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驚坐起

    熱播劇《長安十二時辰》中,右相林九郎時刻找太子麻煩,大有把太子拉下位的勢頭。真實的歷史確實如此嗎?答案是:確實如此。

      開元后期,李林甫為了當第一宰相,和唐玄宗寵愛的武惠妃聯合,他們互相的條件是:把太子李瑛拉下馬,讓武惠妃的兒子壽王李瑁當太子,武惠妃幫李林甫當上第一宰相。為了達到共同的目的,武惠妃和李林甫一內一外,共同找太子的把柄。

      此時的唐玄宗,正對武惠妃寵愛的不得了,子以母貴,他看壽王李瑁也就越看越喜歡。而李林甫憑藉自己的眼線,對唐玄宗的言行和心理把握地也很準確,這讓他很快成為第二宰相,位居張九齡之後。但李林甫志不在此,他要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那個人。

      開元二十五年的一天,武惠妃告訴唐玄宗,太子李瑛和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勾結外臣薛鏽謀反。唐玄宗最不願聽到的就是太子謀反,他立刻召集宰相商量廢太子之事。首席宰相張九齡斷然反對,說太子是國家的未來,謀反證據不足,不能輕易廢掉。

      唐玄宗覺得張九齡說得也有道理,本來這件事可以就此打住,但李林甫說了一句話,“此蓋陛下家事,臣不合參與。”《舊唐書·李瑛傳》李林甫的這句話聲音不大不小,正好皇帝身邊的宦官能聽到。話自然會傳到唐玄宗耳朵裡,加上武惠妃的枕邊風,唐玄宗一下子就下定決心,不但廢了太子李瑛,還把他和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在同一天殺死。一天之內殺了三個兒子,唐玄宗夠狠。

      太子的位置就這樣空缺下來,朝廷的事務還在繼續。唐玄宗和張九齡的關係越來越緊張,終於,唐玄宗罷免了和自己對著幹的張九齡,任用順著自己李林甫。

      李林甫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第一宰相。但後來的太子卻不是壽王李瑁,唐玄宗按照長幼順序,選擇了三兒子忠王李璵(後改名李亨)。他不願宰相和太子走得太近,這樣對他的權力會形成威脅。

      因為現任太子不是自己推薦的,“自是林甫懼,巧求陰事以傾太子。”(《舊唐書李林甫傳》)李林甫怕太子以後當了皇帝會找自己算賬,總想找機會陷害太子。而太子在李林甫的打壓下,也一再低調,過了幾十年塵埃般的生活。

      李林甫取得了唐玄宗的信任,雖然他做事能力強,但他人品差,利用權力打擊並排斥異己,為後來安史之亂的爆發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李林甫的這句“此陛下家事”,幾十年前也有人說過,這個人叫李績,是唐太宗留給兒子的暗中輔政大臣。

      唐高宗初期,長孫無忌以輔政大臣兼皇帝舅舅的身份,把權力死死攥在手中。唐高宗想廢掉王皇后,立他心愛的女人武昭儀當皇后,長孫無忌堅決不同意。宰相會議上,褚遂良哭著回憶唐太宗臨終託孤的情景,他用道德加大棒說得唐高宗滿心愧疚。

      面對重重困難,唐高宗猶豫要不要堅持。這時,李績的一句話讓他豁然開朗。李績告訴唐高宗,“此乃陛下家事,不合與外人言。”(《舊唐書·李績傳》)一句話解開了唐高宗的心結,他很快做出決定。

      廢王立武事件,不僅是武則天上位的一件大事,也是唐高宗和輔政大臣的一次較量。從此,唐高宗真正擁有了屬於皇帝的權力,而武則天也以自己的能力,得到唐高宗的高度信任,以至於他去世時留下遺詔說,如果新皇帝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請天后(武則天)決斷。這為武則天當皇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李林甫一句“此陛下家事”,讓他得到了唐玄宗的信任,結果引來了安史之亂。李績一句“此陛下家事”,讓唐高宗立武則天當皇后,結果李唐王朝差一點被摧毀。看來,皇帝家事無小事,帝王的每一個動作,都有可能對歷史形成重大影響。

  • 2 # 紫色鳶尾花99

      大熱劇《長安十二時辰》,描寫了唐玄宗時右相林九郎和太子你死我活的黨爭。歷史上林九郎的原型是宰相李林甫,他和玄宗的幾個兒子的確有過一番踩踏爭鬥。

      開元后期,唐玄宗寵愛武惠妃,當時的太子是李瑛,而武惠妃處心積慮想以自己的兒子李瑁取而代之。李林甫也想和首輔宰相張九齡爭奪第一宰相的位置,便與武惠妃達成共識,互相幫助對方達到目的,條件是宮外李林甫聯合部分大臣彈劾太子李瑛,改立壽王李瑁做太子;宮內武惠妃給玄宗吹枕邊風,幫李林甫當上第一宰相。太子李瑛因此內外受敵,苦不堪言。

      此時唐玄宗因寵愛武惠妃,對壽王李瑁亦青眼有加。而李林甫本就心機深沉,在宮內收買多名眼線,言行舉止上對唐玄宗百依百順,贏得玄宗喜愛,很快升任第二宰相,位居張九齡之後。

      開元二十五年,武惠妃多次向玄宗進饞言,說太子李瑛和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勾結外臣薛鏽謀反。唐玄宗最害怕的就是太子勢大,動搖他的皇位,便立刻召集宰相商量廢太子之事。張九齡斷然反對,直言太子謀反證據不足,不能輕易廢掉。

      據《舊唐書·李瑛傳》記載,李林甫的態度是:"此蓋陛下家事,臣不合參與。"這句話加重了玄宗對太子勾結朝臣的疑心,下定決心,不但廢了太子李瑛,還把他和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在同一天殺死。這就是劇中所說"聖人一天殺三子"的由來。

      因此事,唐玄宗和首輔宰相張九齡之間嫌隙漸生,沒多久,張九齡被罷免,李林甫如願以償當上了第一宰相。但新立的太子卻不是壽王李瑁,而是依長幼順序的玄宗第三子忠王李璵(後改名李亨)。

      《舊唐書李林甫傳》載,“自是林甫懼,巧求陰事以傾太子。”李林甫怕太子以後當了皇帝會找自己算賬,總想找機會陷害太子。

      太子在正月十五晚上觀燈偶遇大舅子韋堅,而韋堅之後又和外將皇甫惟明一起遊道觀,被李林甫說成三人謀反。《長安十二時辰》這部電視劇就是以這個真實的歷史事件為契機,鋪展開一幕驚天動地的"長安保衛戰"。大將王忠嗣因戰爭失利,失去唐玄宗信任,李林甫趁機誣陷,說他是衷心擁護太子的太子黨。就連太子的老丈人被人誣陷,李林甫都要和太子扯上關係。而太子在李林甫的打壓下,也一再低調,過了幾十年低到塵埃裡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菜的習性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