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星816

    六經,即太陽經,陽明經,少陽經,太陰經,少陰經,厥陰經的合稱,在古代臨床上多用六經的名稱及其所表現的證侯特點來說明疾病部位的深淺(表裡)和疾病發展的階段,作為診治急性熱病(廣義傷寒)時辯證論治的綱領,即“六經辯證”。新星.淺談中醫(傷寒)“六經”辯治。✌

  • 2 # 王松中醫玄

    說實的,六經是一,其二是一陰一陽一十二經,相生相對,人體小宇宙,病好象衛星一樣都有他的軌跡,都有他的個性。

  • 3 # 禺梵

    六經,這個是基本的認識論,也是方法論,二者是統一在一起的。

    如果只有解釋,而無法指導診斷,那麼其意義是不大的。

    作為一個客觀的認識,古代的解剖和對於生理的認識是遠不如現代的。但是在其特定條件之下,形成了六經辯證之體系。

    按照胡希恕大師的觀點,陰陽合上表、裡和半表半里,這樣就是六經。

    從胡先生的臨床效果來看,這種認識來指導臨床效果是很顯著的。那位覺得自己可以超過胡先生的可以出來辯一辯。

  • 4 # 本草園外

    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應該是《傷寒論》中的“六經辨證”是怎麼形成的?

    一、《傷寒論》中的六經早已存在

    傷寒論中的六經,三陰指的是太陰、少陰、厥陰,三陽指的是陽明、太陽、少陽。在中國最古老的醫學著作《黃帝內經》素問和靈素中,都有介紹,包含執行方向,氣血的多寡、病症及治療等。六經是人體本身早已存在的,也許是遠古時代黃帝發現的,也許是岐伯,也許其他人。

    二、《傷寒論》的背景

    《傷寒論》是東漢名醫張仲景所著,張仲景的家族本來是個大族,人口曾多達二百餘人。但自從建安初年以來,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患疫症而死亡,其中死於傷寒者竟佔十分之七。

    悲痛萬分的張仲景翻閱經典《黃帝內經》《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湯液經法》等,並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撰寫了《傷寒論雜病論》,為的是戰勝瘟疫,拯救百姓。

    三、《傷寒論》六經辨證的形成

    《傷寒論》實際上就是一部《傷寒病臨床診治指南》,與現在的高血壓、糖尿病臨床診治指南類似,告訴其他的醫生,傷寒病應該怎樣診斷,處方,遇到錯誤治療的又該怎麼治療,用什麼藥物,注意哪些禁忌。

    張仲景在傷寒病的治療過程中,發現這個病會按照六經傳變,通常先是太陽,然後陽明,少陽,三陰,有的病人,七天傳一圈後就自愈了,也有的再傳一遍,還有的,傳到某一經就不傳了。

    張仲景就採用六經來總括傷寒病的各種情況,分為:太陽病,陽明病,少陽病,太陰病,厥陰病,少陰病。

    根據脈像,發病部位,症狀,病人感覺,確定為哪一經的病?根據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等,確定用什麼方劑,

    就是說按照他的這一套完整的六經辨證方法,就能診斷清楚疾病的階段狀況,用什麼方,自然就藥到病除。後人又總結出了,四診八綱。

    傷寒名家胡希恕說過,辨證的尖端就是方證。就是根據四診辨證到最後,是桂枝湯證,還是麻黃湯證,還是麻黃細辛湯證?方與證合一,那麼這套方法是誰教的?就是傷寒論教的。

    雖然中醫裡也有氣血辨證,三焦辨證,臟腑辨證等,但傷寒論是最系統的。

    可惜的是,這本指路明燈,在後人保管和整理中,出現了錯簡,漏簡,不然可以少走多少彎路,錯路。

    四、《傷寒論》的六經辨證是否只是適合傷寒病?

    六經辨證是在傷寒病的診治過程中形成的,但是依然可以用於許多不同疾病的診治,溫病,雜病,溫病的傳變與傷寒不同,但是王孟英等溫病大家,在治療中也經常用的六經辨證理論和傷寒論中的方劑。

    六經是客觀存在的,六經辨證是系統的理法方藥,傷寒論裡有完備嚴謹的經典方。

    五、《傷寒論》的六經辨證是否適用現代?

    雖然歷史久遠,但是人體六經沒有改變,六經辨證是方法論,依然有用,有人說:"有是證用是方",這句話也許對,也許不對,但高明的醫生,在複雜病情中會從《傷寒論》找到證找到方,加減化裁。用於現代疾病的治療,也許效果還不錯呢。

  • 5 # 木樓涵真

    六經是人體本有的生理氣化現象,是古人在長期對人的生命活動進行研究體察的基礎上發現、總結出來的人體氣化生理活動之一。從《黃帝內經》到《傷寒雜病論》乃至後世的許多中醫學經典著作,都對人體生命活動的氣化生理現象進行了很多很深的觀察和研究,總結了一系列的中醫學基礎理論和相應的治療調整方法和策略。

    其實不但六經,十二經,奇經八脈、一些經外奇穴,祝由術等中醫基礎的很多東西,都是古代前賢大德們透過自身感應天地大化執行,體察自身氣血流通等的現象後進行的深刻總結歸納,中醫學就是這樣形成的。包括我們蘊含無限生命力的中國傳統文化,其深層核心就是基於人對自身生命和天地、萬物聯絡的觀察總結得出的既有感性,又有深刻理性的事物深層規律。中國文化之所以具有如此綿延不絕的生命力,蘊含不斷自我革新的內在機理,也同樣是由於此。因為相對西方文化來說,它研究的不單純是事物的有形可見部分,研究物質世界的剛體特性和關聯,更深入到了物質世界的內部源頭,跨越了有無的界限,形成了完整的世界觀。

    近代西風東漸,西方著重物質剛體特性研究的學術顯出對於人們生產生活便利的極大促進,科學由此而誕生。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所稱的奇技淫巧其實也是人們對所處世界的觀察研究和積極應用,一概否定當然是偏頗的。新文化運動以來,西方文化逐漸成為社會主流價值觀,雖然矯枉過正,但也從另一方面彌補了中國傳統文化積久的偏頗,內外雙向合同並進的學術研究必將會為中醫,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更新發展帶來可喜的成果。如江西中醫藥大學正在進行的“中醫內証體察學”的設立,既有人自身內向體察研究的方向,又有現代高新科技手段的助力,相信一定會是很有價值和收穫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才能和機遇哪個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