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樂樂媽媽在武漢
-
2 # 藍家三哥
孩子打滾兒可能是他不知道該怎樣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需要父母給引導處說出來。比如說你現在地上打滾,是因為你想要什麼我沒給你?或者說你感覺自己特別的不舒服。或者父母應該提前預防到孩子會有這種行為,孩子提出要求後,父母應該考慮只是我們怕麻煩呢還是說對孩子真的有傷害,為什麼要阻止孩子,我們先考慮清楚。當孩子的要求大多數都滿足的時候他們可能就會減少這種無理的行為。
-
3 # 麥田守護者16
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自我意識也逐漸發展起來,任何事情都想自己做,或者按照自己意願去做,當受到阻止的時候,就會大發脾氣,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家長首先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可以給孩子一會兒宣洩情緒的時間,然後安撫孩子的情緒,比如抱抱或拍拍孩子,最後要找出孩子發脾氣的原因,比如是不是孩子的要求沒能得到滿足?如果是孩子合理的要求,家長可以儘量滿足,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家長可以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將孩子的關注點轉移到其他事情中。 家長可以嘗試著先同理孩子的情緒,比如說:“家長知道你很想要這東西,拿不到會很難過,家長也很難過”,然後給孩子一個排序,比如:“我們可以在吃完飯後或洗完澡後或穿好衣服後,再拿”,這樣不是用拒絕的態度對待孩子的需求,而是用接納的態度對待孩子。另外,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探索世界是孩子學習的基礎,如果不是特別危險的物品,都可以讓孩子嘗試觸碰,在探索的過程中,陪孩子一起發現、認知和了解新事物,鼓勵孩子的熱情和專心,家長做好安全保護工作。
-
4 # 若愛曦福
孩子不聽話是很正常的,任何孩子都會有叛逆的一面。但是,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說幾句就在地上打滾,這可不是好習慣。當孩子出現這樣的狀況的時候,家長一定馬上去地上抱起孩子,也不要表現的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會因為自己在地上打滾而姑息自己所犯的錯誤。如果讓啊孩子抓住弱點或是軟肋,孩子就會在每一次犯錯的時候,利用爸爸媽媽的弱點來原諒自己犯得所有的錯誤。不管是對孩子的態度,還是表情,都要讓孩子知道,犯了錯誤,在地上打滾是沒有用的,不管在地上怎麼打滾,都掩蓋不了已經犯錯的事實,讓孩子覺得自己的這個舉動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就會自己從地上爬起來,以後犯錯在面對爸爸媽媽的時候,就不會在故伎重演了。
-
5 # 線上好課推薦
週歲之前,孩子的任務就是學會生理性的自我調節,包括負面情緒。當孩子的要求不被滿足時,他會通過亂髮脾氣亂扔東西、用頭撞牆,怎麼講道理都不聽,這時候媽媽會認為“我家寶寶不聽話”,其實,這種舉動並不是孩子在自我傷害,只是因為他沒有完全具備調節消極情緒的能力。
1歲以後,孩子會出現各種情緒,但他們不懂得也不瞭解,只能用過激的方式來處理。孩子咬手甚至在地上打滾,以頭撞地等過激行為都是他們表達情緒的方法,是孩子發育過程中的自然現象。
用愛包容孩子
如果媽媽看見孩子因為無法調節情緒而採取過激行為時,應該怎麼辦呢?
1、不要大驚小怪
媽媽首先不要太大驚小怪,媽媽情緒越穩定,孩子才會懂得當負面情緒高漲時,要怎樣調節自己的情緒。如果媽媽也表現得情緒激動或對孩子的行為表現得很憤怒,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打孩子,孩子就更不知所措,更會用激烈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情緒,也會學習以暴制暴。
2、認同孩子的情緒
孩子的情緒在被外界認同後,他才會逐漸自我認同,進而學會控制情緒。如果家長對孩子的情緒表現的非常排斥,他的內心會非常痛苦,這會痛苦會導致負面強化,孩子的過激行為持續時間反而會更長。
因此,當孩子出現打自己、用頭撞地等過激行為時,比較好的方法是媽媽陪在孩子身邊,用放鬆的體態、輕柔的撫摸來認同情緒。無論他怎樣哭鬧,即使他躺在地上也沒關係,都耐心的陪在他身邊,接納他的一切。然後再用正面的語言引導孩子認識和釋放情緒。
這樣的過程,可以幫助孩子從因為發脾氣而產生的罪責感和擔心媽媽不再愛自己的不安感中解脫出來,減少產生負面自我認識的可能性。
3、家長正確示範是最佳處理方式
讓孩子學會控制情緒是這個階段非常重要的任務。孩子的所有行為都是模仿大人,所以媽媽的處理方法非常重要。陪孩子讀與情緒控制有關的繪本、一起做遊戲,在遊戲中親自演示什麼是情緒,如何處理、控制情緒是最好的處理方法。因為0-6歲的孩子主要都是通過模仿進行各種學習,家長正確的示範是最最重要的處理方法。很多時候,孩子可能需要家長反覆耐心的示範,所以家長的耐心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4、千萬不要為了制止孩子而不斷對孩子說“不”
其實我們的大腦處理問題很奇怪,當我們傳遞資訊時,我們大腦聽到的訊號並不是我們努力強調的“不”字,而是“不”後面的話。做一個簡單的實驗,我告訴你“不要想紅色,不要想紅色,不要想紅色!”然後你閉上眼睛看看會想到的是什麼。你會發現你腦海裡浮現的全是紅色。
只是對於成人來說我們左邊大腦能夠幫助我們控制自己的行為,所以即使滿腦子想得紅色,我們也會強迫自己不做。但對於一個6歲以內的孩子而言,他的理解力,控制力並沒有這麼強,他們不懂得否定的意思,所以他們只會遵從自己聽到的指令,媽媽說“不要吃手”,孩子聽到的是“吃手”。所以孩子會趕緊把手放進嘴巴里,而且當他看見媽媽的表情發生變化時,他會很興奮,這讓他覺得很有成就感。有時候孩子看見垃圾桶可能自己沒有什麼想法,但媽媽的提示反而會讓他興奮,他就會故意去玩垃圾桶。
所以制止孩子的行為儘量用正面的語言和行動,當發現他的行為不當時,最好的方法是少說教或不說教,直接用行動制止。比如把垃圾桶放在孩子夠不著或看不見的地方,不在孩子視線範圍內。孩子吃手是成長的需要,這個不需要制止,如果擔心孩子把細菌吃進去,那麼時刻注意給孩子洗手,保持小手的衛生。當孩子表現很好時,多表揚鼓勵,這也會帶給孩子成就感。
5、不與孩子講道理
2歲以前與孩子講道理是沒有用的,和孩子講大道理、埋怨、預言式總結、批評等都容易使戰火復燃,家長一定要用正面的方法重複示範給孩子看可以如何發洩負面情緒。這樣才能真正教會孩子正面的處理方法。
-
6 # 大風車書屋繪本分享
其實寶寶發脾氣主要有兩種原因: 首先是父母和周圍大人的溺愛所致,試想整天任由寶寶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放在手心怕涼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同時寶寶還沒有什麼控制脾氣的意識,他怎麼不會發脾氣?因為家裡面只有一個孩子,現代父母對孩子的愛已經到了難以言說的地步。寶寶小的時候,沒有是非觀念,家長只要默許或者看著寶寶做得不對,還在一邊笑,寶寶會以為自己做的是好事,或者寶寶一哭鬧,不論有理無理都能滿足,寶寶的哭鬧就成了殺手鐗,因為寶寶發現屢試不爽,他的脾氣就會見長。 還有就是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他們的逆反心理也越來越嚴重,不斷地反抗家長的調教,這樣的寶寶脾氣怎麼能夠不大呢? 對於寶寶的溺愛所導致的脾氣,具體的解決辦法是: 當寶寶無理哭鬧時,家長可以冷處理。讓寶寶自己在沒有任何危險品的地方,家長不用管他,暗中留意即可,過一陣,寶寶的哭鬧逐漸變小,他自己就會明白哭鬧是沒有用的。等寶寶自己過來的時候,要和寶寶講道理,告訴他發脾氣的寶寶不是好寶寶。下次寶寶知道發脾氣是沒用的,他就不會再發火了。 對於寶寶由於逆反心理所導致的脾氣,具體的解決辦法是: 一是轉移注意,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他感興趣的東西上,對暴躁的孩子來說對他發脾氣打他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會讓他更暴躁,轉移注意力是個好方法。 如果第一種方式不見效的話,那就讓他哭鬧,不要多理他,讓他知道不是哭鬧就可以達到目的的,等他哭得差不多了,再給他個臺階下,比如去抱他啦,給他講道理啦,適當安撫一下還是要的。 同時給家長朋友們推薦兩本關於如何教育寶寶的書籍,《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家庭教育故事》,希望通過上面的方法以作參考,能夠幫到家長朋友們!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對於寶寶愛發脾氣的壞毛病,家長一定要儘早防範,以免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
7 # M夢夢茹吖
從某種程度上說,孩子的壞脾氣確實是家長慣出來的,如果從一開始就給孩子制定了規矩,他自然就會服從,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如果孩子已經養成了壞脾氣,應該如何糾正呢?很多家長會感到不知所措,習慣不是一天養成的,糾正起來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毅力。
首先,父母不能因為心軟敗下陣來。
孩子為什麼會不停地提出要好吃的東西、新玩具,稍不滿足就大發脾氣呢?這是因為孩子心裡清楚:只要我哭鬧,父母就一定滿足我。這個方法是他屢試不爽得出來的結論,所以,他才會不停地哭鬧,直至達到目的。
對於孩子的要求,父母應該在考慮其可行性,認為有必要滿足的就滿足孩子,否則要態度堅決地告訴孩子“NO”,即便是孩子哭鬧不止,糾纏不休,父母都要挺住,不能看孩子哭得傷心就放棄了,這隻會強化孩子的行為,助長他的囂張氣焰。(寶寶不敢拒絕他人怎麼辦?如何教寶寶拒絕)
其次,父母在對孩子要言而有信。
在面對孩子哭鬧發脾氣時,很多父母常用的一招“滅火法”就是給孩子許願,“聽話,乖一點,媽媽就帶你去遊樂園玩。”“你要是乖乖地吃飯,爸爸就給你買新衣服”等。然而,在平息了孩子的怒火之後,父母的這些許願卻很難兌現,所以,我們常常會聽到孩子說:“你們大人說話從來都不算數。”父母都無法做到言出必行,那麼,我們又怎麼能要求孩子、教育孩子先做到呢?
第三,熱處理不如冷處理。
有些家長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往往以武力壓制,你脾氣大,我比你脾氣還大,一場“戰鬥”下來,常常是家長和孩子都累得夠嗆,效果卻甚微。其實,與其這樣大動干戈,倒不如置之不理,來一個冷處理,孩子看到發脾氣沒人理會,自然會覺得沒意思,平息了怒火。待孩子的囂張氣焰被削弱了之後,正是父母“乘虛而入”進行教育的好時機。
教育孩子從來都是一個技術活,既要掌握技巧,又要掌握火候,更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經驗,方能成為一個好父母。當寶寶躺地上打滾、耍賴時,父母可以採取以下步驟:
第一步:制止寶寶
跟寶寶講道理,告訴他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並且告訴他媽媽也會生氣,讓他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達不到他想要的結果
第二步:無視寶寶
很多時候,第一步往往是失敗的,沒關係。如果寶寶不聽你的勸,執意要做,這個時候你必須無視他的需求,可以轉移他的注意力或者讓他躺著哭。
第三步:安慰寶寶
等寶寶躺了躺了、哭也哭了、鬧也鬧了,肯定沒什麼力氣了,這個時候去把他扶起來。溫柔的安慰他。也可以用好吃的引誘他一下。不過這個辦法最好不要多用,一方面會失靈,另一方面寶寶為了吃零食而再用這一招,你就得不償失了。
第四步:引導寶寶
告訴寶寶如何用正確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是用這一個爛招。媽媽平時也要注意,要適時地給寶寶一些關注和關愛,他的基本需求都能及時滿足,寶寶做的好的地方也要給予表揚和讚賞,這樣寶寶就不會用這個辦法了。(寶寶調皮怎麼辦?如何讓寶寶乖乖聽話?)
注意事項:
在媽媽教育寶寶的時候,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千萬不能在場,在場也要堅持要求他們不要插手,寶寶很聰明,他會找到自己的“盟友”來支援自己,一般對第三代人都會備受寵愛,所以這時候老人的出現往往會壞事。同時,千萬不要沒理由的不理睬寶寶,寶寶會缺乏安全感的。你要明確的告訴他,並不是媽媽不喜歡他,不理他,而是不喜歡他的這個做法。
回覆列表
家長可以試著冷處理,讓孩子在沒有危險的地方家長不管他,暗中留意,過一陣子哭鬧聲變小孩子自己明白哭鬧打滾是沒有用的,等孩子鬧夠了給他一個臺階下,比如過去抱抱他給他講道理,適當的安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