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校園微言

    作為家長,應該對自身定位認識清晰而明確,那就是除了承擔一定的社會角色,還要承擔家庭角色,這個家庭角色一定是主角。相應的必須承擔起扶養、教育、管理孩子的責任,使孩子能夠身心健康成長,成為對家庭、對社會都有價值的人。

    這就要求家長,不能為所欲為,要修身養性:

    1.首先學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社會上守法、守德、守信、文明,為家庭掙得好名聲,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古往今來,好家庭都是家長一代接著一代傳承努力的結果。而毀掉一個家庭,只需要一件壞事就可以。好的家庭,好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福氣。反過來,最受傷害、最倒黴的就是孩子。

    2.在家庭中以身示範、以身作則的學習、生活,家長要帶頭互敬互諒,勤奮好學,勤儉持家,處事厚道,樂於助人。這都是孩子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養料’。有錯就改,不知就學,不會就問,積極向上。沒有誰不會有失誤、有錯誤,改了就是很大的進步。沒有誰天生就什麼都會,學知識、學技術、學處事、學合作,活到老學到老,家長能如此,就會成為孩子的榜樣。

    3.家長不應片面孩子。家長教育管理自己與教育管理孩子是一脈相承的,自己有闖紅燈、亂丟垃圾、碰瓷訛詐、霸座無賴、遲到失信等行為,甚至不知悔改,怎麼面對自己的孩子?自己不尊重知識、不尊重老師,甚至訛詐老師、打罵老師、嘲諷老師,怎麼能讓自己的孩子學好?

    總之,家長是家庭教育的主角,做任何事情,不要忘了身後還有自己孩子的那雙稚氣天真的眼睛!

  • 2 # 一句話文章

    中華文化有優秀的部分,也有明顯的劣根:以為比別人高出一等的人總喜歡不懂裝懂。其根源是總喜歡以社會地位衡量一切,總覺的官大就思想理論文化水平高!官本位和不平等觀念深深紮在文化深處和人們內心深處。

  • 3 # 塵啃教育人

    在中國有些傳統觀念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比如自古就有“君要臣死才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說法,雖然說有些愚忠和愚孝,但是並不影響古代的這種尊卑和長幼的權威感。所以根據上述情況來看,就不難解釋,為什麼有些家長會明明是自己出了問題,而不願在孩子面前承認了。

    不過,關於這個問題,塵啃我還想多說幾點:

    因人而已和性格有關

    關於這一點,我想很多朋友都可以理解,下面也有很多回答的朋友,說出了這一結論。就是有些人的性格導致的,你說他比較死板固執也好,死要面子也好,反正就不會低頭認錯,何況是作為家長在自己的孩子面前低頭認錯。

    哪怕是知道自己錯了,他過不了心理的這個坎,認錯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還有就是這種家長除了性格外,還有就是上午所說到的,維護自己的權威感和家長形象。當然這一出發點本不是壞事,只是表錯了方式而已!

    家長的這種行為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

    我們常說因果關係,既然家長種了因,那麼就肯定會在孩子身上結果的。會結出什麼樣的果?我認為有三個:

    榜樣性:家長如此固執死要面子,直接就成為了孩子學習的榜樣,長期在此環境下成長的孩子,不自覺的會把榜樣所展示出來的形象完美地複製過去!

    責任感缺失:家長做錯了,出了問題也不承認,其實是一種沒有擔當的行為,責任感缺失,我們說一個人連基本的責任感都沒有的話,這個人就是“歪”的。而且會直接影響到孩子。

    內心卑微,懦弱:教育學告訴我們,家長太強勢,框架性太強,所教匯出來的孩子,都會表現的內心卑微,懦弱。而且長大了也是一樣,沒有主見,做事優柔寡斷。害了孩子一輩子。

  • 4 # 花魁學長

    每個人如同一顆種子的成長,需要Sunny、水等營養一樣,人類生命之花的綻放,既需要物質營養保障基本的生命力,更需要被無條件接納、被重視、被肯定讚美和認同、有學習的榜樣,這些心理營養,這些也正是我們獲得人生快樂幸福的最底層程式碼。現在你好像任然被父母控制著,要求著。是獨立自主還是服從他人,是自己照顧自己還是需要別人滿足自己。是你要思考的。

  • 5 # 軍旅小故事與教育

    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許多家長的確存在這樣的問題,毫不諱言自己以前也有同樣的問題,根本原因還是面子問題。

    我記得兒子小時候總喜歡問我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有時弄得我不知如何是好?不回答吧,兒子纏著不放,回答吧,自己確實不會,可為了面子自己又不願說出口,因此只好故作鎮定岔開話題,轉移視線,以此來掩飾自己的不會。

    可時間長了,我覺得這樣長期下去也不是辦法,不僅會打擊孩子的求知慾,而且孩子在情感上也容易與大人漸漸疏遠。後來當兒子問到一些不會的問題時,我就不再掩飾,而是大大方方告訴兒子:“爸爸暫時也不會,不過爸爸能找到答案,我們先一起想一想。”,從此以後對孩子提出的問題,如果不會的就先告訴兒子,然後記在心裡想辦法找答案;如果能回答的我一般先不直接給答案,而是引導兒子去思考。這樣跟兒子的互動也多了,兒子在成長,自己也在學習中得到了進步。

    像我這種情況的家長還是大有人在,由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許多家長在孩子面前喜歡高高在上,覺得自己是大人、是長輩,如果孩子問到的問題不會,深怕丟了面子,因此為了面子,對一些不會的問題也不願承認。

    其實每個人的知識面都是有侷限的,即使是那些“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學者,也有知識的盲點,何況我們一個普通人,所以大可不必糾結這個問題。如果為了顧及面子想自圓其說來糊弄孩子,終有一天要“露餡”,到時丟掉的不只是面子,更會失去孩子的尊重和信任。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父母對孩子一生的影響是最大的,因此作為父母只有不斷地學習,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才能為成長中的孩子提供知識營養和情感支撐,這才是做父母的人格魅力所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資料和人工智慧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