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793642579239

    《明朝那些事兒》曾經洛陽紙貴,先是在網上火起來,再是紙質書迅速出版。書出來之後,有許多人說話和寫書的句式都套用這個模式:xx那些事兒——其火爆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在最火爆的時候,沒有動過閱讀的念頭,總是認為流行的東西往往是淺薄的、快餐式的,缺乏營養價值的。然而,當真正拿起這部書時,才發現自己對這部書真的是誤解太多。此書應該算是難得一見的好書:用通俗生動的語言講述嚴肅正經的歷史,讓人在愉悅中瞭解歷史,走進風雲變幻的明朝三百年。

    閱讀《明朝那些事兒》算得上是一次閱讀意義上的長征,字數多,達到150多萬字;閱讀的時間長,長達一個多月。

    在略顯漫長的閱讀過程中,卻沒有疲勞之感,倒是在一邊閱讀的時候一邊暗暗期待:長些,再長些。這樣的閱讀期待,只有在閱讀金庸的武俠小說時才有過:金庸的武俠小說是越長越精彩。

    讀歷史類書,竟然有讀小說那樣的愉悅感,是少見的。在自己的歷史作品閱讀經歷中,張宏傑算一個。現在讀了《明朝那些事兒》之後,當年明月算一個。印象中的歷史書籍總是一些高頭講章,作古正經,枯燥無味——學術著作如此,歷史教材同樣如此。當年明月用自己的精彩敘述顛覆了這個認知。能把枯燥的歷史寫得好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也是一種特殊的能力。

    當年明月應該是讀透了明史的。否則,他不可能將明史寫得了如指掌。作者在自序中,說自己閱讀了數十種關於明史的著作——真算得上是一個明史專家了。因此,作者在寫到一個皇帝與另一個皇帝、一個歷史事件與另一個歷史事件的時候,不僅其銜接與過渡看不出突兀感、非常自然,而且其曲折與生動就和小說一樣,讓人慾罷不能。

    作者在評價歷史事件時,多數是三言兩語,然而眼光犀利,往往切中肯肈。例如對人物特點的概括:“張士誠的特點是器小,陳友諒的特點是志驕;器小無遠見,志驕好生事。”“朱元璋是個有仇必報的人。”例如對農民起義的精闢分析:“在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成功後,那些以平分土地為目標的農民領袖都變成了大地主。幾千年來,歷史無非是姓劉的地主趕走姓項的地主,姓李的地主取代姓楊的地主,從無例外。這似乎是個魔咒。” 例如對實力的認識:“誰有實力,誰就是大爺,沒實力,就是孫子。”等等。

    作品的語言富有特色,誇張與嚴肅並存,嘲諷與莊重同在,有時覺得不搭界,然而常常各得其所。

    例如對明朝動亂期間的比喻性分析:“王朝也好,帝國也罷,說穿了,就是個銀行,這邊收錢,那邊付錢,總而言之,拆東牆,補西牆。不補不行。幾百年裡,跑來拆牆的人實在太多,國家治不好,老百姓鬧事;國防搞不好,強盜來鬧事,折騰了這邊,再去折騰那邊,邊拆邊補,邊補邊拆。但國家也好,銀行也罷,都怕一件事——銀行術語叫做擠兌;政治術語叫內憂外患;街頭大媽術語叫東牆西牆一起拆。”

    例如對哥們義氣的嘲諷:“無論是鐵哥們,還是鈦哥們,在利益面前,都是一腳蹬。”

    例如對戰爭的認識:“所謂戰爭,大都是你死我活,上了戰場,管你七大姑八大姨,都往死裡打,特別是明末,但凡開打,就當不共戴天,不共戴地,不共戴地球,打死了算。”

    類似的語言特點構成了全書的風格,使人在生動幽默中讀懂歷史人物、領悟事件本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勸誡不要迷失自我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