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慢慢不是漫漫

    1、貝多芬:一個被命運作弄的,最終耳聾的音樂家,一個用痛苦換來歡樂的英雄。這個表面狂傲的人,在世時卻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音樂家最重要的器官損壞了,他不敢表露出來,不敢讓人知道他的弱點,只好選擇離群索居。他沒有知音,甚至連朋友都沒有。但是,貝多芬接受了現實,承受了上天給予他的痛苦的命運。因此他也成為作者心目中的英雄。

    2、米開朗琪羅:憂鬱症患者,是一個恨不得把整座山都雕出生命的工作狂,一個捨棄歡樂,享受痛苦的英雄。作者讓我們瞭解到了米開朗琪羅十分矛盾而又複雜的心理,他有著對自己行為的極端厭棄,因為就連他自己都知道自己是一個十足的弱者和懦夫。心靈的折磨和奴隸般無休止的勞作,使他的一生飽受折磨,對他而言生命就是恐怖的地獄。

    3、托爾斯泰:一個自我折磨,自我折騰的人,離家出走的老翁,一個打破生活的安寧以便安撫良心的英雄。他很早就擁有了財富、名譽與地位,但他卻像一個瘋狂的信徒一樣,不斷地解剖自己,不斷地懺悔,以至於為了自己的信仰拋棄了家庭,拋棄了世俗的歡樂,最後做了一個離家出走的耄耋老者,客死荒郊。

    拓展資料:

    《名人傳》,是由19世紀末20世紀初法國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1866~1944年)創作的人物傳記作品,它包括《貝多芬傳》(1903)、《米開朗琪羅傳》(或譯作米開朗基羅)(1906)、《托爾斯泰傳》(1911)三部傳記。被稱為“三大英雄傳記”,也稱“巨人三傳”。現已被選中為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語文名著閱讀。這本書也非常好地印證了一句華人的古訓: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1866-1944)1866年1月29日生於法國中部高原上的小鎮克拉姆西。人道主義家,思想家,文學家,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社會活動家。他從小愛好音樂,醉心於托爾斯泰和雨果的作品,形成了非暴力主義的人道主義思想,也是20世紀上半葉法國著名人道主義作家。一生為爭取人類自由,羅曼與黑暗進行不屈的鬥爭。他是傳記文學的創始人,其小說特點常常被人們歸納為“用音樂寫小說”。羅曼·羅蘭早期寫了7個劇本,以歷史上的英雄事件為題材,試圖以“革命戲劇”對抗陳腐的戲劇藝術。20世紀初,他的創作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羅蘭為讓世人“呼吸英雄的氣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樹碑立傳,並於1915年 因《約翰·克里斯朵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他的著作大致可以分為音樂和文學兩大類,在音樂理論與音樂史方面,更重要的著作是七大卷《貝多芬的偉大創作時期》(1928~1943)。文學方面,除詩歌外,他發表了各種體裁的作品:戲劇、小說、傳記、文學評論、日記、回憶錄。此外還有政論和書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蛇盤丹怎麼治療,會不會危及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