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兜仔媽媽

    很能理解這位家長的心疼,但我覺得家長不要太心急,因為孩子的性格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總的來說,你家寶貝屬於那種性格溫和比較謙讓的,是個很好的品格。對於寶寶被打不還手的情況,你可以先問問寶寶被打的感覺如何,是不疼,還是有點疼,或是很疼很委屈卻不敢表達,如果不疼,那麼她可能認為是小朋友的遊戲,所以不在意。如果是有點疼,或是很疼,但她卻還是獨自忍受的情況,你可以跟她說“如果你不喜歡小朋友的這種行為,可以把小朋友推開並且大聲告訴她你不喜歡這樣”。我是不建議教育孩子打回去的,因為畢竟是孩子,不可能有那種特別壞心眼的小朋友的。以能自我保護為主。搶玩具的事情呢,我家妞不太讓我擔心,因為我從小就告訴她,你自己的東西,別人想拿一定要徵求她的意思,搶或是不告而取的行為是不對的,搶走了就再搶回來,搶不回的就請大人幫忙,我也不介意幫別人教育一下不守規矩的小孩子,(不要覺得自己是大人,不好意思說別人家小孩子,有時候,你一定要給寶寶樹立一種觀念,當別人做得不對侵犯了你的權力的時候,就應該制止),呵呵。當你把玩具搶回來並且用行為和語言教育了那個小朋友之後,相信你家寶寶會學習的。

  • 2 # 阿深爸

    這就是寶寶的一個日常生活習慣和性格問題,我的兒子恰恰相反,被人打了就一定要打回來。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保護好自己,強壯的身體能使自己不受到欺負。具體可以的做法推薦:

    1、多多培養孩子的自信。孩子被打不還手,有可能的原因是缺乏自信,擔心打不過對方,被反擊更痛。

    2、生活中常誇獎孩子,並鼓勵孩子自己動手獨立解決問題,以及培訓孩子的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孩子在解決問題的成就感中提升自信。

    3、讓孩子瞭解打架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被打?什麼情況下被打要還手?還手的意義何在?其實還手的意義何在,很多時候大人自己都不能明白。還手的意義在於輸人不輸陣,還手不一定要贏,但一定要還手。

    那麼還手其實就是關於孩子對失敗這件事的看法——我還手了,我努力自衛了,我輸了,雖然肉疼,但是挫敗感不那麼強,心理不難受。孩子也不會因此更自卑。

    再囉嗦下,打架應該怎麼還手——既然要努力還手,就要使勁全力,先要記住不要怕拳頭疼,才能用拳頭把對方打疼。出盡全力的還手,實際可以提升普通人打架之間的勝率,這個僅供參考不具備實際意義。

    但要注意的是你的寶寶只有三歲。這個思路可能適合大齡的男孩子,對三歲的寶寶不一定總是看起來適用。如果這麼教了,你可能面對對方孩子家長上門質問:你家孩子怎麼下手這麼狠。

    但我並不是說這麼教還手就不對了。因為三歲用不上的思維模式,可能10歲以後就用的上了。因此作為家長你還有一個責任:處理好與對方家長的矛盾。小孩子打架不只是小孩子之間的事情,往往也是兩個家庭之間對於教育理念的衝突。這是另一個話題,但與樓主的這個問題其實緊密聯絡。

    最重要的是你既要教孩子學會還手,又要做好一個家長,當面對對方家長來責問時妥善處理。要讓你的孩子明白:被打了先還手,還手沒有錯,還手重了,下次就注意點,但要還手是必須的。這也會讓你孩子漸漸明白一個道理:很多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但有應該和不應該的區別。

    另外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區別也很大。但我認為10歲以下,你大可以把你的小公主培養成一個女漢子,因為女性的氣質,修養,這些是後天可以用三到五年時間去培養的。而孩子骨子裡的自信,自強,自立卻在長大以後定形且很難改正。

    說在最後,教育孩子真的不容易。你怎麼教育孩子往往源自作為大人的你是怎樣一個人。上面寥寥數語僅僅是建立在我本人的三觀基礎上總結的教育思路,僅供參考。

  • 3 # 小葵的一天

    這樣不對吧,問題的關鍵不是在於怎麼還手,而是要通過語言手段教會孩子明白,要跟其他小朋友成為好朋友,如果別的小朋友欺負她的話,首先要跟他說這樣是不對的,我們是好朋友你不可以打我,你再欺負我就要告訴老師,告訴你爸爸媽媽咯。

  • 4 # 揚仔爸爸

    三歲的孩子被打了,要教孩子還手嗎?

    前幾天看一個節目【婆婆和媽媽】,秦昊說她的女兒在幼兒園被小男孩欺負,想到那個畫面他哭了。

    孩子都是父母心裡的寶,一旦他被別人欺負了,父母都想替孩子出頭。秦昊也一樣,他聽他的女兒跟他講被同學欺負,他說當時他都想立刻坐飛機飛到幼兒園。秦昊的母親,孩子的奶奶攔住了他。他的母親說:‘’你不能那麼做,人家的孩子由人家的父母來教育,咱們只需教育好我們自己的孩子,被欺負要讓老師和對付的家長處理‘’

    筆者贊同秦昊媽媽的這種說法。首先三歲孩子或者幼兒園孩子打架無非有以下幾個原因。

    1.孩子小不懂事,愛爭搶玩具,他們有了喜歡的玩具就想拿到自己手裡 所以就會爭玩具而動手,這是最常見的。

    2.有一些孩子愛動手,和別人玩時,有意無意的拍了其他小朋友一下,就會遭到小朋友的還手。

    3.還有就是小朋友鬧著玩,他們把打架當成一種遊戲,有時候打著打著就真打起來。

    作為父母孩子打架時,我認為參與進來,甚至和對方家長吵架起來是非常沒有素質的,我認為我們應該教會孩子自己來處理問題。

    1.學會分享玩具,學會分享就可以把玩具換著玩,這樣就不會因為爭玩具而打架了。

    2.小朋友打孩子時,我認為首先是讓孩子去找對方的父母,告訴叔叔阿姨,他們的孩子打人不對的。這樣對方的父母肯定會教育他家的孩子。

    3.在幼兒園要是打架,首先就是要報告老師,讓老師來處理。

    4.小朋友鬧著玩,教給他們遊戲歸遊戲,不能打架,更不許真打起來。

    當然孩子還小不懂事,小孩子吵架很正常,但是如果對方的孩子特別不講理,也要告訴孩子,在經過了以上的處理方法沒有奏效的情況下,自己可以反擊,不要懼怕,因為有你的父母在你後面支援你。

  • 5 # 佩琦喬治一家

    三歲孩子被打了改怎麼教孩子還手?我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就是我們大人的一面鏡子,這面鏡子裡可以看到我們的情緒就是我們的大人的問題!

    首先當我們得知孩子被打這個訊息!我們大人首先要冷靜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孩子的情緒影響我們的處理事情心態!

    第二!我們可以詢問孩子事情經過!安慰孩子的情緒,然後檢查孩子有沒有受傷!如果身上破了皮!我們要告訴孩子一些認知!比如傷口破皮了可以告訴孩子我們現在需要給傷口擦一點碘伏消毒和創可貼包紮等傷口結痂了就好了!這樣避免孩子因為被傷害而感到身體傷恐懼!

    第三我們要教會孩子學會”不”這個字!要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其實有些孩子被打不是不敢說!是不知道如何去表達出自己的想法!他不知道該怎麼去表達!我們大人要教會孩子學會表達學會拒絕!

    平時我們在家裡可以和孩子玩黑熊追兔子的遊戲!這個遊戲可以教會孩子遇到危險的時候學會保護自己!如果孩子是比較內向的話!我們在家裡可以持續性的和他多玩幾次!這樣會教會孩子如何去表達保護自己!

  • 6 # 西堤plan

    孩子被人打了,怎麼教孩子還手?

    我是4歲兒子的爸爸,在孩子被人打的情況下,我是這樣教他的:

    一般情況下,告訴老師和爸爸媽媽

    首先3歲孩子打架,多數情況是因為搶玩具等小事照成,而且不像小學生那樣會持續的欺凌,一般打1,2下就結束了這個“施暴”過程。

    我想很多家長更願意教孩子打回去,告訴對方我也不是好惹的,特別是爸爸。

    這裡我想到17年的新聞,“3歲兒子被同班同學欺負,媽媽抓著兒子的手打回去”,引起很多網友的熱議。

    事情是姚先生的兒子小姚在英語培訓課上用踢頭的方式欺負另外一個小朋友,結果小朋友的媽媽發現後,當眾抓著兒子的手擊打小姚,並教育孩子說“打回去”。

    姚先生很不滿意,對方媽媽此舉嚇得小姚受驚後失眠失禁,指責對方媽媽為何不事先找他溝通?

    無論是孩子打人還是被人打,作為家長都是心頭一緊。到底因為什麼原因動手?我們怎麼教孩子好?

    如果我是上面被打人的家長,我是教孩子自己解決這件事。怎麼做呢?

    我兒子剛上幼兒園的時候,不知道學校是出於什麼目的,直接讓我兒子上中班,跳過了小班的,這裡面主要的問題是,在中班裡,我兒子是年紀最小,個頭最矮,性格最內向的孩子。班級雖然說才20個小朋友,但是每個班級都會有一個“胖虎”(哆啦A夢裡面欺負人的傢伙),很不幸的是我兒子成為了被欺負的人。

    我兒子回到家,跟我說不想去上幼兒園,在幾次交談中得知班裡有個小朋友經常搶他的玩具。我問他有沒有告訴老師,兒子回答說沒有。然後我這樣告訴兒子:

    “你能告訴爸爸,爸爸覺得很開心,那麼爸爸教你怎麼做。”

    (這1點很重要,你要讓孩子知道你很重視他的所有想法。)

    “下次小朋友要是再搶你玩具,你大大聲的叫出來,告訴老師他搶你玩具,記得是大大聲的叫出來,不要偷偷告訴老師。這樣他以後就不會搶你玩具了。”

    (欺凌者最怕反抗,也最怕事情張揚,大聲的說出來,不止是要讓老師知道,也要讓周圍的人知道,這比你偷偷告訴老師要來的強,畢竟老師有時候真不當回事)

    最後我再問兒子:“需要爸爸明天告訴老師嗎?”

    (這是尊重孩子的決定,告訴老師是肯定要的,如果孩子不願意,那麼只能靜靜的告訴老師這件事,如果孩子需要爸爸幫助,那我會當著孩子的面跟老師討論這件事)

    第二天兒子很開心的跟我說:他在“胖虎”搶他玩具的時候叫的大大聲,把他嚇跑了,結果老師還批評了他。

    這是一般打架的情況,我會讓孩子學會勇敢的面對,遇到事情要大膽的說出來,告訴他欺凌者比你還害怕事情被張揚。

    如果屢教不改,打回去再說

    如果是一般的小打小鬧,搶玩具之類的矛盾,我都是讓孩子把他的事情張揚出去,弄得大家都知道。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熊孩子都怕這一種,有的孩子不止沒有想到這個問題是不對,可能連他父母都覺得這樣的事情沒有什麼不對。

    一些真·熊孩子,他敢這麼做,完全是因為他父母在後面撐腰的,就是不怕事。遇到這種人,告訴老師是沒什麼用,老師可能連他父母都教育不了,所以我們只能打回去。

    這裡說下我初中的事情:

    上初二那時,我同桌是個面板黑,有點瘦,比較矮的人,而且喜歡打架,翹課。而我相對比較老實,所以我的同桌特別喜歡佔我便宜,比如直接拿作業去抄,不問自取的拿文具等等。這些我都是當做無所謂,畢竟這些並沒有影響到我。

    可能是我的態度讓他覺得我很好欺負,所以開始動手動腳,各種惡作劇。我口頭警告過他,並說如果在這樣會告訴老師。對於他這種被老師叫進去多次的人,簡直就是家常便飯,毫無震懾力。在一次午休的時候,他有開始對我動手動腳,而這一次,我沒有忍讓他,直接一手抓住他的頭,往牆上一撞。

    當時不止我懵逼了,連周圍的人都懵了。這是大事啊,我那同桌頭上長了個大包,跑了出去。首先我對自己動手惹來的麻煩感到困擾,因為對於這種小混混來說,有仇必報是一定的,他這一跑出去,肯定是叫人圍毆我了。

    我當時想到的就是告訴老師的始末,雖然知道老師幫不了什麼,結果發現老師還不在。就這樣兢兢戰戰的等到放學,結果同桌沒有叫人打我,而且未來的日子裡,他對我已經收斂到連借個作業抄都沒有。

    這也是為什麼面對這種“孩子”,打回去才是應該。

    忍讓不是美德,反抗才是對待暴力的正確態度。

    你一定也看到過不少這樣的新聞:

    2018年10月11日,宣威14歲少女劉某因為不堪忍受校園暴力喝農藥自殺!

    2018年8月20日,東莞16歲女孩樂樂因遭受校園冷暴力,選擇跳河自殺!

    2016年6月1日,青海15歲少年陶某在遭受長期霸凌後崩潰,服毒自殺留下血書!

    ……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僅因為他們沒有自我保護能力,還因為不清楚自己的行為到底有多麼惡劣,甚至可能對他人造成傷害

    怎麼遠離暴力

    說到遠離暴力,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無論在哪裡,都會有暴力出現,只是校園暴力更容易引起關注罷了。

    那我們應該怎麼教育孩子?

    1,告訴孩子欺負人是不對的。

    這是一個家教的問題,我們應該告訴孩子什麼是可以做,什麼是不能做的事。要讓他清楚的知道,如果你是一個施暴者,那麼我們不僅不會幫助你,甚至還會懲罰你的所有所為。

    另外還要教孩子,遇到生氣或者不順的事情,要勇於說出來,並及時的調整,控制他的負面情緒,要教他應該怎麼處理這一類問題。

    2,保護好自己

    強壯的體魄是保護自己的前提。我兒子雖然瘦小,但是我一直都會鍛鍊他,從他3歲開始就讓他運動,打籃球和踢足球。經常看到他的腳青一塊紫一塊的,孩子的媽媽經常抱怨我對孩子太不注意了。

    但是隻要孩子有了爆發力,就算打不過,跑的比人快也是一種優勢。當然在孩子再稍微大一些,學習簡單的自衛術也是我教育計劃的一部分。

    3,教他反抗的規則

    我們告訴孩子不要欺負人,如果遇到被人欺負要反抗,那麼我們就要告訴孩子怎麼反抗。

    孩子打架是不知道什麼是要害。所以我們要告訴他,反抗的時候哪些地方是不能攻擊到,這些地方會有什麼後果出現。告訴他們規則和危害,拳頭用的好,是保護自己的盾牌,用的不當,就是傷人的利器。

    說到最後

    電影《未擇之路》中有幾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尕娃在學校被幾個壞同學打得臉上一片淤青,二勇問他怎麼不還手,他說:“打不過,還手也沒用。”

    二勇聽到後,立刻對他說:“打不打得過是能力問題,打不打是態度問題。態度決定命運,知不知道?”

    如果說孩子被打該怎麼做?

    告訴他要大聲的說出來,對施暴者說不。如果還不能解決,那麼勇敢的打回去,出什麼事,我幫你解決。

    我是一個立志成為相婦教子,出廳堂入廚房的男人,左手鍋鏟右手筆,一半生活一半靈魂,只想給孩子留下一點美好的東西。喜歡可以點贊關注我,一起分享育兒的樂趣。

  • 7 # Z元吉

    我家寶寶小時候,被別家小孩打通常會哭,然後來告訴我!如果是在外人面前發生這件事,我會直接當著大人面告訴那個小孩打架是不對的,同時也告訴我自己的孩子,動手打人不對,只要大人不做過分的事,小孩子心裡已經明白了打人是一件不正確的事!所以不必當場追究誰對誰錯!事後,我會單獨和寶寶溝通這件事,問他心裡是什麼想法有什麼疑惑,同時告訴他,如果別人先打你你是可以反擊的,你要自己告訴別人不可以打你!一次兩次他會不知所措但是我經常這樣教育他,慢慢的也就不膽怯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主擇業怎麼樣?誰選誰知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