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rX說
-
2 # 梧淨天擇
能把科研論文發表在《Nature》上,是科研工作者畢生的追求,他們做到了。
好不容易找到了這篇《Nature》原文,大概掃了兩遍,原文基本涵蓋了廣州譚醫生被跨省抓捕、律師的擔心、藥監部門的反應和藥酒企業的迴應。
一、新聞標題“以偏概全”什麼是“以偏概全”?就是想證明一個觀點,以個別的例子或者特殊的情形,強行代表整體。
這裡的整體就是“傳統醫藥”,通俗來講就是“中藥”;
這個特殊的例子就是“鴻毛藥酒”。
標題中作者用的是“traditional medicine”,份量太重了,開始我以為是作者由於文化差異不知道如何用英文表達“鴻毛藥酒”,但是看完全文我發現我錯了,作者很清楚地用了“Hongmao liquor”來表述此藥酒。
單從中藥的劑型來講,常用的就包括湯劑、丸劑、酒劑、膏劑等20多種,“鴻毛藥酒”只是酒劑中的一種,不能代表酒劑,更不能代表中藥。
因此只從標題來看,受到質疑的首先是中藥,而不是“鴻毛藥酒”;中藥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同疾病鬥爭中汲取的智慧結晶,不能因為一個特例就遭遇如此質疑。
二、藥品監管部門可以做得更好文中提到,
【1】藥品監管部門要求藥酒企業報告5年來的不良反應情況;
對此,我有點不理解,藥品的不良反應記錄到底在誰的手裡?如果我服用一個普通的感冒藥,出現不良反應,向誰報告或者如何報告?
【2】藥品監管部門要求藥酒企業對安全性和有效性作出解釋;
安全性很難解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動物實驗來驗證;藥品監管部門可以組織有資質的機構,購買一批大鼠或小鼠,先做急性毒性,不到一個月結果就會出來。以這種方式,階段性的向公眾作出解釋,打消公眾的擔憂。
【3】該藥酒於2003年被批准為非處方藥;
這句話也很有份量,就好像前一個英語老師辭職了,當時他教學生“Apple”是香蕉,如果繼任的英語老師不及時糾正,反而振振有詞:那跟我無關,是前一個英語老師教的。
我想學生的家長會怒火中燒。
三、眾說紛紜、兼聽則明我刻意搜尋了一下原文作者的其它文章,發現他對中國和日本的科技非常關注,這也是好事,時刻提醒我們要自力更生、奮發圖強。
-
3 # 秀春說健康
我覺得這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都不算事兒。鴻茅藥酒超出廣告宣傳範疇,狂轟濫炸做宣傳,人們買的多,出現問題也多,療效好不好,大家試過就知道了。所以即便沒有醫生站出來說話,也會面臨最後砸自己的招牌。
他們是不怕把事兒鬧大,覺得這樣可以讓更多人知道這個品牌。
可是人們的眼睛是雪亮的,國家監管部門也不是吃素的,我們國家在保護品牌的過程中,也不會放任自流。網路時代,我們有更多瞭解真像的渠道和機會。真得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只有誠信,才是企業或者個人能夠長期穩定發展的立足之本。
我們現在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杜絕類似問題出現,真正的民族品牌,禁得起大浪淘沙。這也叫重新洗牌,針對問題,制定整改措施。為得是讓我們國家的企業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
這在每個國家都會發生,沒啥大不了的,我們也不用大驚小怪。
國家之間的交流交往越多,他們也會抓取新聞,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我們發展的不好,別人反倒懶得關注你。
希望我們國家更加強大富強,到時候小事兒也會被別的國家當大新聞來播的。
淡定,淡定……
十幾天前,“鴻茅藥酒”因“跨省抓捕”變得人盡皆知。4月26日,Nature官網釋出文章《中國醫生因批評傳統醫學被判入獄三個月》,就近期醫生吐槽“鴻茅藥酒”被跨省抓捕事件進行報道。文中特別提到:律師和醫生擔心,該案可能會讓關於傳統療法的科學辯論陷入沉默。
回覆列表
鴻茅藥酒登上Nature,主要的槽點在於:
“律師和醫生擔心,該案可能會讓關於傳統療法的科學辯論陷入沉默。”
很久以前我就預言,鴻茅藥酒這一次搞得有點大。本來這個醫生髮布的內容沒什麼人關注,這樣一個跨省逮捕,反而讓整個醫療圈和自媒體圈人心惶惶。生怕自己的一點言論就惹怒了酒廠,一旦有機會必須大力聲援被捕的醫生同行。
目前鴻茅藥酒,剛開始還沉默應對,但是現在業界已經普遍唱衰,廠家不僅加速撤下廣告,還不得不面對各處的質疑。雖然是地方的納稅大戶,雖然給經銷商提供了高額的利潤,雖然用廣告費供養者許多電視臺,但是面對鋪天蓋地的負面因素,曾經的合作伙伴也不得不看清形式。
但是這次的事件並沒有那麼簡單。“藥酒”讓國外媒體覺得,醫生在闡述科學觀點時需要有所顧忌。比如可以寫某種治療方法無效,但不能攻擊某特定品牌的產品。而某些保健品,只要抱著傳統中醫的大腿,就可以高枕無憂。——質疑我,就是質疑中國傳統醫學,就是質疑中國傳統。
殊不知現代醫學的觀念就是鼓勵爭議,連官方的治療指南都是經常變化和調整,藥物只要發現副作用,立刻停用;發現效果不佳,立刻修改說明書。醫學是高速發展,不斷變化的學科,中醫和中藥的理念也在不斷髮展進步,“傳統”兩個字,在醫學上,並不好用。有效就是有效,無效就是無效,不要往中醫和西醫之爭上靠,患者只需要有效的藥物,不管是中藥還是西藥,甚至保健藥。
其次要知道,說醫學就逃不開藥物,藥廠從根本上來說還是企業,不會做不掙錢的事。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醫學也從來不能與商業完全的脫離開。產業鏈的轉型似乎才是最值得思考的問題。我們最不想見到的,一出鬧劇,繞了個圈,這個藥酒明天再以別的名字和形式出現。
中國的醫學近幾十年來飛速發展,許多領域已經棲身世界前列。近年來,中國已經引領了世界的開放,那麼在醫學上,我們也應該用開放的眼光。
我們不怕犯錯,但絕不能藏著掖著。
這才是開放的中國態度,中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