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似水年華8079

    文史不分家,魏晉南北朝的文學發展必然離不開當時的歷史沿革。這個時期朝代眾多,時間跨度大,文學體式多樣,從漢末大亂到隋代統一,歷時四百年,這時的社會也處於長期分裂和動盪不安的狀態,歷時情況複雜,而文學的發展在這個時代,是熠熠光輝的"文學自覺的時代"。

    先說發展脈絡,以時間為線。魏晉南北朝的文學是從建安時開始,分別有以下幾個階段:建安文學,正始文學,西晉文學,宋齊梁陳以及北朝文學這麼幾部分。

    一、建安文學

    "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曹操繞不開的話題,也是建安文學形成的溫床。公元196年,曹操勤王,定都許昌,改年號為建安(196~220),這時候的曹操,實際上已經是北方的統治者。社會急劇變化,結束了漢代大一統的局面,建功立業,拯濟天下成為此時創作的主流。漢末以來,文章漸趨華麗,文學的美學也開始自覺。加之統治者愛好文學,(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此時的文壇是以三曹父子為核心的建安文學,建安七子是當時最著名的文學團體,他們分別是:孔融、王粲、劉楨、陳琳、阮瑀、徐幹、應瑒。"三曹"和"七子"的並世而出,也為中國詩歌確立了"建安風骨"這一新的美學典範,曹操古直悲涼,曹丕華麗婉約,曹植"體被文質"。劉勰在《文心雕龍·時序》中這樣評價建安文學:"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積亂離,風衰俗怨,並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也。"

    二、正始文學

    正始文學依然是以年號命名,公元220年,曹丕以魏代漢。227年,曹丕死,曹睿繼位。240年,曹睿死,八歲的齊王曹芳即,改元正始。接下來就是曹魏和司馬氏的PK大戰,這場大戰持續時間從247到260整整13年,打了六個回合,每次都是曹魏人士被大量殺害而告終。而且兩大集團的紛爭主要發生在上層集團內部,,衣服與各個集團的文人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介入,司馬氏集團常以不孝的罪名剪除異己,名教的虛偽性暴露無遺。這場政治鬥爭的結果是:不但消除了建安時期人們的奮進精神,影響了文人立身行事的態度,也徹底改變兩漢以來的思想面貌,又闡發出玄學。正始時期的社會黑暗也使得文學創作的整體風格偏向於隱晦曲折。正始間文人大多韜晦自全、佯狂避世,這其中最為有名的文學團體是竹林七賢,《三國志》中將"阮籍、山濤、向秀、阮咸、王戎、劉伶",他們與建安七子的拯時濟世不同,有放浪形骸如劉伶者,有發言玄遠如阮籍,也有像嵇康這樣剛腸嫉惡的人。其中,阮籍和嵇康的詩最為有名,阮籍作82首《詠懷》,是為政治抒情組詩,他的詩風隱約曲折;嵇康的四言詩成就較高,如《幽憤詩》。劉勰《文心雕龍》評二人詩風為"阮旨遙深,嵇志清俊"。

    三、西晉文學

    公元256年,晉武帝以晉代魏,太康年間(280-289),進一步統一中國,西晉社會出現繁榮的局面,這個時期門閥制度也確立起來了,士族享有政治與經濟的雙重特權。這時的文人還停留在之前的政治陰影中,文人和文學都呈現的共有特徵是:不問政事,明哲保身。士族擁有多重特權,文化領域自然也不放過,由於士族的身份,他們有條件把玩文學,開始追求形式的華美,也大量習作擬古詩。這是西晉文學的又一特點"採縟於正始,力柔於建安"。此時期的作家有"三張"(張載、張協、張亢)、"二陸"(陸機、陸雲)、"兩潘"(潘尼、潘岳)、"一左"(左思),玄言詩作者有郭璞。

    四、東晉及南北朝文學

    西晉統一未及十年,發生了賈后之亂和八王之亂,北方少數民族乘機進入中原,北方的中國再度淪為戰場。公元317年,晉王室南遷,這便是東晉。420年劉裕廢晉自立,史稱劉宋,接下來依次為齊,梁,陳,這是南方。此時期的文學以南方為主,由於北中國的長期戰亂,文學得不到長足發展。而南方,由士族文學成為主流時,田園山水文學繼玄言詩而興起,顯示了古典詩歌從題材到風格的轉變和突破。特別是出現了陶淵明和謝靈運這樣的各具特色的創作風格,這對中國山水文學的產生和發展,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齊梁陳時代的文學又不同於晉宋文學,李諤上書隋文帝說:"江左齊梁,其弊彌甚……竟一韻之巧,爭一字之奇。"這個時期,還產生了宮體詩及駢文,南朝文學由此進入刻意求工的境界,隨之而產生的還有漸趨成熟的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詩品》,《文心雕龍》。

    北朝文學就是在南朝文學貴族化和宮廷化之後嶄露頭角,並顯示出南北合流的趨勢。北朝文學風格更偏向於樸實、厚重。就文學創作來說,南北朝樂府民歌是繼周民歌和漢樂府民之後比較集中出現的又一成就,也是中國詩歌史上的又一新的發展。在反映社會現實的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藝術形式和藝術風格。

    再說魏晉南北朝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的成就:

    1. 曹丕《典論·論文》。作於建安後期,它是按照子書的形式寫成的多篇論文,包括政治、社會、文化等內容。一共有五卷二十篇,這部文學論著在總結當時文學成就的基礎上,從多個角度闡述了文學創作的規律和鑑賞標準,開創了文學批評之風。

    2. 陸機《文賦》。西晉著名文學家陸機寫成此書,意在針對當時"文不逮意"的情況,提出自己的創作構思和寫作的方法技巧。

    4. 劉勰《文心雕龍》。此書作者劉勰,32歲開始創作,歷時五年,《文心雕龍》是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上第一部系統嚴密的文學理論專著。分為總論、文體論、創作論、批評論四個主要部分。多角度對文學的起源、流變、構思和創作進行討論,概括了不同時代不同作者的風格,集前代文論之大成,開後代文論之先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愛情十八拍歌曲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