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520626945846

    分析問題學生的特點  

    1、問題學生的行為習慣比較差,自我控制能力不佳。表現為校內不能遵守基本的行為規範,經常違反課堂紀律,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低下。他們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聽課習慣和效果不佳,作業書寫不規範、質量較低,學習成績往往不理想。長期的學習不理想或受教師、家長和同學的歧視,使處在“陰冷”環境和氛圍中的問題學生出現自卑心理障礙。  

    2、問題學生離校後沒有得到家長的配合和有效的監督,絕大多數學生在家庭教育中有所缺失,甚至產生負面影響,加大了學生出現問題的機率。  

    3、因為缺乏起碼的是非善惡觀念的引導,加上校內外交友不善,法制觀念淡薄,一些學生容易沾染不良習慣,一旦教師和家長引導不當、措施不力,極易引發突發事件。  

    4、長期的心理不健全,為人偏執,遇事沒有冷靜思考、衝動,一些學生會產生極強的逆反性心理障礙,造成嚴重後果。  

    5、問題學生有較強的自尊心,有要求得到別人尊重的強烈願望,他們有較強的個性,不能正確估計自己的長處、認識自己的不足。  

    6、問題學生很愛面子,自己做錯了也不敢承認,不敢面對現實,總想別人給臺階他(她)下。  多與問題學生溝通  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都是在不斷髮展的,如此獨特的個體,在成長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教師一定要滿懷愛心,要用發展的眼光去認識學生,不斷與他們溝通。老師只有給學生、尤其是那些問題學生以真摯的愛,他們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教師的疏導才會起作用。  問題學生的轉化不是很容易的事,教師往往採取了措施,不能立即見效果,所以一定要有耐心,處理問題不能衝動,要預見到學生的反覆,認識到困難的程度,永不放棄努力,而且要學一些有關心理學的知識,多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  與問題學生溝通的方法、途徑很多,教師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摸索、發現,多與問題學生溝通,做好他們的心理疏導工作,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營造和諧的教育教學環境,讓所有孩子都在和諧的環境中學習成長、健康地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覺得怎樣的電影才能算值得一看,大家可以舉一兩部大概描述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