兩軍匯合,實力壯大,到那時就更難辦了。

    考慮到此,鄭維山牙根一咬,動用最後決定權,拍板決定立即抽走兩個團去阻擊安春山援軍。

    後來,3縱與兵團取得聯絡,當兵團得知鄭維山拉著新保安外圍一部分兵力,去了沙城、鹼灘一帶後,開始時兵團司令楊得志氣得發飆說:“這個鄭維山搞咋的嘛!跑了35軍,誰負責得起呀!”然而當得知鄭維山是去,阻擊104軍時,楊得志一下子明白過來,隨後兵團又下令四縱一部分兵力,去支援鄭維山。

    楊得志舊照

    最終,在鄭維山的強勢阻擊下,敵104軍先頭部隊被打退,郭景雲見援軍遲遲不到,自知突圍無望,後來自殺身亡,就這樣,傅作義王牌35軍被我軍消滅在新保安。

    在這次新保安戰役中,鄭維山抗住壓力,臨時決斷,為確保戰役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開國上將楊得志後來在回憶此戰時說:“我們大鬆了一口氣。也正是鄭維山同志這一行動,使新保安之敵待援突圍的希望破滅,只能困守在城裡了。”

    鄭維山舊照

    1955年,鄭維山被授予開國中將軍銜,而他的軍事才能,也獲得了主席的認可,主席還曾將他與愛將許世友並列,說“南有許世友,北有鄭維山。

    2000年,85歲高齡的鄭老將軍,在北京去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陳夢在奧運會女單決賽遭遇劉詩雯領導要求陳夢讓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