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才思敏捷的北漂生活

    為了提早秋馬鈴薯的出苗以延長生長時期,可以在播種前運用藥劑的處理。如氯乙醇(濃度0.6~1.2%,噴射在薯塊上,然後密閉20~24小時);硫脲(濃度1%,浸1小時);高錳酸鉀(濃度-0.1%,浸4小時,且有防病的功效)等。此外,一般可應用方法簡單而效果顯著的層積法(堆積法)來進行催芽處理。

    催芽的方法:

    1、時間:在上海的氣候條件下,可掌握在播種前10天左右進行,一般在8月中旬前後。過早催芽時,由於芽發得過長,播種等操作不便,而且在不良的條件下容易引起芽的衰亡。太遲進行催芽,則效果也就不顯著。

    2、地點:應選擇較涼爽、通風良好而又不受到日光照射與雨水吹打的室內或蔭棚下進行。

    3、材料:凡疏鬆而具有保溼效能的物置均可用作堆積材料,如砂土、砂纜壤土都可以。不要在有病蟲害發生的土壤上取土,否則反易引起病蟲害的為害與傳染。材料(土壤)的含水量以20%左右為適宜。含水量過低,則芽的萌動與生是受到抑制,出芽就遲段而且不整齊,土壤含水量過高(高於25%)土壤內的籤氣流通不錫,造成病菌活動的有利條件,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薯塊萌動與出芽較快,但腐爛的情況往往是極為嚴重的。

    4、程式:在切塊癒合之後進行催芽。先於地上鋪一層土壤(或砂等,下同)厚3~5寸,將種薯平鋪其上,切面向下而與土壤保持密切的精合,一層排好之後,上再蓋2寸左右厚的土壤,其上再鋪一層種薯,以此類推,一般堆積的薯塊層數以2~3層為宜。

    如堆積過高,則上下薯塊因所處的環境條件相差較大(上層溼度低而下層溼度較高),發芽勢就顯得不一致(上層薯塊萌動慢而下層薯塊萌動較快),且也易引起腐爛的發生,尤其在土壤含水量較高時更為嚴重。在堆的上面及其四周可以稻草等物覆蓋好,可以減少堆積材料中水分的蒸發,尤其對於上層的薯塊來教為有利。

    堆的寬度以3尺左右為宜,因便於操作與搬查,長度不限,但也不宜過長。

    堆積時,如土壤含水量在20%左右,堆上又有覆蓋物的保護,土壤水分蒸發量不多,而且催芽的時間又不長,這樣,催芽期間就不必另行給水。

    5、檢查:上海郊區栽培的品種休眠期較短,春季栽培收穫後,在8月下句到9月上句時,薯塊本身也會逐漸發芽,所以它的自然休眠期也只有50~60天。由於品種本身的休眼期短,再加上切塊所引起的刺激作用,因之在一個較低的溫度而溼度又較適合的環境條件下,塊莖上的芽就會很快地萌動生長。

    在一般情況下,堆積後4~5天就已開始萌芽,這時應檢查溫、溼度條件以及萌芽的情況。如有必要(小氣候條件差異教大,芽的萌動溫度不均勻),可結合進行一次翻堆,以便使芽的萌動較為一致,為出苗整齊打下基礎。

    在橡查時,如發現有落塊已開始腐爛應朗將腐爛的薯塊揀去,並對溫、溼度進行調節。到催芽後10天左右時,就可以看到薯塊上的芽都已普遍萌動,而且有部分的芽已有半寸左右時,應停止催芽面準備進行播種。

    在栽種前可以在散光下揭置一個時期,進行短期的“春化”處理,這樣可以使萌動了的芽核能適應土填中較高的溫度與低的溼度。

    馬鈴薯播種前,種薯的處理方法你學會了嗎?不過要記得,為了減少與避免在催芽期間薯塊的腐爛,除了上述之外,催芽結合種薯處理,例如用高猛酸鉀等,將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朋友說她得了抑鬱症,並且做了器官捐贈,我該怎麼勸說她不要有不好的想法?實在不忍心,急急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