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白讀書

    路遙的成名作《人生》是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主要講述了:農村青年高加林高中畢業,當了3年的民辦教師後,被人頂替回村務農,而後因自己叔叔下屬“暗中操作”得到機會到縣城工作,最終因感情問題被揭發是因“走後門”才進入縣城工作,於是被譴回農村……

    01 農村青年高加林,極度渴望奔向更廣闊的天地

    高加林,生於農村,父母一直供他到高中畢業,因沒有考上大學,在村裡教了三年書,隨著村支書的兒子三星高中畢業,加林的教書工作被頂替了下來。

    加林雖然生於農村,但因讀書多,見的世面也多,他一直不滿足於一輩子像父母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他堅信總有一天可以走出農村,走向更廣闊的世界。

    而唯一可以實現夢想的通道,是透過做民辦教師,幾年後或許可以轉為正式的國家教師,然後再努力爭取做其他更好的工作。

    而隨著民辦教師的被下,他所有的幻想和希望也隨之破滅……

    02 痛苦時期,“村花”巧珍走進他的世界,給予他心靈上的撫慰

    巧珍,是村裡“賺錢能手”劉立本的二女兒,是有名的“村花”,川道里的“頭梢子”,家裡提親的踏破門檻。

    然而多年來她卻一直暗戀高加林,時刻關注著他,卻沒有尋到表白的機會。

    直到有一天,加林的父親讓加林去縣城的集市賣蒸饃,因加林不好意思開不了口,提著蒸饃往回走的路上,遇到早在那裡等他的巧珍。

    巧珍將一筐蒸饃重新提到縣城,送給了她姨家,自己則墊錢把蒸饃的錢給了加林。

    也正是這一次,巧珍得以向加林表白,加林則衝動的親了她……

    在被免去教師資格極度痛苦的時候,巧珍的及時出現,給加林精神上帶來了莫大的安慰。

    然而,加林一方面貪戀著巧珍樸實甜蜜的愛情,另一方面他也為“如果和巧珍在一起,那他一輩子將永遠走不出農村”而倍感焦灼……

    03 為了更高遠的前途,拋棄巧珍,選擇和幹部女兒黃亞萍戀愛

    黃亞萍,是加林的高中同學,父親是縣委常委。高中時,黃亞萍就欣賞加林與眾不同的氣質,他們經常在一起談天說地。

    雖然亞萍喜歡加林,但生性清高的她絕不可能接受到農村生活。

    所以隨著高中畢業,亞萍到廣播站當播音員,加林回了農村教書,他們就再也沒什麼交集。

    直到有一天加林的叔叔,從新疆部隊調回縣裡工作。加林叔叔的下屬透過“暗中操作”給加林在縣裡謀了一份通訊幹事的工作。

    做採訪,寫稿子正是加林的強項,於是加林的才華得到了綻放,名揚縣裡。

    黃亞萍也透過播放加林的稿子,知道了加林已經離開農村到了縣城。

    此後,黃亞萍昔日對加林的愛戀,又重新被點燃。為了追尋自己想要的現代愛情,黃亞萍主動斷絕了與同是高中同學張克南的戀情。輾轉投入到這個更有男子漢氣概的加林懷抱。

    而加林之所以忍著傷痛和巧珍斷絕關係,選擇和亞萍在一起的最主要原因是:亞萍的父親要調回南京,如果他和亞萍在一起,就可以順勢離開小縣城挑戰更廣闊的天地。

    04 “搶走”克南女朋友,被克南母親揭發舉報,重回農村

    克南母親是縣藥材公司副經理,與克南的“窩囊”不同,克南母親睚呲必報,得理絕不饒人。

    面對兒子被甩,怒火沖天的克南母親,一封信遞到了地紀委,揭發加林“走後門參加工作的事

    經紀委核實,常委會很快做出決定:撤銷加林的工作和城市戶口,譴回原所在大隊。

    儘管黃亞萍竭盡全力想保住加林不回農村,但隨著檔案的下發,一切已經無能為力。

    他們的愛情也隨著加林重回農村,戛然而止。

    回村的路上,加林感到萬般的痛苦和難受,他想到了巧珍,如果巧珍在,她那火一樣熱烈和水一樣溫柔的愛,會把他所有的苦惱沖洗掉。

    可惜,他心愛的巧珍永遠不會再出現在他身邊了,在他拋棄她不久,巧珍就心灰意冷的嫁給了他人。

    可憐的巧珍永遠都是愛著加林的,因為村裡要加一名教師,她哭哭啼啼求姐姐的公公也就是村支書,重新為加林安排了教書的工作……

    其實,高加林並不是通常意義上受命運擺佈的人。

    他的悲劇一方面來自社會的進步沒有跟得上時代的發展,使活在“十字路口”的青年無法走向正軌,更好的施展自己的才能;

    另一方面,現實無法以個人的意志而轉移,一個人可以有追求,但不能盲目追求實際還不能得到的東西。

    -END-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格蘭蒂亞為什麼沒有像最終幻想那樣出那麼多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