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冰洋a
-
2 # 水宮川
大家都知道,自清代以來,特別是1840年以後,中國不但國勢日漸衰微,而且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略。這段中國歷史基本上就是一段屈辱史。這個就是今天我們談論“清代外交禮儀之爭與外交趣話”的歷史基礎。因此,無論是外交禮儀之爭,還是所謂的“趣話”,其實都承擔著沉甸甸的歷史重負。
做歷史學研究和教歷史課是不一樣的。歷史教學是告訴學生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事情,講歷史事件發展的過程,講一個基本事實。而歷史研究是對歷史上的某一個事件或者某一個人物,做出自己的判斷。不是講發生過什麼事情,而是講這件事情為什麼這樣發生、這樣發生對中國造成了什麼樣的影響,等等。今天,我想把清代外交禮儀之爭中的幾個片段,向大家做一個粗線條的介紹。從這個粗線條的外交禮儀之爭當中,我們可以看到什麼樣的歷史現象、這種歷史現象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思考。
要不要三跪九叩
不同的國家之間要進行交往,進行交往就會產生外交禮儀的問題。一個國家的元首或者使者到另外一個國家後,受到什麼樣的外交禮儀待遇,反映了這兩個國家之間關係的疏密程度。因此,外交禮儀在外交中雖然僅僅是一種形式,但可以反映出國與國外交中的重要資訊。
最初,處於強盛期的清王朝,在與周邊國家的宗藩關係問題上,採取的是靜待各國來歸的無為政策。但自乾隆後期、嘉慶時期開始,隨著與西歐、俄羅斯等國家交往的增多,理念上的矛盾衝突倍加凸顯,禮儀之爭苗頭初現,隨之愈演愈烈。不過,正是在這樣的磨合與碰撞的過程中,雙方逐漸地彼此適應,形成了一套對接方式。
明代的時候,英國就向中國派遣了使團,但中途受到葡萄牙人的海上阻攔沒有來成。到了清代的時候,1793年,英國的馬戛爾尼使團來了,1816年,英國的阿美士德使團來了,要和中國建立國家關係,建立商貿關係,從中獲取各個方面的利益。
阿美士德使團來中國,先是到天津海口。清政府派出了兩名接待大臣蘇楞額和廣惠,他們陪同使團從天津海口到北京覲見皇帝。
蘇楞額告訴阿美士德,使團覲見大清皇帝時,必須行三跪九叩之禮。三跪九叩是什麼禮節?跪下三次,叩頭九次,這是中國古代政治生活當中最高的禮節。清政府認為外中國人到中國朝見大清皇帝,必須要和中國的臣民一樣行三跪九叩之禮,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面對這個禮儀要求,阿美士德使團有兩種意見。第二副使埃利斯認為,使團來中國的主要目的是同清王朝建立外交關係,取得商業利益。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三跪九叩也在所不惜。
但第一副使斯當東堅決反對。這個第一副使,1793年的時候,就和父親隨馬戛爾尼來過中國,覲見過乾隆皇帝。乾隆還賞了他一個荷包。1816年的時候,他已經長大,作為第一副使來到中國。他認為,行三跪九叩之禮有損國家尊嚴,對談判也不會起實質性作用,所以堅決反對。
阿美士德認為斯當東對中國的情況比較瞭解,就聽從了斯當東的意見,決定不在外交禮儀上屈服,不向清朝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
但是,不行三跪九叩之禮,就沒有辦法見到清朝皇帝,沒有辦法完成英國政府和東印度公司的使命。為此,使團和清政府接待大臣就外交禮儀進行了交涉和磋商。
傳旨將英國使團遣回
英使抵達北京前,中英雙方有一次重要的交涉,清廷要求阿美士德等演習三跪九叩之禮。阿美士德以本人“不敢私自更改本國禮節”,否則回國後,英王必定“重治我等之罪”為由,予以拒絕。清廷官員同英國使臣“自晨至午”,反覆交涉,最後英國使臣表示:“跪一膝,一俯首之禮,貢使等所到各國,從無行過,今情願加行九數”,也就是說,英國使臣同意以九跪一膝,九一俯首之禮覲見嘉慶帝。
蘇楞額等認為:“九跪一膝,九一俯首,與三跪九叩之禮,究不相同”,仍要求英國使臣“遵照三跪九叩”之禮覲見清帝。英國使臣再次以退為進說:如果清廷認為九跪一膝,九一俯首的禮節,“不似中華之禮”的話,那麼,英國使臣可以“跪一膝,三俯首,如此三次,與三跪九叩之禮,似相仿照”。
自英國使團在天津登陸後,雙方談判了很久,一直沒有達成共識。直到阿美士德等人抵達北京圓明園門前時,雙方都沒有迴旋餘地了。阿美士德就說,我沒有帶國書,不能覲見嘉慶皇帝。
嘉慶皇帝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怒不可遏,“中國為天下共主,豈有如此侮慢倨傲,甘心忍受之禮”。意思說,中國皇帝是天子,天子是統治天下的,各個國家的人都應該尊為共主,現在受到了這種侮辱,怎麼能忍受呢?傳旨將英國使團即日遣回。中國和英國之間不進行交往了。
這次禮儀之爭,發生在清代前期,具體來講就是1840年之前,外國軍事侵略還沒有到中國,清政府才有可能和英國方面在外交禮儀當中採取這樣的態度、形成這樣的結果。
到了改變禮儀的緊要關頭
到了1873年,清廷內部圍繞外國公使覲見清帝禮儀爭論時,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中國和外國的關係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外國公使覲見清帝禮儀的爭論,是清代最重要的一次外交禮儀之爭。
1860年的時候,英法聯軍打到北京。後來咸豐皇帝病死熱河,年幼的同治繼位。清政府便以皇上年幼,太后垂簾,不便見人為由,拒絕外使入覲。理由很堂皇,各國公使也沒辦法。覲禮問題就被擱了起來。
到了1873年,皇帝長大了,親政了。五國公使提出覲見皇帝的要求。這時候,清政府已沒有拒絕外使覲見的充足理由。那麼,外使以什麼禮儀覲見皇帝?清政府還是堅持三跪九叩,但外使說我們行三跪九叩有辱本國的國體。雙方開始了外交禮儀方面的爭論。
與此同時,清廷內部也產生了分歧。一些官員堅持三跪九叩,也有一些官員主張修改傳統的“中國之禮”。李鴻章認為,可以同意外國公使以敬其國君之禮敬我皇上。外中國人敬他們國家君主最高的禮節是什麼,就用這種禮節覲見大清的皇帝就可以了,而不必像中中國人這樣三跪九叩。大清朝以前有和藩屬國家交往的禮節,而沒有與平等國家交往的禮節,這種狀況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形勢的發展,需要改變。他認為,清政府到了改變傳統禮制的緊要關頭,如果還繼續傳統的外交禮儀,就會和世界各國的交流格格不入,那麼,最後是什麼結果可想而知。
究竟是哪一方勝利了
1873年7月29日,英法美俄荷蘭日本各國公使在紫光閣覲見同治皇帝。這次覲見同治皇帝,各國公使行了什麼禮?鞠躬禮和作揖禮。
整個覲見儀式大概半個小時,時間很短,卻是清代中外外交禮儀之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在這之前,清政府一直堅持外國使臣見清朝皇帝必須行三跪九叩之禮。而這次各國公使覲見同治皇帝,不行跪拜禮,改為鞠躬或作揖禮,從傳統禮制上來講是非常重大的轉變。
但是,1873年這次覲見之後,清朝的一些負責同外國交涉的大臣們說,中國在外交禮儀當中取得了勝利。他們認為,經過幾個月的交涉,終於使外中國人放棄了一些無理要求,取得了當初預定的外交目的。而且,覲見的時間、地點都是由清朝皇帝決定的,所以,外交主動權還是在大清朝。
外國方面也說,在這次外交禮儀之爭中我們取得了勝利。各國公使覲見清朝皇帝的時候,仍各服其國之朝衣,仍各行其國之大禮,不卑不亢,言行得體,維護了各自國家的君主尊嚴和利益,在外交上取得了勝利。
都說自己取得了勝利,那麼,究竟是哪一方勝利了?
清政府原來要外國公使三跪九叩,最後對方沒有三跪九叩,而是用了鞠躬或作揖禮,僅從外交禮儀方面來講,清政府沒損失什麼。但是,如果說從兩個國家的外交關係方面而言,清政府無疑是失敗的。為什麼是失敗的?因為,這是清政府在外中國人的強大壓力之下,改變了自己傳統的政治禮儀。這種改變,不是清王朝自己認識到自己的政治禮儀不合乎世界發展形勢而進行的主動改革,而是外部壓迫之下的被動之舉,所以說清政府失敗了。
傳統政治禮儀觀念的殘餘
1908年,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隔一日去世。清政府通知各國使館,要求使館人員擺上靈位進行祭拜。
外國駐華公使在給慶親王奕劻照會中稱,“各國駐京大臣驚悉大皇帝龍馭上賓,皇太后仙馭升遐,同深哀悼”。經過會議,“各國大臣同定戴孝二十七日,並掛半旗二十七日,以致哀悃”。
外國駐華公使依照當時的外交慣例,對光緒和慈禧的去世表示哀悼,這是非常正常的外交活動。但是,“各國大臣同定戴孝二十七日”,這不同尋常,也不可信。對此,我理解有兩個可能。一個就是外交檔案翻譯上的問題。還有一個可能就是,這個時候清王朝沒有完全擺脫傳統的政治禮儀、政治倫理觀念的影響,把外國政府的降半旗誌哀之舉,稱作為光緒和慈禧“戴孝二十七日”。至於到底是什麼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
有些外交禮儀要求很荒謬
前面講了這些,我們會看到,在中外外交禮儀之爭中,外國方面提的有些要求是對的,符合世界發展的潮流,符合近現代國家關係的外交慣例。
但也有一些對中國提出的外交禮儀要求,很荒謬。
講一個例子,在義和團運動期間,德國公使克林德在華被殺了。他被殺以後,醇親王載灃被派前往德國賠禮道歉,還在克林德遇難處修了一個紀念牌坊。
載灃使德前,清政府多次向德國探詢有關會見禮節等問題,德國方面未提出任何具體的禮儀要求。但醇親王載灃到了瑞士和德國交界的巴塞爾,距德國皇帝見載灃只有六七天了,德國方面突然告訴清政府駐德公使,德國皇帝要坐在椅子上,接受醇親王載灃的三鞠躬,使團成員要向德國皇帝行跪拜禮。這個要求是非常無理和失禮的。
無理是沒有道理,失禮是有違外交禮儀。以前,中國皇帝坐著接待外國公使,是在遵從中國傳統政治禮儀基礎之上,堅持本國的文化傳統,沒有惡意改變本國的文化傳統禮儀羞辱貶低外中國人的意思。雖然不平等,但不是刻意羞辱外中國人。而德國皇帝要求中中國人行跪拜禮,則是對中國使團、對清政府外交上的藐視,就是故意要羞辱。後來,德國方面放棄了這一無理要求。
社會歷史因素的凝結
清政府為什麼要求外國公使對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禮,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反映。清政府認為,中國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其他國家的使臣來就要行三跪九叩之禮。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結果,也是各種社會因素的綜合凝結。
本土中心論,不僅僅清王朝有,世界各國家都有這種思想。為什麼?因為在人類早期的時候,世界形成了幾個相對獨立又相對封閉的文明區,中國、印度、希臘、羅馬、幼發拉底等形成了文化中心,受到歷史條件的限制,彼此之間不可能來往,這造成各自的封閉。封閉,則不可能認識整個世界,只能認識到自己所在的中心,所以,形成了我這個地方就是天下中心的想法。這是一種歷史的侷限,也是一種時代的侷限。
第二點,是統治階層政治意識層面的原因。在這個政治意識裡,清朝皇帝是天下共主,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外中國人來了,見到君主當然要行三跪九叩之禮。
第三點,是社會歷史層面的原因。中國長期以來處在一個先進國的地位,先進的文化肯定會吸引和影響落後地區,這是文化的一種勢能。外中國人看到先進的中國之後,自然仰慕中國。中國統治者認為,這些外中國人仰慕我們,我們當然就是世界中心了。不僅僅是統治者,普通老百姓也有這種認識。我們是天下禮儀之邦,我們的文化達不到的地方的人是不懂禮儀的。清朝政府還沒形成國家之間是平等的理念。
外交禮儀是其中重要一環
隨著人類歷史的發展,“禮”及禮制逐漸成為文明國家、文明社會中,人們在思想、生活、交往時約定俗成的行為準則。外交禮儀是國家間表示尊重和友好、互相認可並進行交流的重要形式。
中國的《禮記·曲禮上》有言,入境而問禁,入國而問俗,入門而問諱。
俄羅斯的諺語是,不要把自己的規矩,帶到別人家中。
歐洲人的諺語說,在羅馬行,如羅馬人。
非洲人的諺語則以更為誇張的語言說,到了獨腳人居住的村子,就應該用一條腿走路。意思是說,作為客人的一方應該克己從人,尊重主人家的風俗習慣、禮儀規矩等,採取“客隨主便”的態度。
客隨主便,並不是說東道國可以無視來訪國的國家主權、民族尊嚴或人民利益,也不是東道國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至少要受各國交往通例或慣例的制約。
講到客隨主便,還得提另一個問題——主隨客便。什麼意思呢?即是說,東道主國家要儘可能考慮或尊重外國的一些習俗。但前提是,不能因此而否定、損害東道國的國家主權、民族尊嚴或人民利益,也不是來訪國可以隨心所欲,如同在本國本土一樣。
但無論是客隨主便,還是主隨客便,既然各個國家要交往,就應該找到一個大家基本都可以接受的外交規矩,主和客都不可能完全堅持自己,都要有所妥協、有所改變。這就需要外交理念的改變、外交水平的提高。
回覆列表
慈安皇太后崩逝於光緒七年三月初十,光緒十二年三月初二,已是大權獨攬、不可一世的慈禧皇太后率領德宗皇帝前往東陵謁陵。當她按照規矩行完昭西陵至定陵禮儀後。來到慈安陵前,正在東配殿休息時,司禮大臣將謁陵儀注呈了上來。慈禧見上面有自己在慈安陵前行跪拜之禮的程式,沒等閱完,便勃然大怒。
慈禧皇太后憤而將儀注扔到地上,令發回重擬,並聲言:“我與姐姐同為皇太后,安有在她之前跪拜的道理?”
司禮大臣從地上撿起儀注,戰戰兢兢地找吏部尚書李鴻藻,問如何是好。李鴻藻聽說慈禧大怒,也驚懼不已,不知所措。
這時禮部尚書宗室延煦挺身走上前來,對眾人說道:“此事不爭,國家安用禮臣為?公不敢言,臣當獨自面奏。”
言罷即肅衣來到東配殿門外奏道:“太后今日至此,凡垂簾時並坐之禮節無所用之,惟當依文宗顯皇帝在位時儀注行之耳。”(意思是現在跟兩宮垂簾不一樣,應該依咸豐皇帝活著時候的禮儀行)
慈禧聞罷,頓然失色,沉默片刻,不甘心地反問道:“我還是不明白,慈安皇太后為太后,難道我不是皇太后嗎?同是皇太后,為什麼偏要我給她行禮?況且穆宗毅皇帝(同治)是我所生,慈安太后何嘗生過子女?”
延煦見慈禧明顯地耍起混來,憤而答道:“此乃我朝家法,皇太后不可不遵!”
“遵也要遵出個道理來!”慈禧的態度變得強橫起來。
“慈安皇太后是母后皇太后,其位在上,聖母皇太后自然要去行禮!”
慈禧見延煦說得有理有據,順水推舟不再爭辯下去,而是反其道而問之:“那麼,我來問你,若我死在東邊的前頭,她也該給我行叩拜之禮嗎?”
“照例不行大禮!” 延煦脫口而出。
慈禧在惱怒中有些驚奇地問:“為什麼?”
“已回奏過,母后皇太后在聖母皇太后先,臣等不敢違背祖制奏請!” 慈禧聽罷,惱羞成怒,猛地抬手擊案喊道:“你等眼中還有我這位太后嗎?”
“若太后不以文宗皇帝為皇帝,不以東宮皇后為皇后,聖母若不承認自己為文宗西后,臣等自不列此禮單。” 延煦不卑不亢,字字見血的回答,噎得慈禧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她愣了好長時間,又心生一計,命延煦先起身說話。
但延煦並不善罷甘休,依然跪在門外大聲說道:“太后不以臣不肖,使得罪禮曹。見太后失禮而不敢爭,臣死無以對祖宗。誓不敢起!”
慈禧面對這位鐵骨臣子凜然之氣,竟也無可奈何,只得答應前去行跪拜之禮。 這件跪拜禮儀之爭,使慈禧的心靈和自尊心受到了極大刺激。才動用大量人力物力,翻修陵寢蓋過慈安皇太后。
我是吉林萬通禮儀老師,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