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只是運載工具,他把衛星或飛船送入軌道就完成任務.
中國曾發射過不少人造地球衛星,
這些都是無人航天器。神舟號載人飛船與它們的主要區別是增裝了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供航天員使用的報話系統、儀表和照明系統、航天服和應急逃生裝置等特設系統,以便為航天員提供服務。另外,載人飛船有較大的活動空間;結構密封效能一定要好;還要有返回地球所需要的裝備,即返回著陸系統。所以,神舟號載人飛船比衛星大而且複雜得多。
衛星就沒有這些設計要求。例如,其艙體不一定要密封,也不需要有大的自由空間,因而結構較簡單,任務較單一,除因特殊用途 需要返回地球外,一般是不回收的。
與衛星相比,飛船有以下特點:
首先,航天員居留的返回艙和軌道艙必須可靠地密封,使艙內維持在規定的大氣壓範圍。 當然,絕對密封是不可能的,需要不斷補充氣源。但是必須杜絕意外的洩漏,以免造成災難性事故。1971年6月30日,3名蘇聯航天員在返回地面之前全部死於聯盟號飛船裡,其原因是飛船的座艙漏氣,而他們又沒有及時穿上航天服所致,使航天員因急性缺氧、體液沸騰而死亡。
二是,載人飛船必須有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它是一個集機、電、熱技術,醫學和環境工程於一體的複雜系統,除用於維持艙內規定的大氣壓力外,還負責調節大氣中氧和氮的比例;排除人體撥出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氣體;保持艙內對人體最合適的溫度和溼度,一般保持在18℃~25℃人體最適宜的溫度範圍。在失重狀態下,飛船艙內的空氣不會自然對流,因此裡面的溫度和溼度很不均勻,艙內的熱量也很難排除,故必須配置通風裝置,進行強迫對流通風。它還要為航天員提供飲水、洗滌水、食物、睡袋、大小便收集器等最基本的生活條件。由於飛船內地方狹小,像臥室、廚房、餐桌、便所、淋浴、運動器械等豪華設施 就只能割愛了。
三是高可靠性。這是載人航天中最為重要的一點。為了保證萬無一失,載人飛船中一些關鍵部件採用雙備份甚至三備份,而且在上天前要進行大量地面測試和模擬飛行試驗,以排除隱患。
四是必須有應急逃生裝置。人命關天。所以,宇宙飛船上的應急救生裝置有彈射座椅、救生塔和載人機動裝置等,它們在飛行的不同階段各有各的用途。
從航天員進入飛船的一刻起,經過在發射臺上準備,運載火箭點火、起飛、上升,飛船入軌、在軌執行、任務結束後脫離軌道、再入 大氣層、開啟降落傘、軟著陸,直到航天員被地面人員發現、接走為止,整個過程都要配備應急救生系統和預設應急救生方案,以保證航天員的安全。
航天飛行中,最容易出現險情的階段是運載火箭點火、起飛和上升。當飛船在發射臺上 與運載火箭對接後,在飛船的頂端就必須裝上由若干支小型火箭構成的逃逸救生塔。從這時起,直到運載火箭載著飛船飛行到離地面110千米高度為止,在此期間,一旦火箭出現重大險情,可能危及飛船和航天員的安全時,逃逸救生塔的火箭就立即點燃,拉著軌道艙和返回艙迅速脫離火箭,飛行至安全區域,然後拋掉逃逸塔和軌道艙,返回艙自行返回,安全著陸。
如果在軌道執行期間,飛船出現重大故障,不能繼續執行時,就需要提前執行返回程式。根據當時軌道相對於地面的位置,選擇在主著陸場或應急著陸場著陸;如果情況危急,刻不容緩,必須立即返回時,航天員就立即進入返回艙脫離執行軌道返回地面。在這種情況下,返回艙緊急迫降多半會落在公海或境外。返回艙內備有應急的生活用品(如食物、飲水、GPS接收機和通訊機等),航天員將發揮在孤獨無援的絕境下的自救生存能力,以等待救援人員的 到來。
安全返回是載人航天的最後一個環節,它也不容易,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就是在返回時失事的。對於飛船來講,返回時要闖過四道“鬼門關”:
一是調姿關,使飛船從執行姿態調整到返回姿態,其中包括讓軌道艙與返回艙-推進艙分離。
二是制動關,飛船高速進入大氣層時會產生巨大的衝擊過載,就像飛機撞山一般,所以必須使過載限制在人的耐受範圍內。其方法是透過開動推進艙的火箭發動機產生制動來降低飛船的速度。
三是再入關,飛船返回時與大氣層的劇烈摩擦會產生幾千度的高溫,因此必須有先進的防熱措施,否則鋼筋鐵骨也要化成灰燼。返回艙在再入大氣層時,要使其用特製防熱材料做的艙底保持向前,從而保證它在與空氣劇烈摩擦所產生的高溫高壓下,艙內溫度正常。
四是著陸關,返回艙下降到稠密大氣層後,回收控制系統開始工作,開啟降落傘,進一步減速;著地前,著陸緩衝裝置開始工作,使返回艙以很低的速度(2~3 米/秒以下)實現軟著陸,保證航天員安全無恙。這最後一關極為重要,否則功虧一簣,前功盡棄。蘇聯1艘聯盟飛船就曾因為在過最後一關時,降落傘的傘繩被纏繞住,傘打不開,返回艙以極高的速度衝向地面,致使船毀人亡。另外,要保證其落點精度,以便及時發現營救。蘇聯一艘飛船曾因落點精度差,結果營救人員一時找不到,被困在冰天雪地的森林中的航天員差點凍死。
中國是世界上第3個擁有返回式衛星的國家,已成功發射17顆,返回16顆。中國已熟練地掌握了衛星返回技術,擁有研製高可靠回收系統的豐富經驗,從而為神舟號載人飛船的安全返回著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言,載人飛船比衛星複雜得多,成本也極高,而且具有很大的風險性。但正是由於載人航天器可以由航天員直接操作,它大大地擴充套件了航天器的功能和用途,對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動作用。
火箭只是運載工具,他把衛星或飛船送入軌道就完成任務.
中國曾發射過不少人造地球衛星,
這些都是無人航天器。神舟號載人飛船與它們的主要區別是增裝了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供航天員使用的報話系統、儀表和照明系統、航天服和應急逃生裝置等特設系統,以便為航天員提供服務。另外,載人飛船有較大的活動空間;結構密封效能一定要好;還要有返回地球所需要的裝備,即返回著陸系統。所以,神舟號載人飛船比衛星大而且複雜得多。
衛星就沒有這些設計要求。例如,其艙體不一定要密封,也不需要有大的自由空間,因而結構較簡單,任務較單一,除因特殊用途 需要返回地球外,一般是不回收的。
與衛星相比,飛船有以下特點:
首先,航天員居留的返回艙和軌道艙必須可靠地密封,使艙內維持在規定的大氣壓範圍。 當然,絕對密封是不可能的,需要不斷補充氣源。但是必須杜絕意外的洩漏,以免造成災難性事故。1971年6月30日,3名蘇聯航天員在返回地面之前全部死於聯盟號飛船裡,其原因是飛船的座艙漏氣,而他們又沒有及時穿上航天服所致,使航天員因急性缺氧、體液沸騰而死亡。
二是,載人飛船必須有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它是一個集機、電、熱技術,醫學和環境工程於一體的複雜系統,除用於維持艙內規定的大氣壓力外,還負責調節大氣中氧和氮的比例;排除人體撥出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氣體;保持艙內對人體最合適的溫度和溼度,一般保持在18℃~25℃人體最適宜的溫度範圍。在失重狀態下,飛船艙內的空氣不會自然對流,因此裡面的溫度和溼度很不均勻,艙內的熱量也很難排除,故必須配置通風裝置,進行強迫對流通風。它還要為航天員提供飲水、洗滌水、食物、睡袋、大小便收集器等最基本的生活條件。由於飛船內地方狹小,像臥室、廚房、餐桌、便所、淋浴、運動器械等豪華設施 就只能割愛了。
三是高可靠性。這是載人航天中最為重要的一點。為了保證萬無一失,載人飛船中一些關鍵部件採用雙備份甚至三備份,而且在上天前要進行大量地面測試和模擬飛行試驗,以排除隱患。
四是必須有應急逃生裝置。人命關天。所以,宇宙飛船上的應急救生裝置有彈射座椅、救生塔和載人機動裝置等,它們在飛行的不同階段各有各的用途。
從航天員進入飛船的一刻起,經過在發射臺上準備,運載火箭點火、起飛、上升,飛船入軌、在軌執行、任務結束後脫離軌道、再入 大氣層、開啟降落傘、軟著陸,直到航天員被地面人員發現、接走為止,整個過程都要配備應急救生系統和預設應急救生方案,以保證航天員的安全。
航天飛行中,最容易出現險情的階段是運載火箭點火、起飛和上升。當飛船在發射臺上 與運載火箭對接後,在飛船的頂端就必須裝上由若干支小型火箭構成的逃逸救生塔。從這時起,直到運載火箭載著飛船飛行到離地面110千米高度為止,在此期間,一旦火箭出現重大險情,可能危及飛船和航天員的安全時,逃逸救生塔的火箭就立即點燃,拉著軌道艙和返回艙迅速脫離火箭,飛行至安全區域,然後拋掉逃逸塔和軌道艙,返回艙自行返回,安全著陸。
如果在軌道執行期間,飛船出現重大故障,不能繼續執行時,就需要提前執行返回程式。根據當時軌道相對於地面的位置,選擇在主著陸場或應急著陸場著陸;如果情況危急,刻不容緩,必須立即返回時,航天員就立即進入返回艙脫離執行軌道返回地面。在這種情況下,返回艙緊急迫降多半會落在公海或境外。返回艙內備有應急的生活用品(如食物、飲水、GPS接收機和通訊機等),航天員將發揮在孤獨無援的絕境下的自救生存能力,以等待救援人員的 到來。
安全返回是載人航天的最後一個環節,它也不容易,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就是在返回時失事的。對於飛船來講,返回時要闖過四道“鬼門關”:
一是調姿關,使飛船從執行姿態調整到返回姿態,其中包括讓軌道艙與返回艙-推進艙分離。
二是制動關,飛船高速進入大氣層時會產生巨大的衝擊過載,就像飛機撞山一般,所以必須使過載限制在人的耐受範圍內。其方法是透過開動推進艙的火箭發動機產生制動來降低飛船的速度。
三是再入關,飛船返回時與大氣層的劇烈摩擦會產生幾千度的高溫,因此必須有先進的防熱措施,否則鋼筋鐵骨也要化成灰燼。返回艙在再入大氣層時,要使其用特製防熱材料做的艙底保持向前,從而保證它在與空氣劇烈摩擦所產生的高溫高壓下,艙內溫度正常。
四是著陸關,返回艙下降到稠密大氣層後,回收控制系統開始工作,開啟降落傘,進一步減速;著地前,著陸緩衝裝置開始工作,使返回艙以很低的速度(2~3 米/秒以下)實現軟著陸,保證航天員安全無恙。這最後一關極為重要,否則功虧一簣,前功盡棄。蘇聯1艘聯盟飛船就曾因為在過最後一關時,降落傘的傘繩被纏繞住,傘打不開,返回艙以極高的速度衝向地面,致使船毀人亡。另外,要保證其落點精度,以便及時發現營救。蘇聯一艘飛船曾因落點精度差,結果營救人員一時找不到,被困在冰天雪地的森林中的航天員差點凍死。
中國是世界上第3個擁有返回式衛星的國家,已成功發射17顆,返回16顆。中國已熟練地掌握了衛星返回技術,擁有研製高可靠回收系統的豐富經驗,從而為神舟號載人飛船的安全返回著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言,載人飛船比衛星複雜得多,成本也極高,而且具有很大的風險性。但正是由於載人航天器可以由航天員直接操作,它大大地擴充套件了航天器的功能和用途,對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