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ongseacui
-
2 # 白菜網文之家
研討會?
教研活動?
如果是教研活動,那是校級公開課還是?如果是校級公開課,那肯定是要先安排人上課,中心線會安排其他學校老師來聽課,然後評課。
如果是縣級的,那規模就不較大了。承辦學校一般都是大型學校。
-
3 # 小美的的日常生活
大家好,關於教師研討會的問題,我覺得教師研討會不光是城市的教師的研討會,那鄉村老師城鎮老師都應該被納入裡面,一定不要落了鄉村老師的重要性,研討會呈現的氣氛不一定非得是嚴肅的,可以活躍氣氛,大家積極討論,踴躍發言,鄉村老師可以多多的闡述自己的觀點。把鄉村的教學優點缺點都互相交流交流,謝謝大家。
-
4 # 娛樂涼小貓
昨天剛在合肥吹點小牛,回家就被點了要回答這個問題 ——
我也不知道高校為什麼要去開MOOC,估計領導們誰跟誰都想得不一樣,這個怎麼說得清楚呵呵……
我為什麼要開MOOC —— 因為何欽銘老師攛掇我開的,他保證說跟我一起開,一人教一半,我想想那還可以玩玩,就玩玩啦…… 最主要的原因是天生喜歡上課,而且對自己上課的本事還略有自信。這把年紀已經不打算去評院士了哈哈……那乾點什麼好玩的呢?^_^
當然,工作量必須在顧慮之列。我們是眼看著翁愷老師自己架了部相機就丟出來一門又一門課,看上去也不累,主要是挺好玩的…… 所以最終從心動變成了行動,決定也玩一下~~~ 所有事情:從PPT全部重新做,到設計內容、提問、討論、題目、情節、鏡頭,到最後的一幀一幀的剪輯合成,全部自己做出來,對於技術宅難道不是忒開心的一件事情嗎?^_^
很多人問累不累?那你問問那些通宵打遊戲的人累不累?這個跟打遊戲有什麼本質區別咩…… 或許是有的:打遊戲有負罪感,做MOOC沒有啦!Y^_^Y
-
5 # Lily職業發展教練
某研討會現場A:距離會議開始已經1個半小時,某領導還在唾沫橫飛控訴著公司的現狀、老闆的風格、機制的不健全,孜孜不倦的講述著各種精彩的故事,引起了好幾個的共鳴,最後演變成了集體大聲討的局面,早偏離會議的中心話題,而會議的主導人陷入失控的尷尬。開會之前明明有一個明確的主題,也很確定希望透過研討會達成一個什麼樣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個局面呢?
某研討會現場B:會議現場一片安靜,各自低頭看電腦螢幕、手機又或者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假裝認真的聽取會議精神。持續2個小時,也僅有3位領導發了言,其他人只是低頭點頭,本想開個研討會聽聽大家的想法,卻不得草草收場。
開放的研討會是“群體創造”非常有價值的工具,可是會發現在企業內部很多研討會最終流於形式。看似簡單,一個主持人丟擲幾個問題,一幫人拿著大白紙和彩筆塗塗畫畫。事實是主導任一場看似流程都很熟悉的研討會都需經過認真的套路設計。
What?還需要設計?大概有些小夥伴不以為然,認為自己看過別人做一遍也完全可以hold住場面。無非是用開放空間、懸掛地圖、世界咖啡、引導會議、頭腦風暴等等方式。可是為什麼同樣的工具、同樣的流程,不同的人去呈現做出的效果完全不一樣呢?
受過專業訓練的主導人,除能夠基於群眾智商設計研討流程,更擅 長引導現場人員參與研討,呈現一場高質量流動對話。
研討會的價值不在於拉一幫人聚在一起說一說、畫一畫,而是基於研討主題的成果導向,全員參與貢獻想法,是群體智商、創造力的呈現。
今天暫不分享技術流程問題,在企業內部作為管理者、專案主導者如何可以讓研討會更有效呢?
1
大部分企業內部研討會發起人都認為只要發個通知、準備個會議室、拉一票人進入會議按照議程討論即可,結果卻差強人意。場域的建設將研討會調定在“共創式”而不是”彙報式”,共創式是以“開放、包容、不評價、不批判他人建議、相信每一個都是專家”為基礎引導的“全員參與貢獻”。彙報式是以“發起人進行彙報,其他人針對彙報內容進行提意見”。兩者的本質區別在於“IQ(個商)”和“WeQ(群商)”,建立一個開放安全不被打擾的環境更容易激發大腦思考。
場域的建設分為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設計。
舒適的物理空間設計涵蓋:座位的安排、研討會規則引導視角圖、研討工具、植物/花/茶歇/研討輕音樂等。人才長時間用腦狀態容易出現精力渙散,舒適的物理空間設計可以很好地幫助與會人員緩解疲勞,進入研討流動狀態而不是如坐針氈。
心理空間設計主要依靠一個“中立的主持人能夠持續建立親和信任氛圍”
參加過很多企業內部組織的研討會,通常主持人簡單說明下研討會的意圖就開始研討,過程中甚至會對於他人提出的觀點進行打斷、評價。作為都受中國傳統教育長大的我們已習慣“內斂”。
作為主持人始終呈現出開放、中立態度。核心點:有力發問、魔法師的語調、請求允許、帶著好奇。
開場有意識的強調研討會“開放、中立、全程參與”的準則,過程中不參與任何觀點的發表,只負責流程發問並基於觀察的現象進行反饋,過程中相互間出現評價、抨擊現象需要進行引導。
其次引導過程以“有力的發問”代替“陳述”或“指令”,在每個問題開始之前嘗試加上“請求允許/是否可以/……”,甚至發問的語調從平鋪直敘或妙語連珠變成好奇的“魔法師”聲音,真正的引發思考。
2
核心點:首先去掉不必要的研討會議,其次所有的結果現場共識並承諾,最後需要一個人跟進執行結果並反饋。
另一種研討結果不落地是彙報式研討會導致的。所有的結果未得到參與人共識,相關人員也未進行承諾,散會後各奔東西,結果不了了之。
回覆列表
首先應該確定研討的主題和時間。然後指定人員進行示範課教學。老師聽後進行發言交流,提出自己的措施和改進辦法。指出成功之處,反思失敗的教訓,思考教學中的應變,思學生的見解,思學生的課後提問。最後主持人做總結髮言,提出今後的教學設想和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