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陽狐狸說水滸
-
2 # 鄧眼看世界
我認為:從實際上看武松的武技非常驚人,是五虎將級別的。都是因為他跟魯智深楊志不是梁山的嫡系,又反對招安,所以才排十幾名,如果按實力排座次,以武松魯智深楊志的實力,應該可以排進前十名。武松在梁山排名第十四我覺得低了些。
梁山上,明確武藝超群、技壓群雄的只有一個棍棒天下無雙的玉麒麟盧俊義。剩下的包括五虎將等高手,都是半斤八兩的。大刀關勝我沒覺得他武藝有多高,因為他在梁山上顯示的實力不太多。
林沖是水滸傳公認的高手。為什麼林沖這個高手的定位爭議不大?就是因為他的戰績太多了。林沖戎馬一生,沒有敗績,而且他的對手,大部分都是高手,比如呼延灼,楊志,王煥等。對手的能力是一個標尺,你和什麼樣的對手交手,就能客觀的評定出你的能力區間。
武松就比較尷尬了。我們看看武松的對手都有誰:西門慶,蔣門神,還有一隻大蟲。西門慶、蔣門神這種人,無法把他們定位為高手,他們只是橫行鄉野的無賴地頭蛇罷了,武松贏了他們,很難說明什麼。
唯一能給武松武力值增加懸念的,就是那隻大蟲。這個赤手空拳的戰績確實是前無古人的。
如果說武功厲害就能排第一,梁山老大就應該是盧俊義,而不是宋江。如果按照這個標準柴進,呼延灼,關勝都是大有來頭的人。
梁山的排名其實是一個綜合實力再平衡。所以綜上所述 ,武松排名十四位也是合乎情理!
-
3 # 小睿文史
梁山好漢排名五大原則:
一、以前在朝廷的官職,官職越高,排名越靠前。
二、個人能力,主要是帶兵打仗的能力,冷兵器時代,馬軍將領是首選。
三、和宋江的親密程度
四、對梁山的財力支援
五、是否和宋江步調一致,簡單說就是是否支援招安
排在武松之前的好漢,都符合這些特徵。
第3名吳用,梁山的第一智商,無人可與爭鋒,而且是宋江的絕對心腹。
第4名公孫勝,仙風道骨,會施法術,就這一點就夠了。
第5名關勝,朝廷名將,關公後代,武力值在水滸屬一流,五虎上將之首。
第6名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官職雖然不高,也比其他流氓匪寇強,武藝和關勝相當,一生沒有敗績,只因和高俅交惡,名次略顯尷尬。
第7名秦明,武藝高強,忠心耿耿跟隨宋江,主要是沒心沒肺,花榮妹夫的身份也是他排名靠前的重要砝碼。
第9名花榮,宋江最忠實的小弟,而且文武全才,梁山實際上的二把手。
第10名柴進,前朝皇帝柴榮子孫,家資鉅富,有宋江的能力和智謀,本可以做二、三把交椅,但因內心不積極支援招安,遭宋江打壓排第十。
第11名李應,李家莊大財主,被迫上梁山,心裡恨死了宋江,宋江也知道他出工不出力,看在錢的份上,給他排11位。
第12名朱仝,官職武藝都一般,但因曾救過晁蓋宋江雷橫,且宋江賺他上梁山的手段非常卑鄙齷齪,宋江內心不安,給他一個較高的排名。
第13名魯智深,前面說的那些因素魯智深都不具備,提轄官也是個芝麻官,不值一提,他的資源就在於自身實力,步軍頭領第一位,而且俠肝義膽,宋江畏懼三分。魯智深最大的問題是反對招安,嚮往自由,不受那鳥氣。
武松和魯智深都屬於步戰高手,散打之王,但是在戰場上靠單打獨鬥是不行的,五虎將八驃騎顯然比他們更能發揮威力。
林沖、柴進雖然對招安態度不積極,但是並沒有明確反對,而武松和魯智深可倒好,在大會上公然頂撞宋江,讓宋江甚是頭疼,排名可想而知,13、14已經是他們很理想的位置了。
-
4 # 多寶笑談
《水滸傳》中,武松排名十四,嚴格來說這個排名已經相當高了,這不乏與作者的偏愛有關,並且小說中作者也不吝筆墨,塑造了一個敢作敢當,武力值超高的英雄形象。
為什麼說這個排名高了,其實可以從他的出身、官職、功績等方面做下簡單對比
一、出身
武松的出身可謂非常低了,父母早逝,靠賣炊餅哥哥武大撫養長大,按照現在的說 法,純粹的草根出身,因此出身方面在梁山好漢中真可算是排名墊底!
二、官職
武松在上梁山之前最高的官職是都頭,這就相當於現在刑警隊長還是縣級(陽谷縣),在對比前後排名的好漢,排名前十名官職都比他高不止一個級別,當然“董事會”(宋江、吳用、公孫勝)不算,後面的關勝、林沖、秦明等等都是團級以上的幹部,也就朱仝和他一個級別,至於排名靠後的董平、張清、楊志、徐寧等等,級別也比他高,因此比官職,武松也是大大遜色。
三、功績
武松在功績方面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景陽岡打虎,雖然擒了方臘,但那是排了座次之後的,因此不能算數,再看看排名前二十的好漢,要麼就是手握兵權征戰四方的將軍比如關勝、呼延灼,要麼就是保境安民的軍分割槽長官比如董平、張清,要麼就是在京城伺候皇上的京官比如林沖、徐寧,哪個功績都比武松打個老虎要大得多。
綜上所屬,武松排名第十四著實已經很高了,這其實還有另外一方面原因就是從藝術角度來說,水滸傳採用了大量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寫作手法,比如武松打虎和倒拔垂楊柳等等,這樣的英雄形象誰人不愛,特別是一些女性讀者,呵呵!
-
5 # 一哥於一
一哥“俗人讀水滸”之——
武松排位十四不靠後
看客多以武二哥功夫了得、為人仗義、英雄本色並且與梁山搶劫集團Quattroporte宋三哥結義等諸因素而覺得排名十四稍後,其實未必。
先看梁山搶劫集團總公司宋Quattroporte之人事安排總目的是要招安,基本原則:
一:看來頭,上山前的大財主盧俊義、李應、穆弘等榜上有名,這些人“不差錢”,老宋拿來要比搶的自在,上山前的大官關勝(官大藝高武聖之後)、呼延灼(官大藝高名門之後)等老宋拜來之人,上山前的大名望柴進(前周帝后裔),上山前的朝廷武將董平、張清、徐寧、索超等武藝了得;
二:留前任,前任Quattroporte的老班底吳用、公孫、劉唐、三阮、林沖等排位也靠前;
三:用心腹,江州幫本事不大的戴宗、李逵、李俊、穆弘、張橫、張順榜上有名,青風山花榮、秦明也行;
四:舊相識,朱仝、雷橫同縣為吏,亦有恩於老宋;
五:不可告人的原因,解珍解寶(想起天王額頭的毒箭嗎?這二人可是毒死過老虎的)。
如此看來,武松排名十四還基本上屬正常。
其一,武二哥出身貧民,自幼父母雙亡,由長兄武大撫養成人,社會最底層,無依無靠,無大樹無靠山無來頭。
其二,結拜宋江是武二柴府倍受冷落重病向火之時宋三哥禮遇之,感動武二哥拜宋公明為兄,非宋江求之。
其三,整部水滸中首個“招安”二字乃是宋江孔家莊別贈武松之言,武二並未反感,足見武二之內心非眾人所言。
其四,武二乃二龍山搶劫分公司之三把手,魯董、楊常務在前不便插隊在前吧,其實已超過楊志了啊。
其五,上梁山之後排位之前未建大功。
此等人事安排,老宋自是煞費苦心,我等是事後諸葛亮,說說而矣。
-
6 # 天淞子
梁山好漢108將這個排名,總體來說還算公正的,這個排名兼顧了一個好漢的社會地位、社會影響力、知名度、武功實力、先來後到的順序,以及很重要的是自己在江湖上混不下去了還是梁山方面主動邀請的,後者的權重要高於前者,但其中社會影響力、知名度和武功實力在重要性方面是排前三的,其次地位,包括曾經在官府朝廷禁軍中做的官大小,地方的話,若是莊主的話,農莊的實力也決定了莊主的地位等等,在此我們不妨分析一下排名比武松靠前的十三個好漢——
第一名、宋江,宋江有“及時雨”、“呼保義”的綽號,可謂名動天下,在書中,幾乎稍微走動江湖的人,都認為宋江是一個有義氣的人,一開始晁蓋等人就力邀宋江加入,而梁山108條好漢中,有大半好漢是看在宋江面子上上山的,雖然他武功實力低弱、社會地位也僅僅是一個地方小吏,但他的社會影響力,被《水滸傳》描寫成他簡直就是江湖中的無冕之王,所以他被排第一,我覺得沒有問題;
第二名、盧俊義,《水滸傳》終究是一部講草根好漢們如何憑藉武功和軍事實力打江山的故事,所以武功實力肯定也是重要條件,宋江之後,在社會地位、知名度兩方面,另外107人中並不存在“帝王級”的人物,而按照書中描寫,盧俊義的武功可謂武林中無冕之王,如果說宋江的社會影響力在江湖上屬於“帝王級”的,沒有之一,那麼盧俊義就是唯一的可以在武功上被尊奉為“帝王級”人物,也沒有之一。
第三名、吳用,好像有點對應三國演義的劉備建立蜀漢,劉備對應宋江,屬於統帥人物,盧俊義對應關羽+張飛,屬於武力,然後呢,打江山當然還需要智謀,中中國人一向講究智取為上,而吳用在書中,大概可以對應諸葛亮——吳用的智慧,也屬於“帝王級”人物,沒有之一,整部《水滸傳》從頭到腳,論智謀,總體來說吳用是最頂尖的,沒有之一。
——所以上述梁山好漢前三名都屬於第一無二的帝王級人物,毫無爭議的。
第四名、公孫勝,他擅長玩魔法,號稱“入雲龍”,《水滸傳》中會玩魔法的人不是他獨一無二,但明顯他玩得最好,也就因為他的存在,讓《水滸傳》不再僅僅是一部武俠小說了,還頗具魔法小說的風味。起碼在梁山上,他憑藉魔法實力排名第四,是沒有問題。
第五名、關勝,外號大刀,按照書中開始他出場時的描寫,他幾乎應該對應三國演義的關羽,可惜後來他的武功實力風頭迅速的被盧俊義蓋過、又被林沖等人抹平,不過論他的綜合實力很強,盧俊義之下,他的武功起碼是可以和林沖等名將看齊的,但他在原官軍裡地位很高,他原來是蒲東巡檢,因梁山攻打北京,他被宣贊推薦給蔡京,要知道蔡京是太師,關勝的背景有蔡京,自然不一樣了,何況他曾經力敵林沖、秦明兩人也只是漸落下風,此外他還有一層“關係背景”,即他是關羽的直系後裔,再加上他是梁山方面設計“特聘”他上山的——武功頂級、太師爺背景、名人後裔加上“特聘”,這四層關係,在梁山好漢裡確實也只有他了,所以他還被梁山授予馬軍五虎將第一位。
第六名、林沖,外號豹子頭,在水滸傳裡,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名頭似乎很厲害,其實我們都知道,禁軍教頭只是禁軍中一名最低階層的軍官之一,完全要憑武功實力吃飯的,在梁山這一塊,林沖的武功屬於頂級之一,但林沖沒有關勝的官府高官背景、沒有名人後裔的背景、也不是梁山方面“特聘”的,一句話林沖除了武功外,就只剩一個有利條件了,即先來後到的“創始人”地位,尤其是他武力控制甚至斬首了原首領後強權“特聘”當年上山的晁蓋、宋江等人留下掌控梁山,否則當年晁蓋、宋江等人就離開梁山另尋出路了,“飲水思源”之功,所以林沖排名靠前。
第七名、秦明,外號霹靂火。原本是青州指揮司統制,這個官也不算小,起碼比林沖的禁軍教頭高多了。他的武功基本上也算頂級的,他原本對官府忠心耿耿,被梁山方面用計逼上了梁山,也等於是梁山方面特聘他上山的——原地位比較高、武功頂級、梁山“特聘”,此外關勝的上山,也有他的一份功勞,所以他排名僅次於林沖。
第八名、呼延灼,外號雙鞭,呼延灼也有名人後裔的光環,他是宋朝開國名將鐵鞭王呼延贊嫡系子孫,上山前是汝寧郡都統制,在地方上也算高官,此外他的武松也算頂級,在關勝被“特聘”行動中,他起到了關鍵作用,所以他排名第八不奇怪。
第九名、花榮,外號小李廣。他的武功有特色,一張弓射遍天下無敵手,即在弓箭方面,他屬於帝王級的人物,沒有之一,最重要的是,他和宋江的關係,他原是清風寨的副寨主,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官,北宋時,寨是僅次於州的一級行政區域,一般設在山區,設寨主,花榮這個副寨主屬於掌控山寨武力的。他慕名宋江,在宋江落難後就曾經力邀宋江去他的清風寨做客,宋江以為去做客沒有問題,卻不料被小人陷害,弄出一連串災難性事件來,具體的我就不說了,有興趣的自己去閱讀,反正花榮最終救了宋江,並反了朝廷,然後宋江推薦他帶人上了梁山,可以說花榮和宋江的關係非常鐵,屬於宋江的心腹之一。所以他排第九名很正常。
第十名、柴進,外號小旋風。柴進有點類似宋江,他在江湖上的主要名聲不是武功實力,而是仗義疏財,他是一個莊主,頗有錢財,還是北宋建立之前的後周皇族的後裔,人稱柴大官人,他曾幫助過林沖、宋江、武松等人,他幫助武松時,武松正是最落魄之際,很多人不喜歡武松,可是柴進堅決不肯拋棄武松,最後武松離開時,他還贈送了武松銀兩(我記得是這樣的情節,時間長了,可能搞錯),這樣說吧,任何江湖中人,落難到他哪裡去,他必定予以援手,所以他在江湖人物中的知名度、影響力都屬於頂級的,雖然還不能和宋江相提並論,但也很厲害了,最後他被關押官府大牢時,被梁山大軍出動救上了山,所以他被排名第十,在梁山上是毫無異議的。
第十一名、李應,外號撲天雕。李應本來是一個大農莊的莊主,可謂富豪,武功也蠻高強,因為時遷偷雞鬧出一些列事故來,本來他的李家莊與祝家莊、扈家莊結下三莊同盟,共同抵禦梁山泊,可祝家莊竟然一點也不給他面子,這個情節其實我個人覺得《水滸傳》寫的並不好,邏輯上有點問題,這個不管他了,他能夠排名第十一,我看主要是因為他是一個富豪、也是因為他的緣故,梁山戰勝了祝家莊和扈家莊,而包括他的山莊,大概讓梁山一下子財物富裕了很多,也就是說,他對梁山的整體實力貢獻不小,所謂打仗終究打的是經濟實力,而這個貢獻,好像梁山上也確實只有他,因為梁山攻打的幾個山莊,就是祝家莊和扈家莊最大,簡直比攻打城池還要艱難,梁山好漢被打傷不少人。
第十二名、朱仝,外號美髯公。我想他能夠排名這麼靠前,完全和他對梁山兩大首領即晁蓋、宋江有恩有直接關係,晁蓋和宋江都曾經先後落難到他管轄的縣城,他先後將晁蓋和宋江私下放走了,尤其對宋江,他後來還在官府方面上下打點,將宋江的案子給壓下了,所以後來宋江干脆設計強逼他上山入夥。
第十三名、魯智深,外號花和尚。魯智深原本在地方上也算當了一個高官,渭州經略府提轄,等於“公安局長”。他打死鎮關西后做了和尚逃避官府追捕,後來在東京遇上林沖,和林沖做了朋友,還救了林沖,甚至一路護送林沖到達流放之地,魯智深的為人仗義實在是沒話說的,而且實在,不玩虛的,我一直認為魯智深是梁山好漢中最具有大俠風範的一個好漢,其次才是武松。憑藉這些,魯智深排名比武松高一位很正常,因為論武功,魯智深起碼是不遜於武松的。
第十四名、武松,外號行者。武松除了地面武功頂級外,在梁山好漢中可謂沒有一點優勢,他和宋江等人只有一面之交,並沒有什麼恩情,他也不是什麼前高官,無論在朝廷還是地方官府,這些他比魯智深還要差勁一些,當然也不是什麼名人後裔,他也沒有錢財,沒辦法仗義疏財,雖然其實他是很講義氣的人,但各種機緣問題,他並沒有在江湖上打響多高的知名度,所以他能夠排名第十四名,其實已經很幸運了,恐怕也和早早入夥魯智深所在的二龍山,後來一起主動歸順梁山,同時武功頂級,有直接關係,要知道排名比他靠後的雙槍將董平、沒羽箭張清、以及青面獸楊志等人,都曾經是地方官府的高官,所以,作為吳淞粉,對他能夠在梁山排名第十四位,應該知足了。
-
7 # 小狠解讀
梁山上武松為何只能排名14位?
那就要看下樑山排位的主要依據是哪些?有哪些影響的因素?梁山排位裡面是有很大學問的,雖然明面上是天降石碑,不過並非胡亂排位
首先,看的是貢獻和本事
這裡面宋江排首位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因為資格老,貢獻大,整體梁山的格局基本都是宋江奠定的
第二位,盧俊義是屬於法理原梁山老大晁蓋的繼承人,屬於宋江上位找的階梯雖然盧俊義辭掉了首領之位,因為棍棒天下無雙,又生擒了史文恭,第二位也是無爭議的
第三位,吳用,這是個軍事角色,很多猛將都是靠這個狗頭軍師的‘損計’來實現,並且與宋江很早就一個陣營,也是沒什麼異議的
第四位,入雲龍公孫勝,此人不算電視劇,在書中是半個神仙的存在,理論上做首位都屈才
第五位,大刀關勝,可以一人獨戰林沖,秦明倆人的,書裡幾乎沒啥人了
第六位,林沖,沒啥異議,馬軍第一人,滿山呼喚小張飛
第七位,秦明,急先鋒,每次都打頭陣,也死在頭陣裡,脾氣暴躁,也沒啥異議
第八位,呼延灼,屬於朝廷軍隊派系,萬夫不當之勇
第九位,小李廣花榮,神箭第一人,宋江心腹直系,有本事有關係
第十位,柴進,富可敵國,宋江故交,外交一把好手,梁山一大半好漢的恩人
第十一位,李應,背插飛刀,武功本事過人,同時帶資上山入股
第十二位,朱仝,宋江的大恩人,救過宋江命,又是原同事,為人仗義,正直,情商高,本事也不錯,這也是屬於宋江派系
第十三位,花和尚魯智深,這是二龍山派系,為數不多的好漢,馬下第一人,武松老領導
第十四位,行者武松
看到這份資歷表,便知道武松十四位已經是非常高了這裡看到,其實這是一分均衡各方勢力的名單
況且馬上的將領普遍比馬下的要高一些名次,古代戰場一直是騎兵要強於步兵的
前面除去帶資上山的幾位,基本都是馬上將軍
步兵裡面李逵被遠遠的甩在後面
步兵裡面魯智深無論是從原來的二龍山,或者本事都要高於武松,武松其實是不虧的
武松沒有帶資產,原來二龍山首領也是魯智深
同時也不是馬上將軍
雖然打過老虎,於樑上功勞也算不上
所以,憑藉自身的本事
和與宋江的關係,排到十四位是恰當的
-
8 # 姚看江湖
武松的排名在梁山上是非常合理的。
梁山上的前4位: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這是四大常委,屬於領導階層,武松自然無法入列。
第五位,大刀關勝。這是關二爺的傳人,梁山忠義的旗幟,而且還是前朝廷高官,除了四大常委之外最重要的一個人物。
第六位,豹子頭林沖。一次力挺晁蓋上位,一次力挺宋江上位,屬於在關鍵時刻兩次挽救了梁山的重要人物,而且資歷深厚,是可以進常委班子的人選。
第七位,霹靂火秦明。宋江最早挖來的朝廷高官,必須得排在前面做示範作用,意思就是說只要跟我宋江走,一定不會受到虧待。是凝聚嫡系力量的代表人物。
第八位,雙鞭呼延灼。大宋國開國大將呼延讚的後代,不但跟著苗紅,在民間有巨大的影響力,而且在入夥前人家可是兵團級的司令,武松只是小小的都頭是根本沒有可比性的。
第九位,小李廣花榮。這是宋江嫡系中的嫡系,是代表宋江掌管軍隊的人物,真實地位其實遠超於前面幾位。
第十位,小旋風柴進。這可是正兒八經的帝王之後,又在江湖上威望極高,無論是在趙宋皇帝眼中,還是在普通江湖豪傑心底,那都是一面金字招牌。排在第十的位置已經是有點低了,正常來講應當排在四大常委之中,做一個名譽副債主。
第十一位,撲天雕李應。地方豪強的代表,本身武功也極高。想要地方豪強能夠擁護梁山,就必須挑起李應這面旗幟。
第十二位,美髯公朱仝。梁山兩任頭領晁蓋和宋江的救命恩人,和宋江在一個縣城共事多年,在宋江心中的地位僅次於花榮。
第十三位,花和尚魯智深。武松的大哥,武松再牛也不能夠逾越魯智深。
-
9 # 天香雲外飄
一,武松的武功及其武松在梁山108將當中的地位等情況。
(1)其實,武松的武功在《水滸傳》原作小說當中,已經算是很高很高的了。因為,第一,據說武松是周侗的弟子之一;第二,人們經常用“馬上林沖,馬下武松”這句話來讚譽武松。
(2)在《水滸傳》原作小說當中,在梁山108將裡面武松能夠排名第十四位,而且武松和魯智深還同為梁山的步軍首領之一。這些都充分說明武松在梁山108位好漢當中地位的崇高了。
(3)武松還是宋江的結義兄弟之一。在沒有上梁山之前,可以說宋江對武松其實是很關照的。
二,筆者個人觀點認為,在《水滸傳》原作小說當中,影響武松形象的事件主要有:
(1)關於武松的武功方面。第一,武松在鬥殺西門慶的時候,武松手中的刀居然被西門慶一腳踢飛了;第二,在梁山大軍徵方臘的時候,包道乙一飛劍就斬下武松的一條胳膊了。第三,武松幾乎沒有馬戰的戰績。
(2)武松太濫殺無辜了。武松在血濺鴛鴦樓的時候,幾乎把張督監府上的人全部都殺光了。
(3)武松喝醉酒之後喜歡耍酒瘋鬧事。這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武松醉鬧孔家莊”了。其結果是武松掉落到了溪澗裡,被一隻大黃狗追著咬!
-
10 # 醉臥陽關外聊文化
梁山上108將的排名中武松為何只能排名第十四?
一、首先要說明的是,梁山排座次是宋江吳用一手導演的鬧劇,絕不是天降“天書文字”。我們來看看當時的情景:
梁山一打東平,兩打東昌,聚齊108位頭領。宋江請道士設壇開辦羅天大醮,報答神明護佑。祭壇上設三清聖像,兩班設二十八宿、十二宮辰。眾人登臺禱告上天,果真是靈驗:三更時分,天眼大開,滾落一團火鑽入壇下泥土,掘開三尺泥土,發現一個石碑,兩面有天書蝌蚪文字,梁山好漢包括吳用都不能辨認,但有一個姓何的道士識得蝌蚪文字,他端詳良久說:碑文上寫著:“替天行道、忠義雙全”,然後是眾好漢的名字,分天罡三十六位,地煞七十二位。
此種情形好不熟悉:陳勝吳廣起義有過,鐘相、楊么起義有過,黃巢起義有過,“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就連霸道無比的武則天遷都,怕群臣反對,也用“洛河獻碑”的把戲。宋江照搬照抄,弄出一個天降石碑的神話來,用意很明顯:梁山排位是上天安排,108人順應天罡、地煞星宿,非人力而為。果然,梁山好漢個個心服口服,沒有人對這個排名提出異議。
二、梁山座次的依據是什麼?既不是按照上山時間順序來安排,也不是按照武藝戰力大小來定,而是以宋江嫡系為骨架,照顧各個勢力,權衡利弊而定,是大有講究的得意之作。
,1、梁山108將不是鐵板一塊,人員出身複雜,魚目混雜,粗略劃分:宋江死黨嫡系;以魯智深、武松為首的三山系;以關勝、呼延灼、秦明為代表的朝廷降將系;以李俊、張順、穆弘為代表的江州系;以晁蓋、林沖、劉唐、三阮為代表的生辰綱系;以朱貴為首的元老系。
如果按照上山時間順序排序,非宋江所願;如果按照戰力來排序,恐怕要來個梁山打擂,耗費時間不說,弄不好還鬧出人命,宋江恐怕要和白勝排到一個等次;由宋江本人弄一個滿心滿意的座次,然後公佈出來,說不定會炸了鍋,到時候局面無法控制,也不是宋江希望看到的結果。因此,宋江、吳用私下搞了一個方案出來,再編造一個“天降石碑”的把戲,就是有人不服氣,也無話可說。
2、梁山座次中的講究。
三十六天罡中,晁天王已被弄死,自然排除在外;盧俊義不敢尊天王遺命,堅決不受山寨之主,第一把交椅自然而然是宋江的,不諳權謀、老實巴交的盧俊義已經牢牢掌握在宋江手裡,排第二不影響宋江決策;吳用絕對是心腹,列第三自然放心;公孫勝雖然是晁天王系列,但早已無心梁山,只是佔個第四的空銜,也不影響宋江專權;關勝、秦明、呼延灼、董平、張清、徐寧、索超、朱仝、雷橫、楊雄上山前都是朝廷命官,巴望不得走宋江招安路線,不會和宋江對著幹;華榮、劉唐、李逵、穆弘、張順、解珍、解寶都是宋江死黨;石秀上山時不被晁天王看好,也傾向宋江;李應就是一個懂經營的財主,對座次前後沒什麼興趣;魯智深、武松、史進都是三山派系,加上三阮都是反對招安的,在三十六天罡中屬於少數,沒有多少話語權。
武松排名第14,也大有講究。論戰力,絕對在柴進、李應、朱仝之上,但他是堅決反對招安、快意恩仇的的人,不能太靠前,也不敢太靠後。解珍、解寶雖然是武藝平平的獵戶,地煞中隨便找兩個人出來,就能輕鬆摁死二人,但這二人是宋江出道就認識的好哥們,竟然進入天罡,如果不是“上天註定”,恐怕因為這兩個人的排位,地煞中的好漢要打破頭。
梁山四大都頭之一的青眼虎李雲,被吃了蒙汗藥,也能和李逵戰數十合不落下風,竟然排在第97位。妙手空空江湖無人能及、對梁山立汗馬功勞的時遷,竟然排在倒數第二。李雲、時遷比只會擺宴席的宋清低了好多。諸如此類的問題比比皆是,給宋江戴一頂“任人唯親”的帽子恰如其分。
由此看來,梁山排座次是宋江實施投降路線的重要步驟,隨後改聚義廳為忠義堂,在“替天行道”的口號中添加了“忠義雙全”的內容,赤裸裸地暴露了宋江的奴顏婢膝、屈膝投降的嘴臉。區區一個武松的排名,也就不算什麼不平之事了,梁山全部人馬為宋江的招安路線陪葬,已成必然。
回覆列表
如果這麼問,武松前面的十三位好漢都是誰?名副其實嗎?問題就簡化明朗了。
具體展開之前,我先普及兩個大家不太注意的排名事實。(1)馬軍優先。這是冷兵器時代的戰爭形態所決定。馬軍的戰鬥力,機動性都遠超步軍。馬軍就是當時的「機械化部隊」。
一個事實是,魯智深和武松是排名最高的兩位步軍頭領。(2)上山早晚這也是個隱藏的標準,除非是盧俊義,關勝這種超級存在。
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排在武松前面的十三人,是否名副其實。
(一)梁山四巨頭,無可爭議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排名前四位。不管對宋江吳用多有意見,梁山泊的大當家,二當家,首席智囊和首席大法師,這是梁山的核心領導層,無可動搖,不能替代。
者就如同很多人罵高考,這不好那不好,什麼是好的高考制度卻閉口不談!宋江確實有惹人非議之處,摸著良心說,還真的沒有比他更合適的。
(二)梁山五虎將之四將五虎將中的關勝,林沖,秦明,呼延灼排名於到八位。除了武藝等外,上文所說馬軍的優先原則就在這裡。
(三)花榮與柴進這二位分居第九和第十位。柴進,身份顯赫,仗義疏財,幫助過宋江,林沖,武松等人,有身份有功勞,第十倒也合理。
花榮除了武藝高超箭術一流外,馬軍八虎騎之首,上山極早,宋江心腹也是他的優勢。
但是我必須強調,花榮這個心腹,並不靠關係上位,這是真正的實力派,是有五虎將水平的。(四)李應和朱仝這二位分居第十一和第十二位,有爭議,特別是朱仝。
這二位,李應是大財主,朱仝是當地富戶加都頭,且對宋江及梁山有恩。更關鍵的是這二位都是被騙上梁山的,所以或許排名帶有補償性質。
具體情節參考書中第五十回,「吳學究雙掌連環記,宋公明三打祝家莊」,和第五十一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美髯公誤失小衙內」。(五)花和尚魯智深排第十三位,比武松高一位。從書中描述來看,魯智深的年紀應比武松大,出道也比武松早。二龍山時,魯智深第一,武松第三。所以魯智深在前應無問題。
綜上所述,武松的排名是基本合理的。不過我還要追問一句,有誰不服嗎?有,我說幾位。
(1)雙槍將董平梁山五虎將之一,第十五位,武松後一位。其他四虎可是高居前八。
(2)混江龍李俊水軍大頭領,救過宋江的命,排名第二十四位。
(3)神行太保戴宗梁山情報總局局長,宋江心腹,排第二十位。
不說了,再說就出事了。想要一碗水端平,面面俱到的絕對公平是不現實的。我們就不必為難施耐庵老爺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