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果你遇到這麼一件事:爸媽離婚,孩子從小跟爸爸生活,孩子爸覺得對孩子有所虧欠所以基本對孩子有求必應,做錯事了也捨不得說她,慢慢孩子會頂嘴,甚至對長輩也是出言不遜,說完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似得……而且覺得自己沒做錯(還偷偷拿過家裡老人的錢兩千左右)後來被發現對於這件事也是沒有得到懲罰……如果是你的孩子,你會怎麼做?

8
回覆列表
  • 1 # 閆為心聲

    離異家庭子女教育,確實是一大難題!不教育、不當教育、不及時教育,都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極大影響!

    問題中熊孩子之所以這樣,原因是很多的!很多人會怪爸爸教育不到位,因為“子不教父之過”;也有人會怪媽媽,即使離婚了,對孩子的教育也有其一份責任;還有人會說,爺爺奶奶也有責任。這裡就不說了,咱們談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1.孩子都是最好的,什麼時候都不能放棄對孩子的愛!請看下面這組對話:

    兒子:爸爸(媽媽),你愛我嗎?

    爸爸(媽媽):愛!

    兒子:如果,我犯了錯,你還愛我嗎?

    爸爸(媽媽):如果你犯了錯,我依然愛你。

    兒子:為什麼啊?

    爸爸(媽媽):因為你是我孩子啊!

    孩子的成長,就好比種莊稼,他會遭遇風雨,他會長草生蟲。作為父母,就是該施肥的時候施肥,該除草的時候除草,該除蟲的時候除蟲!

    我們允許孩子犯錯誤,接納孩子的一切,讓他始終感受到愛。因為,愛,是孩子改變的動力;愛,是孩子成長的源泉。但這個愛可不是溺愛!

    2.更好的愛,不僅僅是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更主要的是言傳身教和離場教育!問題中,爸爸無需愧疚,當他給予孩子正確、及時、得當的教育,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明顯,他沒有做到這一點!

    家庭教育中有這樣一種說法,孩子是影印件,父母是原件,影印件出了問題,應該到原件上找原因。如果我是這位父親,我會怎麼做?

    首先,做好榜樣!孩子越來越大的時候,自己的判斷力、感知力會越強,換言之,就會越來越有自己的主見!這個時候,多身教少言傳!做給他看,榜樣的力量是無限的!說的越多,反而會讓他煩!

    你想讓他讀書,就在家裡擺滿各式各樣的書,自己先讀。如果不讓他玩手機,自己平常的時候,就不要總捧個手機看。想讓他聽爺爺奶奶的話,自己平時就不要和父母頂嘴。還記得央視《給媽媽洗腳》的公益廣告嗎?父母,永遠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其次,愛與規則兩手抓!愛不是被規則所束縛,恰恰是被規則所保護!記得有這麼一句俗語:“小樹不修不直溜,孩子不打哏啾啾”。這到不是提倡打孩子,而是要及時、正面的管教!

    “李天一案”轟動一時,如果李老能及時糾正李天一的錯誤,不至於發生後面人神共憤的事件!愛孩子,就要讓他知道什麼是規則,什麼是底線!問題中,他今天敢在家偷爺爺奶奶的錢,明天他就敢在外面偷!這位父親需要警醒了!

    個人觀點,三四歲以前,觸碰底線就要打!七歲以前,要少打!之後,真的是儘可能不要打了!當今社會的父母,要學習正確教育之法,比如《正面管教》,會讓我們學到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

    最後談一點離場教育。問題中父親可能存在因為工作,而放鬆對孩子的教育。父母離婚,母親自然少了對孩子的直接教育!所以,這對父母都要做好離場教育!

    離婚,不是不教育、不當教育、不及時教育的藉口。要知道有兩件事不能等,一件是孝敬父母不能等,不要“子欲養而親不待”才後悔!另一件就是教育孩子不能等,有一個“李天一”就夠了!

  • 2 # 寧宇與麥豆

    與其說“修理”孩子,不如說應該好好“修理”一下孩子的父親。因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行為很大程度都是父母在日常教養過程的縱容和引導不夠導致的。

    離婚的傷害都是無形的,很多離異父母常犯的錯誤就是“報復性補償”。就如本題所言,孩子是離婚的受害者,為了讓孩子更自由和快樂的成長,父母在養育過程中往往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嚴格會成為孩子新的傷害,以致於在管教過程中畏手畏腳。終究讓孩子把父母的良苦用心當做跟父母討價還價的籌碼。

    “子不教父之過”,孩子在小時候都會隨口吟唱的話語。雖然是離異單親家庭,但是在孩子教養方面,嚴格、知禮是一樣的。“慣子如殺子”,任何時候,都不應該被區別對待。

    對孩子的情感補償主要還是心理的補償。做父母的要多陪伴孩子,陪他共同成長,對於單親家庭尤其重要。適量金錢物質的滿足有助於提高孩子自信心,過度滿足就是扭曲孩子的價值觀。做父母的不要偏離方向,把物質的滿足作為對孩子最大的補償。

    孩子犯了錯,適當懲戒是合適的。但是不要打罵,體罰。如果跟孩子溝通以後,還是還是不能主動糾錯,我建議還是要去看心理醫生,在心理醫生幫助下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直至建立新的,健康的價值觀。

  • 3 # 艾莉ellie育兒

    從題主的問題描述中可以獲取如下資訊:

    1.題主認為孩子出現了不良行為:頂嘴、對長輩出言不遜、偷拿長輩的錢、死不認錯。

    2.題主認為孩子的爸爸對孩子有求必應的不當教養方式鑄就了問題孩子

    3.題主希望獲得解決辦法

    綜上,我將從三方面來回答題主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談談孩子出現的不良行為:

    A. 孩子愛頂嘴:不是孩子變壞了,而是他們成長中的必經階段。隨著孩子的獨立意識不斷增強,他們渴望長大渴望獨立和自由,討厭一切束縛,當親子意見不合時,孩子會用頂嘴來反抗,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家長無法忍受孩子頂嘴行為大多是“控制慾”在作祟。所以,遇到孩子頂嘴,不妨先告訴自己:“正常的。”然後再想想,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B. 孩子對長輩出言不遜:孩子都是照著家長有樣學樣,當孩子出現對長輩不尊重的行為時,父母首先應檢索自己平時的行為是否為孩子做好了榜樣。平時和長輩說話的時候,是不是習慣性地頤指氣使?是不是經常當著孩子的面和老人頂嘴、吵架等? 此外,父母要反思自己的教養方式,如果家長過於溺愛孩子,教育孩子時沒原則沒底線,那孩子在長輩面前也很難有「界限感」。自然難以做到尊重長輩。

    C. 偷拿錢只是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家長需要分析判斷: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是什麼,為什麼偷拿錢?零用錢不夠還是自控有限等等?

    D. 關於孩子死不認錯:心理學認為,人一生都在追求價值感和歸屬感。孩子通過得到認可,得到接納來獲取。 比如平時父母如果批評孩子:"你不聽話,不是個好孩子!",孩子往往會很生氣,會反駁"不對,我是個好孩子",這是因為家長否定了孩子的"價值",而孩子的行為就是為了維護自我。 "認錯",就是“承認自己做得不對,不好"。有的孩子會因此有一種挫敗的感覺和錯誤的信念,他們認為認錯是不好的,所以死不認錯。

    而這樣的信念大部分都是從家庭中習得的,往往源於家長無法接納"犯錯、不完美",家長內心深處,認為"做錯事就是不好的人",他們自己也很難做到承認錯誤或失敗。

    其次我們來談談孩子爸爸的教育方式:

    爸爸覺得對孩子有虧欠的心情可以理解,但爸爸需要清楚:離異不是溺愛孩子的理由。

    美國埃利斯博士在《單親家庭》一書中寫道的內容:“影響離異家庭子女正常發展的因素很多,缺少父親或母親似乎是最次要的一個因素之一。缺少父母所產生的一切問題,都可以歸結為管教問題。可見離異家庭這種家庭形式本身不會對子女產生不利影響,關鍵在於家庭親子互動是否暢通。”

    爸爸因離異而感到內疚,過度補償心理驅使他對孩子有求必應,看起來是對孩子寵愛有加,實則是對孩子的再次傷害。孩子不但因父親的“軟弱”而感受不到父親的存在、關愛和照顧,反而使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索取、缺乏界限感和同理心,不尊重父母,不懂得感恩,也無視倫理道德。溺愛便成了是毀滅性的愛,它會壓制和破壞孩子的內心成長。這不是真正的愛。

    最後我們來談談怎麼解決問題:

    顯然,家長不當的教養方式誘發了孩子的不良行為,不恰當的糾正方式強化了不良行為。

    所以要糾正孩子的問題關鍵是要改善家長不恰當的教養方式。

    首先家長應該多和孩子溝通讓孩子正確認識父母離異的事實。

    多關心孩子的精神世界,默默關注、避免言語衝突,用真誠的陪伴和引導,獲得孩子內心真實的接納和認同。

    其次要重建父親尊嚴,寬嚴有度,學會對孩子說不。設立規則和邊界,明確哪些合理需求可被滿足,限制哪些行為是不可以的,比如對長輩無禮,撒謊,約定獎懲措施,並嚴格遵守。

    除此之外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信任、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讓孩子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與孩子相關的事要聽取孩子的意見,使孩子有機會體驗成人的責任感和獲得成就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八零九零後,你們聽了那麼多歌,你們認為港臺和內地最有代表性的歌手是誰,或者你們最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