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讀書是福

    中原是華夏文化的發源地。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中原,本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文明的發祥地,是華夏民族的搖籃,被視為天下中心。中原又稱中土、中州、華夏,是指洛陽至開封一帶為中心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狹義上指今天的河南省。

    華夏文明源自紅山文化、大地灣文化、裴李崗文化、龍山文化、仰韶文化。根據史書記載,華夏部落是黃河流域的最早居民,華夏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在黃河流域建立了大地灣文化(甘肅天水一帶)和裴李崗文化(河南新鄭一帶)。又於7000年—5000年前在北到長城沿線及河套地區,南達鄂西北,東至豫東一帶,西到甘、青接壤地帶建立了仰韶文化。再於距今約4600-4000年在分佈於黃河中下游的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等省地區建立龍山文化。距今5300年前後,中華大地各地區陸續進入了文明階段;距今3800年前後,中原地區形成了更為成熟的文明形態 。

    中國古代文明誕生於公元前2800年的黃河流域,而土地肥沃的河南省是中國古代文明開始的地方。黃河橫貫河南省,是古代中國的交通要道,中國最古老的部落首領黃帝和炎帝都出生在這裡。即使在今天,華人在世界各地仍然使用著炎黃子孫這個稱呼。黃河被稱為“母親河”,在華人心中有不可動搖的地位。5000公里長的黃河打破了最後一道屏障,流入廣闊的平原,形成了中國文明的搖籃,成為了智慧,勤奮和堅韌的炎黃子孫後裔共同追求的這片土地。經歷了2000餘年的風風雨雨,黃河流域醞釀出了13朝古都洛陽、10朝古都開封以及中原經濟重鎮鄭州。在3200年的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20餘個王朝,其中有200餘位皇帝在河南稱帝,並在河南留下了許多珍貴文物,其中三個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包括少林寺,龍門石窟和殷王朝遺址。

  • 2 # 大雜小匯

    華夏起源於俺們村不接受反駁

  • 3 # 逍遙麒麟漂江湖

    是多源匯聚,而不是隻有一個發源地,就像長江黃河一樣。不過它的主體是在黃河中下游,理由就是有文明就得有文字,有文字就得先有語言,華夏文明的主體語言古漢語就發源於黃河中下游!

  • 4 # 三山五嶽人

    華族夏族融合稱作華夏。夏居主導。後人稱謂夏朝.中心區域為兩山兩河一帶.曹孟德所作巜步出夏門行》可為佐證.遼東以遠已非夏族.或為華族?

  • 5 # 善童仔

    在崑崙山~你敢發嘛~就是埃及附近?

  • 6 # 醉臥紅塵笑

    最近的考古研究,真的有可能在遼寧地區。

    還是依河而居,大概在遼河流域附近,紅山文化大約出現在七千年前,公元前五千年前。

    隨後,向中原擴散,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氣候。

    一路下來,從遼河流域到黃河流域,再到長江流域,大致是這個遷徙路線。

    其實,這說明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公元前五千年前,地球比現在熱很多。

    原始人不傻,肯定找適合居住的地方。

    地球逐漸變冷,人類開始向南方遷徙。

    漢朝時期,估計長江流域的氣候與現在三亞差不多,所以過了長江,有大片土地無人居住,主要就是太熱了。

    現代科學家所謂溫室效應是個騙局,地球整體處於一個向冷的大迴圈之中,小迴圈向熱,但也達不到七千年前熱的程度。

    我們知道地球氣候週期一般在千萬年,我們就處在向冰河期流動的方向上。

    科學家為啥說溫室效應呢?

    世界上重要的城市都在海邊,如果溫度升高,上海、天津、紐約、倫敦等大城市都將被淹沒。

  • 7 # 風蕭蕭132679543

    中原大部分地區在遠古時代根本就住不了人,那時大地多數是水你想想平原低窪的地區能住人嗎?

  • 8 # 午夜秋風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 山西或許能代表最早的華夏文明

  • 9 # 淡泊地平線

    毋容置疑,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在黃河中游陝豫晉一帶。

  • 10 # 舉杯敬溫華

    以現在的網路環境來看,那必須是嶺南啊。

  • 11 # 完美清風JQ

    以洛陽為圓心,看半徑大小,

  • 12 # 尊重歷史展望未來

    我只知道,古人說夏商周三代皆在河洛之間!又說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又說得中原者得天下!又說,河出圖洛出書則聖人從之!

    還有現代考古發現只有中原從9000年前一直延續沒斷帶,從歷史角度,現代考古發現你說說那個是發源地?

  • 13 # 研究中華文明源頭的人

    確實在東北(包括俄羅斯貝加爾湖那邊山脈,山海經有記載),勿容質疑。而且是新石器中期母系社會媧皇部落裡。有連貫性的證據表明,板上釘釘的事實,影響華夏民族後來六千多年曆史,三星堆文化就是延續的實證之一。

  • 14 # 天平pzq

    天水!

    華夏文明的發源地!

    中華民族的發源地!

    上古華夏中央之地!

    沒有之一!

    天水市秦州區《師趙村與西山坪》遺址文化層8300年至今從未間斷!在中國一萬多個新石器遺址中具有唯一性!

    換句話說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師趙村與西山坪》報告所揭示出來的天水大地灣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源頭!從而證明天水就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

    晚期智人天水“武山人“化石,距今三萬八千年,比北京"山頂洞人”早二萬年!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最西部的晚期智人化石,證明古羌人就發源於天水一帶而向四面八方擴散。化石出土地《狼叫屲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羌伏羲族分出氐羌兩族,羌在山上牧羊四擴為蠻夷戎狄,氐在川底耕種入關中進中原成為漢族!姜羌一體炎帝,姬氐一族黃帝!姬姜就是氐羌!炎黃子孫就是氐羌子孫!姬字是族徽由女字與氐字組成,"姬幾低底狄"古音相同,天水至今有人讀底下為"幾哈”!從而證明天水地區就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

    豎圭測時!卜圭為卦!象天法地!與天地準!登圭山而察禹河,控四時以制八方!

    三代之前舜帝在天水圭山賜大禹玄圭!賜伯益嬴姓!始有圭戎、邽縣、上邽。

    玄圭是伏羲文化聖器,圭加卜是卦字,孟子曰“禹生石紐!”《十道錄》說:“石紐是秦州地名“。

    福建秦姓家譜開篇為:

    “秦姓族譜世系以便稽考:

    伯益公:

    舜臣,輔佐大禹王,初封伯爵,食邑天水郡,自三代以下族姓繁盛〞等等。

    福建秦姓家譜可以證明:一;舜帝是天水人!二;治水之地在天水!三;大禹是天水人!四;伯益是天水人!五;秦嬴源自天水圭山禹水與東夷無關!

    姜、姬、禹、桂、龍、嬴、權、秦、狄、尹、辛、莘、趙、李、莊等早期最基礎姓氏都源自天水,《元和姓篡》、《太平寰宇記》、《百家姓》千年無爭議!

    唯一"夏禹”二字同框的青銅禮器是出土於天水收藏於國博的"秦公簋”,銘文:"鼏宅禹跡,虩事蠻夏”!譯為:住在大禹的故土,認真謹慎管理蠻族和夏族。

    《尚書·君奭》《尚書·立政》及“睡虎地秦簡“可以看出周人和秦人都自稱“夏”或“有夏“

    周公《典瑞》:"兩圭有邸,以祀地旅四望"。《鄭注》"祀地,謂所祀於北郊,神州之神”!

    "隴”字,由邑字與龍字組成,龍的都邑的意思!古地理書籍記載“隴”字都以天水為中心,

    宋《太平寰宇記》卷一百五十載曰:“隴右道一。秦州。姓氏:天水郡姓:權、趙、尹、莊、龍、狄、姜;人物:李廣,孫陵。趙充國,段防宗,薛夏,楊阜。姜維天水人仕蜀官至大將軍。唐狄仁傑天水人相則天追封梁公。權德輿相德宗。李程,李逢吉,李石文宗相。”(採引《四庫全書》文淵閣影印本)。

    黃河文明來自渭河文明,中原文明來自隴右文明,東夷來自西戎,華夏源自天水!天下無非姬姜!姬姜就是氐羌!河南山東人來自老家天水。黃河淤出陸橋天水西山坪大地灣人登上泰山島創造了大汶口文化!文登就是文化登陸的意思,河南山東漢藏語系無可爭辯的被牢牢挷定為犬戎子孫!

    天水邽丘就是上古華夏中央之地!

    參考資料:

    《天水通史》先秦卷190頁寫道:“仰韶文化淵源及傳承關係大致可以這樣描述:大約8000年前,一批中華先民生活在甘肅東南部的天水地區和隴南地區的禮縣、西和等地,他們創造了古老的大地灣文化,接著他們中的一部分遷入現在陝西、山西、河南的3省交界處,轉化為半坡文化和廟底溝文化。 大地灣遺址不僅是仰韶文化的源頭,而且還囊擴了仰韶文化最重要的兩個分支→→半坡型別和廟底溝型別。”

    由於大地灣1期文化早於中原仰韶文化的典型代表半坡文化千年以上,兩者在文化原貌上又有延襲承傳的密切關係,因而,她上開中原仰韶文化之先河,下啟隴右馬家窯,齊家文化之濫觴,對探索中華文明的線索和原生面貌,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國際學術期刊Nature《自然》原文:“2000年,美國得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分校研究人員,在分析了漢藏語言人群Y基因組之後,認為在一萬年前黃河中上游地區生活的古代人群,發展了東亞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他們是現代漢藏人口的祖先”

    復旦大學金力教授團隊論文認為:“來自黃河流域上游和中游地區的人們說的是漢藏語系的祖先語言,在4000-6000年前,一部分人向西遷徙到了西藏,另外一部分人向東、向南遷移,最終成為說漢語的漢人。”

    復旦大學金力院士:“漢藏語系分化為漢語言首次出現於約5900年前,發生在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時期,而藏緬語的分化大約出現於4700年前,發生在馬家窯文化中期。同時,藏緬語言的分化時間與遺傳證據一致。〞

    漢藏語系(是以漢語和藏語為代表的一個有親屬關係的)語言群,分為漢語族、藏緬語族、壯侗語族、苗瑤語族四個語族。中國的漢語、藏語、苗語、壯語、土家語、瑤語均屬於這一語系,中國南方的緬甸、泰國等中南半島國家的語言也多屬於漢藏語系。

  • 15 # 老海樂樂

    本來不想說話了 ,藍田猿人不答應。他們除過留下三百年萬前的人類生存遺址,還有一個華胥古鎮和華胥陵,默默地訴說著中國夏娃與亞當的歷史——華胥老母的一對兒女:伏羲和女媧,河南人可能不知道 ,只知道中國就是中原之國。寶雞的一個青銅鼎,才是“中國”的最早歷史鑑證。至於華山就不用說了,也是從嵩山漂移過來的,可惜太重了,搬不過去,實在沒辦法啊!

    中華老祖先留言 :山不轉水轉,水不轉人挪。五千年華夏文明,可以上朔一萬年,十萬年,百萬年,一個古老部落可以移動幾百裡,幾千裡,現在的陝西人也不一定就是原來的陝西人,藍田人、大荔人、黃龍人,想必現在的河南人也不一定就是原來的中原人,許昌人,古老的黃帝陵不一定就是陝西黃帝陵,可國務院有關部門給予了古陵墓001號,也不知道關係陝西河南人怎麼回事。

    只想說,中華文明是全華人民的名義,是中華大地涓涓細流匯合而成,中華兒女的共同歷史,任何“鰲頭獨佔”的新增劑都是無聊的話說,中華文明就是華夏子孫的共同精神財富,每個人的祖宗都是歷史的一份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港出名的藥房是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