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鄧小平的故事 1901年,16歲的鄧紹昌與廣安淡家壩(今廣安恆升鎮)淡氏姑娘結婚。淡家也是廣安世家大族,清代家庭中便有人在湖北省通城、江蘇省嘉定和甘肅省渭原出任知縣。淡氏18歲嫁到鄧家,1902年他們的女兒鄧先烈出生。1904年8月22日(清光緒三十年七月十二日),一個幼小的生命“呱呱”的啼哭聲,從離“德政坊”百米開外的瓦屋裡傳向世間。他,就是鄧小平。 當兒子誕生後,鄧紹昌似乎看到了一線光芒,捕捉到了他的力量和希望之所在,他希望他的兒子能像先祖那樣建功立業,希望兒子能超過先祖成為“賢才”、“人聖”。 按照鄧家輩分族牒“以仁存心、克紹先型、培成國用、燕爾昌榮”,鄧小平屬“先”字輩。 “鄧先聖”——這個給予剛剛落地的嬰兒的名字,飽含著鄧紹昌的苦心和希冀。 鄧小平在家雖然只有16年時間,但父母對其影響甚大,母親淡氏信奉“逢惡不怕,逢善莫欺”的古訓,寬厚待人,鄰里糾紛多請她去調解。鄧小平對母親十分敬重,他曾深情地說:“當時那個家庭能夠維持生活下去,全靠母親。”1919年下半年,鄧小平離開家鄉,從此一去不返,淡氏十分掛念,辛勤的勞作和對遠在異國他鄉兒子的長久思念,終致積勞抑鬱成疾,於1926年過早辭世。 鄧紹昌在外面也很寬容和善,在家裡卻很嚴厲。他對子女們尤其嚴格,近乎苛求。鄧小平在協興小學堂讀書時,有一次學業考試,因為連續幾天生病沒有能去上課,考試成績列在第二名。鄧紹昌聞得此事,異常生氣,回家後將兒子狠狠地打了一頓,直到鄧小平的祖母出來解圍才罷手。 從鄧小平祖上的脈絡可以看出,無論是鄧氏家族的家庭遺風,還是父輩們的前瞻預測和把握大局的能力,都給了鄧小平很大的影響。 在鄧小平斷奶以後,祖母就一直把他帶在身邊。睡覺時祖母常把他摟在懷裡,一邊用手輕輕地拍著,一邊哼著廣安的兒歌:“月兒彎彎照樓臺,打個呵欠瞌睡來,瞌睡蟲,我的乖乖,哎喲哎喲。瞌睡蟲,我的乖乖……”一天又一天,小平都是在奶奶的兒歌中酣然熟睡的。 1909年小平5歲時,父親將他送進了離家約一公里的翰林院子私塾,接受啟蒙教育。翰林院子是鄧小平先祖鄧時敏的舊宅,一座很大很氣派的四合院,因鄧時敏是前清翰林,所以人們尊稱為翰林院子。鄧時敏有子無孫,香火延續中斷,族中公議將翰林院子闢為義塾,用以招收鄧族子弟教經讀史,期望著為鄧家培養出幾個出類撥萃的人物以光宗耀祖。 私塾老師是一位秀才老先生。鄧小平入私塾時,名字為鄧先聖。老先生一聽這名字就拉長了臉,認為大不恭:孔老夫子尚且為“聖人”,小小孩童,怎麼能“先聖”呢?於是給鄧小平改名為“鄧希賢”,希望他成為一個賢德之人。 那時的私塾,進行的是老式教育,教材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四書》、《五經》一類;修習的功課主要有三項,即讀書、習字和作文。 鄧小平在翰林院子讀了一年多私塾。宣統二年(1910年)協興場開辦了一所新式小學堂——北山小學堂。學堂設在協興老街一個叫劉吉生的大地主莊園的側院裡。鄧紹昌又將小平送到北山小學堂接受新式教育,整個學校100多人,分甲、乙、丙、丁4個班,鄧小平分在丁班。這時開設的新課有國文、算術、修身、體操等。國文老師鄧俊德是一個不滿封建禮教、思想激進、曾參與過一些維新變革活動的新派人物,他經常拋開書本進行一些“野路子”的教育,像黃巢起義、太平天國運動、義和拳運動等史事,這種啟蒙教育對幼年鄧小平思想影響非常大。 在北山小學堂期間,鄧小平還有過一次“偷錢”的經歷。一天放學的路上,發現一位同學正哭得傷心,他詢問原委,原來同學的妹妹重病在家,家裡貧窮,無錢醫治。怎麼辦?小平心裡盤算著回到了家。第二天一早他迫不及待地塞給那位同學5個銀元,囑咐他快拿去給其妹妹治病。 這一筆錢在當時可以買500斤稻穀,是鄧小平從父親那裡偷來的。其實這時鄧小平家也不是特別寬裕,家裡全靠母親織布養蠶撐著。不久,鄧紹昌便發現丟了錢,氣憤地把全家召集起來查問,當得知是小平所為時,鄧紹昌操起一根竹片怒打。後來母親知曉兒子拿錢的原因後,心疼地把兒子摟在懷裡。 1915年下半年,鄧小平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位於縣城西北考棚巷的廣安縣立高等小學堂。此建築原系清代紫金精舍書院,清末廢科舉興學校,廣安人蒲殿俊於光緒三十年以紫金書院為主體,將培文、渠江、甘棠書院併入,建立了廣安縣高等小學堂。 鄧小平被分在12班,其班主任老師是位清末秀才,名叫李腴膏,古詩詞功底甚為深厚。教理科的老師是上過幾天洋學堂的曾樹森。小平同班同學李再標出身於廣安一個富商家庭,對母親十分孝順。母親重病不起,讀了不少舊書的李再標認為只要割下自己身上的肉給母親吃,便會治好病。母親病日重,李決定割肝盡孝,鄧小平知道後厲聲喝止:“肝子是藥嗎?你怎麼活命?”新學堂講求科學,相信科學,小平陪同李再標請醫生給其母親看病,結果,肝未割,其母親倒康復了。 1918年夏,14歲的鄧小平結束了在廣安縣立高等小學堂近4年的學習生活,隨即進入廣安縣立中學堂讀書。這原是清朝進行科舉的考棚,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改為縣立中學堂。在這裡,鄧小平接觸了數、理、化等新型教育。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小小的廣安也成立了“學生愛國分會”。“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近因吾國外交失敗,亡國之禍迫在眉睫……希同胞轉相勸勉,或助以言論,激勵民氣,而圖救中國危局。”緊接著,罷課運動,上街遊行,抵制日貨的活動層出不窮。在慷慨激昂的公啟中,作為一個熱血男兒,耳聞目睹的事實使鄧小平愛國、愛家的種子在心底深處萌芽了。 踏上救國救民的道路,對於這位弱冠少年而言,已經成為必然的選擇了。
少年鄧小平的故事 1901年,16歲的鄧紹昌與廣安淡家壩(今廣安恆升鎮)淡氏姑娘結婚。淡家也是廣安世家大族,清代家庭中便有人在湖北省通城、江蘇省嘉定和甘肅省渭原出任知縣。淡氏18歲嫁到鄧家,1902年他們的女兒鄧先烈出生。1904年8月22日(清光緒三十年七月十二日),一個幼小的生命“呱呱”的啼哭聲,從離“德政坊”百米開外的瓦屋裡傳向世間。他,就是鄧小平。 當兒子誕生後,鄧紹昌似乎看到了一線光芒,捕捉到了他的力量和希望之所在,他希望他的兒子能像先祖那樣建功立業,希望兒子能超過先祖成為“賢才”、“人聖”。 按照鄧家輩分族牒“以仁存心、克紹先型、培成國用、燕爾昌榮”,鄧小平屬“先”字輩。 “鄧先聖”——這個給予剛剛落地的嬰兒的名字,飽含著鄧紹昌的苦心和希冀。 鄧小平在家雖然只有16年時間,但父母對其影響甚大,母親淡氏信奉“逢惡不怕,逢善莫欺”的古訓,寬厚待人,鄰里糾紛多請她去調解。鄧小平對母親十分敬重,他曾深情地說:“當時那個家庭能夠維持生活下去,全靠母親。”1919年下半年,鄧小平離開家鄉,從此一去不返,淡氏十分掛念,辛勤的勞作和對遠在異國他鄉兒子的長久思念,終致積勞抑鬱成疾,於1926年過早辭世。 鄧紹昌在外面也很寬容和善,在家裡卻很嚴厲。他對子女們尤其嚴格,近乎苛求。鄧小平在協興小學堂讀書時,有一次學業考試,因為連續幾天生病沒有能去上課,考試成績列在第二名。鄧紹昌聞得此事,異常生氣,回家後將兒子狠狠地打了一頓,直到鄧小平的祖母出來解圍才罷手。 從鄧小平祖上的脈絡可以看出,無論是鄧氏家族的家庭遺風,還是父輩們的前瞻預測和把握大局的能力,都給了鄧小平很大的影響。 在鄧小平斷奶以後,祖母就一直把他帶在身邊。睡覺時祖母常把他摟在懷裡,一邊用手輕輕地拍著,一邊哼著廣安的兒歌:“月兒彎彎照樓臺,打個呵欠瞌睡來,瞌睡蟲,我的乖乖,哎喲哎喲。瞌睡蟲,我的乖乖……”一天又一天,小平都是在奶奶的兒歌中酣然熟睡的。 1909年小平5歲時,父親將他送進了離家約一公里的翰林院子私塾,接受啟蒙教育。翰林院子是鄧小平先祖鄧時敏的舊宅,一座很大很氣派的四合院,因鄧時敏是前清翰林,所以人們尊稱為翰林院子。鄧時敏有子無孫,香火延續中斷,族中公議將翰林院子闢為義塾,用以招收鄧族子弟教經讀史,期望著為鄧家培養出幾個出類撥萃的人物以光宗耀祖。 私塾老師是一位秀才老先生。鄧小平入私塾時,名字為鄧先聖。老先生一聽這名字就拉長了臉,認為大不恭:孔老夫子尚且為“聖人”,小小孩童,怎麼能“先聖”呢?於是給鄧小平改名為“鄧希賢”,希望他成為一個賢德之人。 那時的私塾,進行的是老式教育,教材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四書》、《五經》一類;修習的功課主要有三項,即讀書、習字和作文。 鄧小平在翰林院子讀了一年多私塾。宣統二年(1910年)協興場開辦了一所新式小學堂——北山小學堂。學堂設在協興老街一個叫劉吉生的大地主莊園的側院裡。鄧紹昌又將小平送到北山小學堂接受新式教育,整個學校100多人,分甲、乙、丙、丁4個班,鄧小平分在丁班。這時開設的新課有國文、算術、修身、體操等。國文老師鄧俊德是一個不滿封建禮教、思想激進、曾參與過一些維新變革活動的新派人物,他經常拋開書本進行一些“野路子”的教育,像黃巢起義、太平天國運動、義和拳運動等史事,這種啟蒙教育對幼年鄧小平思想影響非常大。 在北山小學堂期間,鄧小平還有過一次“偷錢”的經歷。一天放學的路上,發現一位同學正哭得傷心,他詢問原委,原來同學的妹妹重病在家,家裡貧窮,無錢醫治。怎麼辦?小平心裡盤算著回到了家。第二天一早他迫不及待地塞給那位同學5個銀元,囑咐他快拿去給其妹妹治病。 這一筆錢在當時可以買500斤稻穀,是鄧小平從父親那裡偷來的。其實這時鄧小平家也不是特別寬裕,家裡全靠母親織布養蠶撐著。不久,鄧紹昌便發現丟了錢,氣憤地把全家召集起來查問,當得知是小平所為時,鄧紹昌操起一根竹片怒打。後來母親知曉兒子拿錢的原因後,心疼地把兒子摟在懷裡。 1915年下半年,鄧小平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位於縣城西北考棚巷的廣安縣立高等小學堂。此建築原系清代紫金精舍書院,清末廢科舉興學校,廣安人蒲殿俊於光緒三十年以紫金書院為主體,將培文、渠江、甘棠書院併入,建立了廣安縣高等小學堂。 鄧小平被分在12班,其班主任老師是位清末秀才,名叫李腴膏,古詩詞功底甚為深厚。教理科的老師是上過幾天洋學堂的曾樹森。小平同班同學李再標出身於廣安一個富商家庭,對母親十分孝順。母親重病不起,讀了不少舊書的李再標認為只要割下自己身上的肉給母親吃,便會治好病。母親病日重,李決定割肝盡孝,鄧小平知道後厲聲喝止:“肝子是藥嗎?你怎麼活命?”新學堂講求科學,相信科學,小平陪同李再標請醫生給其母親看病,結果,肝未割,其母親倒康復了。 1918年夏,14歲的鄧小平結束了在廣安縣立高等小學堂近4年的學習生活,隨即進入廣安縣立中學堂讀書。這原是清朝進行科舉的考棚,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改為縣立中學堂。在這裡,鄧小平接觸了數、理、化等新型教育。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小小的廣安也成立了“學生愛國分會”。“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近因吾國外交失敗,亡國之禍迫在眉睫……希同胞轉相勸勉,或助以言論,激勵民氣,而圖救中國危局。”緊接著,罷課運動,上街遊行,抵制日貨的活動層出不窮。在慷慨激昂的公啟中,作為一個熱血男兒,耳聞目睹的事實使鄧小平愛國、愛家的種子在心底深處萌芽了。 踏上救國救民的道路,對於這位弱冠少年而言,已經成為必然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