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作用 從其中分出的倍半萜r-內酯,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在體外有抑制作用。 性味歸經 味苦;微甘;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利溼,涼血止血。主腫熱咳嗽,咽喉腫痛,溼熱黃疸,熱痢,淋病,風溼痺痛,吐血,咯血,外傷出血,疥瘌惡瘡。 傳統附方 治惡癩疾,遍體面目有瘡者: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曲及米,一如釀酒法,候熟稍稍飲之。(《僧深集方》) 臨床應用 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取白蒿鮮草2兩或幹品1兩,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劑,5~7日為一療程;或製成沖劑及片劑服用。 共治100例,顯效(3天內達臨床治癒)70例,有效(4~7天內達臨床治癒)23例,治癒率為93%。據部分病例觀察,服藥後體溫恢復正常平均1。35天,便次恢復正常2。12天,腹痛消失1。55天,裡急後重消失1。68天;大便鏡檢恢復正常及細菌轉陰平均時間分別為3。 02天和5。65天。療效似較黃連、痢特靈、合黴素等為高。沖劑、片劑療效似較煎劑為差。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加倍;或搗汁;或研末。 各家論述 1。《本經》:主五藏邪氣,風寒溼痺,補中益氣,長毛髮令黑,療心懸少食常飢。 2。孟詵:搗汁去熱黃及心痛。葉幹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飲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燒灰淋煎治淋瀝疾。 。
藥理作用 從其中分出的倍半萜r-內酯,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在體外有抑制作用。 性味歸經 味苦;微甘;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利溼,涼血止血。主腫熱咳嗽,咽喉腫痛,溼熱黃疸,熱痢,淋病,風溼痺痛,吐血,咯血,外傷出血,疥瘌惡瘡。 傳統附方 治惡癩疾,遍體面目有瘡者:白艾蒿十束如升大,煮取汁,以曲及米,一如釀酒法,候熟稍稍飲之。(《僧深集方》) 臨床應用 治療急性細菌性痢疾:取白蒿鮮草2兩或幹品1兩,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劑,5~7日為一療程;或製成沖劑及片劑服用。 共治100例,顯效(3天內達臨床治癒)70例,有效(4~7天內達臨床治癒)23例,治癒率為93%。據部分病例觀察,服藥後體溫恢復正常平均1。35天,便次恢復正常2。12天,腹痛消失1。55天,裡急後重消失1。68天;大便鏡檢恢復正常及細菌轉陰平均時間分別為3。 02天和5。65天。療效似較黃連、痢特靈、合黴素等為高。沖劑、片劑療效似較煎劑為差。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鮮品加倍;或搗汁;或研末。 各家論述 1。《本經》:主五藏邪氣,風寒溼痺,補中益氣,長毛髮令黑,療心懸少食常飢。 2。孟詵:搗汁去熱黃及心痛。葉幹為末,夏日暴水痢,以米飲和一匙,空腹服之。又燒灰淋煎治淋瀝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