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傾聽34188

    法為前道為後,法家可禁錮人性之源也,進而知法明法理法。而道家的思想則更為深遠,但更適用於人效能夠對自我控制時的一種道德準則,他能在無形中,無法中,無慾中,對自我的一種道德上的控制與制衡,而再無法理上的束縛。

  • 2 # 命理風水師王寬之

    道家與法家的關係主要是黃老派與法家的關係,從學術淵源上來說,法家是黃老道家派生出來的。法家學派非常重視道的規律性,明晰了“道”與“理”的關係,對道家思想有繼承和改造。而他們重點闡述的所謂法術勢,都是黃老道家首先提出來的。在許多方面有相似之處,所以許多人認為,黃老道家和法家一樣都是“人君南面之術”。但是,黃老道家和法家有四大區別:

    1、黃老道家主張道生法,君主也要依法行事(自引以繩)法家主張法自君出,君主不受法律約束

    2黃老道家主張因循人性,按人的天性治國,即因俗簡禮;法家主張利用人性的弱點控制民眾。

    3黃老主張寬刑簡政,法家主張嚴刑峻法

    4黃老道家主張齊同萬物相容百家,法家主張禁絕百家

    最後介紹一下慎到,大家就可以看出黃老與法家的重大區別。慎到應該是黃老道家的代表人物,因為極端重視法治,他被人稱為道法家。他主要有這麼幾個貢獻:

    1,提出了道家治國的重要方法——因循,即因循萬民的天性治國,其實是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在治國理政中的具體應用

    2,首次闡述了勢力的重要性,認為“賢智未足以服眾,而勢位足以詘賢者”

    3,首次提出了公天下的主張,認為“立天子以為天下,非立天下以為天子也”

    4,首次闡述了產權的重要性,認為有確定的產權人們才不會互相搶奪

    5,第一次全面完整地闡述了法治主張,首先論述了法治重要性,然後論述了法律合法性來源,認為法律“非從天下,非從地出,發於人間,合乎人性”而已,最後還論述了守法和執法的問題,認為官員的職責就是護法,而不是忠君,認為天子也要遵守法律,這和法家的“法自君出”等形成了鮮明對照

    6,對齊物論的發展有重要貢獻。並將齊物論用到了現實政治中。

    慎到在學宮講學時,有個學生是楚懷王的太子,名叫橫。當時橫正在齊國為人質,橫就是後來的楚襄王。楚懷王死後,橫作為太子要回國即位。齊王要求楚國獻出東部五百里土地方準楚太子回國。橫在慎到的指點下答應齊王,因此得以回國即位為王。當齊國遣使來楚國索取東地時,楚國大臣子良主張守信獻地,然後再發兵奪回;昭常主張一口拒絕,馬上發兵防守;景鯉則主張向秦國求援。三人爭執不下,最後慎到建議楚王同時採納三人意見(即齊物):先派子良去獻地,穩住齊國;再派昭常為大司馬領兵往守東地;再派景鯉入秦求援。結果等到齊國發覺上當而出兵進攻楚國東地時,卻發現既有楚兵防守,又有秦兵救援,只好退兵,無功而返。

  • 3 # 嘎公i

    我們可以說,儒家思想是根植於中華民族本土思想的產物,它本身不能看做是新興的思想。而是華人先天本位思想一種系統化與昇華。於是,我們可以理解,儒家一定同後二者有著淵源關係。

    道家的出現可以遠遠追溯到春秋甚至之前,然而它從老子到黃老與莊子,與儒家有三種不同的關係。老子的思想在最初,呈現了一種與儒家並不對立的態勢,他主要是透過對形而上的思考,從另一種角度看待政治社會。不過由於儒家的影響,後期的老子文字,越來越明顯的在走向儒家的對立面。而莊子本身則遠離政治生活,走向了自然。這實際是對儒家文化更強烈的反應。(我們必須認識到,當一個社會整體傾向於某種禮教文化時,對這種社會的離棄,就是對這種思想的離棄最大的離棄)。

    而黃老之學則相反,他試圖彌合道家遠離政治的缺陷,於是以道家的思想來貫穿政治,慎到是一個重要角色,史稱“道法之轉關”,即道家與法家的過渡者。

    法家本無所謂家,因為法家是三晉一派的制定條例者,本無思想體系。然而由於黃老道法家的加入,令法家有了思想體系,成為百家之一,即齊法家。因為道法家興起於齊國。

    韓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是儒家與道家集大成者荀子的弟子,三家合流如此。

  • 4 # 若愚若呆

    在戰國列國紛爭的歷史背景下,秦國適應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採用了法家的治國理念,建立了一套嚴格的法律制度,對打擊沒落的奴隸主貴族階級起到到了關鍵作用;開阡陌,廢井田的經濟政策,賦予了廣大農民對土地的私有權利,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封建生產力的發展;特別是獎勵軍功的措施,刺激了民眾參軍的積極性,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與嚴明的軍事紀律相配合,使秦國軍隊成為當時中國一支戰無不勝的鐵血軍團,對秦國在戰爭中的勝利起到了關鍵作用。這一系列在法家指導下建立起來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政策,使秦國一躍而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為其實現對中國的統一奠定了基礎。 秦朝在統一後仍然延續了秦國的政策。然而,事易時移,此時天下人心思定,經過了春秋戰國幾百年的社會動盪,人民需要的是修養生息;而且商鞅制定的一系列措施,經過百年後到如今也是末流盡現,往日的治國良方今日已成為對百姓橫徵暴斂的工具。所謂“馬上打天下,豈能馬上治天下?”,在風起雲湧的人民起義中,秦朝這個曾一度輝煌的龐大帝國轟然倒塌!繼秦而起的漢朝,在汲取秦朝衰亡經驗教訓的基礎上,調整統治策略,採取了寬鬆的治國方略,特別是前期以道家思想為指導,無為而治,中和了法家思想的嚴酷無情,使百姓安居樂業,恢復了社會生產力,鑄就了大漢帝國綿延四百多年的輝煌!

  • 5 # 老知青183633304

    我同意道生法的理念,道乃華夏民族自生的,土生土長的天地法則,不管其它教派,也包括外來教派,都不能充份說明天,地,陰,陽的實質生成及關係,及萬事萬物錯綜複雜認知,所以,我個人認為道,德,施於天下,才是世間調理,統一之根本所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印度的人額頭都有個紅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