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暖心理
-
2 # 青音約
心理疾病是有心理原因,環境原因,也有生理原因,而自責這種心理狀況,是誰都會有的,肯定不是心理疾病,正視這個問題很關鍵,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壓力。
我們做錯事了,會自責,但是你說的別人說話一生氣,你就會自責,是怎麼回事呢?因為你把別人生氣的語氣,等同了因為你做的不好,做錯了,人家才會生氣,所以你會自責會難受。但是這麼看這個思維鏈條是正確合理的麼?每個人的情緒都有原因,原因是複雜的,不是單純是你的原因。可能和你說話前,她剛因為別的工作捱了罵,你就恰好和她說工作,她態度肯定不好,俗話說不就是撞槍口上了麼?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別人一點點的氣憤,你就自責。
說了客觀原因,再說你的原因。總的來說,容易自責可能就是有些低自尊,自我評價偏低,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缺少主見等,都是低自尊可能導致的問題。任何人都需要客觀的評價自己,然後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自尊心,不是說低自尊就多麼的差,都是一個過程。重要的在於,你要正確認識自己,不斷理性分析問題,客觀的看待問題。可以透過不斷的嘗試,建立成長型思維,即使錯了也要嘗試,嘗試的多了你就真正自己自己是誰了,這也就是自尊。提升自尊心對於提升幸福感很重要的,會解決你很多諸如無端自責這樣的困擾。
-
3 # 尖斌卡引就是我
誰都會說錯話,避免說錯話的方式只有一個:不要急於發言,不能不懂裝懂。生活中遇到不明白就問,在對方沒有清楚明確表達意向前不做任何猜測。下次如果遇到對方生氣這種情況,你就直接問她為什麼。多聽少說,不要頻繁解釋自己。如此反覆,經歷過幾次你就有長進了。不怕說錯話哦,交際能力是鍛煉出來的。少點自責,徒增煩惱。他人的心思不是猜不得,而是不好猜,猜來猜去勞神費心。社會生活中,可以做一個像白紙一樣乾淨的人,能言善道的人有著七竅心,可惜你我都不是那樣的大神啊。而且你可能是缺愛,缺乏自信,不懂察言觀色。想跟人交流,但又羞於表達自己。我不知道你的年齡,所以不好猜測你的經歷。如果你是未成年,我希望你能好好讀書,多跟同齡人溝通。不要急於長大,無憂無慮的過日子。如果你已成年或者參加工作,那就有點稚氣未脫了。不要過於在意別人的言行舉止,有些人只是想從你身上找點樂子罷了。人與人的關係可以分很多類,每一種都有不同的交往模式。遇到不同的人,說話的方式就得隨之改變。你把握好自己的初心,心中無傷人害人的惡念,言語上無想要打壓抨擊別人的想法,做一個善良的人就好。多做一些能提升自己本領的事情,社會發展需要有能力的人來推進。而且有能力的人說錯話,別人會主動給臺階下。
-
4 # 塗山愛愛
不是啊,這是一種性格特質,你和我一樣。
有些人總是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推,從不反省自我,從來只認為是別人錯了,這是和我們恰恰相反的。相比這種,我認為這種才是錯誤,是從根本上的錯誤。
我們的總把錯誤歸結於自己身上的品質是很好的,但是過於自我反省就不是正確的了
所有事情都不會是一個人的責任,即使是有自身的錯誤,也只要反省到自己到底哪裡錯了,自己的責任就行了,把錯誤全部歸咎於自身只會讓自己更加鬱悶,不開心。久而久之只會讓自己自卑,對事情更加不自信。遇到其它的事情也更容易讓自己把本不屬於自己的責任歸結於自己。
這樣的話,不僅對自己的心裡更加沉重,不利於自己的心理和心情,也讓本應該承擔責任的人只會變本加厲,推卸責任。讓自己只會被不承擔責任的人欺負。
我們不是有心理疾病,而是太善良了,遇到事情願意從自身找原因,我們不會推卸責任。
所以,我們以後遇到事情應該從事情本質看看,到底是誰的責任,即使有自身的責任,自身責任佔多少,自己承擔多少責任就夠了,
他人有多少責任,別人應該承擔多少責任。如果我們責任更大,那麼我們承擔我們應有的責任就好了,多的責任一概不負,他人推卸給我們的責任一概不負,管他呢,不要以為我們平時善良善解人意,總是認為自我反省就欺負我們,告訴他們,我們不是可以欺負的
我們這樣的人,做好自己該做的就行了,有的時候明明不是我們的錯,就不用管他,明明是別人錯了沒有理由怪我們。
因此,以後我們遇事客觀的分析就行了,分析錯在誰,錯在他人就和他講道理,不聽你講道理就不用理他了,不講道理的人有什麼必要去理會。對別人過分寬容只會讓他囂張,不會讓他懂得你的寬容之心。
祝你開心,寬容的都是懂得你的人,值得你寬容的人,
-
5 # 1一切都未知
這個不是病,是你的自尊心在作祟,你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很嚴格的人,做什麼都小心謹慎,生怕出點差錯,生怕自己傷到別人,是個懂的照顧別人情緒的人。其實別人並沒有在意你說什麼,只是你的自尊心在作祟而已。很多時候,我們很難做到不被別人的眼光所影響,我們只能學著慢慢改變自己,讓自己不必太過於在意那麼多。
回覆列表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你的這種表現是屬於內疚感過強。從精神分析的客體關係學派理論方面去做探討一定能夠從你童年時期與父母的溝通模式中找到答案的。
一個人總是把所有責任往自己身上攬,總認為壞的結果都是因為自己的過錯造成的。這種內疚感的形成與母親的教養方式有密切關係,比如一個母親經常對自己的孩子說:“我怎麼怎麼……都是為了你,你卻不怎麼怎麼……這對得起我嗎?”。“我不離婚都是因為你,你還不給我好好學習,你說你有沒良心啊……”等等類似指責與抱怨的話。
或者一個孩子如果做什麼事都被家長大聲指責是錯的,那麼這個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很沒用,無論說什麼做什麼都是錯的,長大以後也就會很容易產生內疚感。還有一種就是父母和其他長輩對這個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而這個孩子無論怎麼努力也達不到家人的要求,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還喋喋不休的抱怨訓斥孩子,說什麼我們為了讓你不耽誤上學,什麼活也不讓你幹,還讓你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可是你卻只考了個~名,太對不起我們了……這時孩子的內心就會充滿了內疚感,覺得都是自己不好辜負了父母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