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池神廟位於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南側。1996年山西省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廟宇建築和石碑石刻有重要的文化研究價值。2013年國務院公佈鹽池神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運城鹽池古稱河東鹽池,屬解州管轄,亦稱解池。鹽為人類熟食之主要調味品,其開採受到歷代統治者的高度重視。設專門的官職和部隊管理。運城的地名也因為潞鹽而得名。唐代(777年),天連降暴雨,官民抗災救鹽,鹽業免受損害。時人以神佑之功求帝嘉獎。遂詔賜池神為“寶應靈慶公”,在臥雲崗建“靈慶祠”,“開殿設象”加以奉祀,池神廟由此始建。宋崇寧四年(1105 年),耀州觀察使王仲千在鹽池周圍築護寶長堤,鹽業再獲豐收,宋徽宗詔封安邑、解州兩池之神,東曰“資寶公”,西曰“惠康公”。
大觀二年(1108 年)進爵為王,在安邑、解州兩地分別建祠奉祀。金末,廟字皆毀於兵火。元憲宗三年(1253年) 李德輝奉旨在靈慶祠”廢址上重建神廟,賜號“弘濟”。元仁宗時擴建“弘濟祠”。明洪武初年,再擴建祠廟,正神號為“鹽池之神”。嘉靖十二年(1533年),再擴修增補,廟內現存主體建築多為此時遺構。
池神廟坐北向南,建築依地勢高低錯落建造。最南端臨鹽池處原建有“ 歌薰樓”,稍北有“舜彈琴處”木牌坊。過牌坊繞“日月井”,登六十級臺階,穿“地寶天成”牌坊達“海光樓”。樓後為連三戲臺,戲臺北並列三大殿,兩側配東西廊房。軸線西北側有西道院。現廟內除戲臺、三大殿、東西廊房及西道院等建築儲存外,其餘早毀無存。戲臺坐南向北,面寬七間,進深四椽,單簷懸山頂。臺基高2.5米,中部闢拱形甬道作通道。檯面分三臺可同時酬神演戲。
三大殿為主體建築,形制基本相同,分體並列,中殿稍大,東西二殿略小。皆面寬五間,進深五間,呈方形,重簷歇山琉璃頂,殿四周設迴廊,簷下斗拱華麗,作工精緻講究。殿前設長方形月臺,便於設醮奉祀和遊人賞覽。三殿所奉神之前後有所變化。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前,中殿稍大,東西二殿略小。皆面寬五間,進深五間,星方形,重簷歇山琉璃頂,殿四周設迴廊,簷下鬥棋華麗,作工精緻講究。
殿前設長方形月臺,便於設醮奉祀和遊人賞覽。三殿所奉神之前後有所變化。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 前,中殿奉東西鹽池之神,東殿奉條山、風洞之神;西殿奉忠義武安王之神。後改東殿奉條山之神,西殿奉風洞之神,另於東側建武安王廟獨奉關帝之神。1986年始,運城鹽化局自籌資金,對三大殿進行了重修彩妝,“海光樓”與“歌薰樓”等原有建築恢復重建已列人今後規劃。廟內海光樓遺址處集中儲存有元、明、清歷代碑石40餘通,對研究池神廟的建造史與鹽池開發史均有珍貴的參考價值。現鹽池神廟闢為鹽業博物館,將形象展示運城鹽池的古今演變與開發經歷,隨著運城市區的繁榮發展,這裡將成為人們休閒娛樂和理想的旅遊勝地。
鹽池位於運城市區南側東至安邑西達解州,南靠中條山北臨運城市區,東西長20多公里,南北寬4公里,總面積近90平方公里。
河東鹽池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初,為中國古代發現唯一的一處天然結晶池鹽寶藏。鹽池古屬解州所轄,故又稱解池。關於鹽池的形成,古時相傳,黃帝在此大戰蚩尤,其血化滷遂成鹽池。早在虞舜時,鹽池就被人們發現利用,隋唐之際,人們採用了墾畦澆曬法,潞鹽的產量大大增加,行銷區域“西到陝西甘肅,南過長江,北到東北,東至沿海”,供華夏二十餘州,成為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之一。柳宗元稱之為“國之大寶”。歷代統治者高度重視鹽業開採,在此地設官置府,加強管理。
西漢成帝、東漢章帝、唐太宗李世民及清康熙帝都親臨河東視察過鹽池。自唐代大曆時期在此修建“靈慶祠”始,歷代重修或擴建“鹽池神廟”活動不斷,祈求神靈保佑鹽業豐收。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在鹽池周圍修建護寶長堤,之後元,明、清歷代都相繼修堤補堰,並於池周修築禁牆,以防鹽盜。如今,雖時過境遷,護堤已有損,禁牆已有塌,但斷壁殘垣至今仍不間斷清晰可見。
解放後,鹽池回到人民手中,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利用。1948年設立運城潞鹽管理局,管理鹽業的生產、運銷、緝私、稅收等事務。潞鹽行銷山西47縣、陝西44縣、河南31縣。生產量達23500噸。1956年起鹽池逐漸轉入以無機鹽原料為主,潞鹽生產為輔的階段。1985 年潞鹽生產歷史基本結束。每年僅象徵性生產少量食鹽。1958年7月,由地方國營運城鹽務分局、地方國營運城化工廠、公私合營鴻裕鹽場三家企業合併成立山西運城鹽業化工局,有職工6000餘人,11個生產車間和一個運輸大隊,主要生產原鹽、硫化鹼、工業無水芒硝等多種產品。
鹽池神廟位於山西省運城市鹽湖區南側。1996年山西省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化保護單位。廟宇建築和石碑石刻有重要的文化研究價值。2013年國務院公佈鹽池神廟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運城鹽池古稱河東鹽池,屬解州管轄,亦稱解池。鹽為人類熟食之主要調味品,其開採受到歷代統治者的高度重視。設專門的官職和部隊管理。運城的地名也因為潞鹽而得名。唐代(777年),天連降暴雨,官民抗災救鹽,鹽業免受損害。時人以神佑之功求帝嘉獎。遂詔賜池神為“寶應靈慶公”,在臥雲崗建“靈慶祠”,“開殿設象”加以奉祀,池神廟由此始建。宋崇寧四年(1105 年),耀州觀察使王仲千在鹽池周圍築護寶長堤,鹽業再獲豐收,宋徽宗詔封安邑、解州兩池之神,東曰“資寶公”,西曰“惠康公”。
大觀二年(1108 年)進爵為王,在安邑、解州兩地分別建祠奉祀。金末,廟字皆毀於兵火。元憲宗三年(1253年) 李德輝奉旨在靈慶祠”廢址上重建神廟,賜號“弘濟”。元仁宗時擴建“弘濟祠”。明洪武初年,再擴建祠廟,正神號為“鹽池之神”。嘉靖十二年(1533年),再擴修增補,廟內現存主體建築多為此時遺構。
池神廟坐北向南,建築依地勢高低錯落建造。最南端臨鹽池處原建有“ 歌薰樓”,稍北有“舜彈琴處”木牌坊。過牌坊繞“日月井”,登六十級臺階,穿“地寶天成”牌坊達“海光樓”。樓後為連三戲臺,戲臺北並列三大殿,兩側配東西廊房。軸線西北側有西道院。現廟內除戲臺、三大殿、東西廊房及西道院等建築儲存外,其餘早毀無存。戲臺坐南向北,面寬七間,進深四椽,單簷懸山頂。臺基高2.5米,中部闢拱形甬道作通道。檯面分三臺可同時酬神演戲。
三大殿為主體建築,形制基本相同,分體並列,中殿稍大,東西二殿略小。皆面寬五間,進深五間,呈方形,重簷歇山琉璃頂,殿四周設迴廊,簷下斗拱華麗,作工精緻講究。殿前設長方形月臺,便於設醮奉祀和遊人賞覽。三殿所奉神之前後有所變化。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前,中殿稍大,東西二殿略小。皆面寬五間,進深五間,星方形,重簷歇山琉璃頂,殿四周設迴廊,簷下鬥棋華麗,作工精緻講究。
殿前設長方形月臺,便於設醮奉祀和遊人賞覽。三殿所奉神之前後有所變化。明萬曆十九年(1591年) 前,中殿奉東西鹽池之神,東殿奉條山、風洞之神;西殿奉忠義武安王之神。後改東殿奉條山之神,西殿奉風洞之神,另於東側建武安王廟獨奉關帝之神。1986年始,運城鹽化局自籌資金,對三大殿進行了重修彩妝,“海光樓”與“歌薰樓”等原有建築恢復重建已列人今後規劃。廟內海光樓遺址處集中儲存有元、明、清歷代碑石40餘通,對研究池神廟的建造史與鹽池開發史均有珍貴的參考價值。現鹽池神廟闢為鹽業博物館,將形象展示運城鹽池的古今演變與開發經歷,隨著運城市區的繁榮發展,這裡將成為人們休閒娛樂和理想的旅遊勝地。
鹽池位於運城市區南側東至安邑西達解州,南靠中條山北臨運城市區,東西長20多公里,南北寬4公里,總面積近90平方公里。
河東鹽池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初,為中國古代發現唯一的一處天然結晶池鹽寶藏。鹽池古屬解州所轄,故又稱解池。關於鹽池的形成,古時相傳,黃帝在此大戰蚩尤,其血化滷遂成鹽池。早在虞舜時,鹽池就被人們發現利用,隋唐之際,人們採用了墾畦澆曬法,潞鹽的產量大大增加,行銷區域“西到陝西甘肅,南過長江,北到東北,東至沿海”,供華夏二十餘州,成為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之一。柳宗元稱之為“國之大寶”。歷代統治者高度重視鹽業開採,在此地設官置府,加強管理。
西漢成帝、東漢章帝、唐太宗李世民及清康熙帝都親臨河東視察過鹽池。自唐代大曆時期在此修建“靈慶祠”始,歷代重修或擴建“鹽池神廟”活動不斷,祈求神靈保佑鹽業豐收。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在鹽池周圍修建護寶長堤,之後元,明、清歷代都相繼修堤補堰,並於池周修築禁牆,以防鹽盜。如今,雖時過境遷,護堤已有損,禁牆已有塌,但斷壁殘垣至今仍不間斷清晰可見。
解放後,鹽池回到人民手中,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利用。1948年設立運城潞鹽管理局,管理鹽業的生產、運銷、緝私、稅收等事務。潞鹽行銷山西47縣、陝西44縣、河南31縣。生產量達23500噸。1956年起鹽池逐漸轉入以無機鹽原料為主,潞鹽生產為輔的階段。1985 年潞鹽生產歷史基本結束。每年僅象徵性生產少量食鹽。1958年7月,由地方國營運城鹽務分局、地方國營運城化工廠、公私合營鴻裕鹽場三家企業合併成立山西運城鹽業化工局,有職工6000餘人,11個生產車間和一個運輸大隊,主要生產原鹽、硫化鹼、工業無水芒硝等多種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