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老鼠愛吃大米粒

    你的問題存在邏輯錯誤,在中國古代一般都是有人造反後才是亂世,沒人造反的話即便不是盛世也稱不上亂。

    至於安祿山為什麼會在唐朝鼎盛時造反?這個問題如果你對唐朝有充分的瞭解的話,其實很好理解。

    唐朝到了天寶年間已經跟前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是唐朝原本那些上馬可戰下馬可治,文武雙全,出將入相的關隴貴族集團的建國根底已經完全被李氏家族掃除殆盡。這雖然強化了李氏家族的皇權統治但也徹底將文官武將區分成兩個鮮明獨立的集團,王朝內部文臣武將的文武之爭已經日益明顯。

    再者唐朝自建國以來就有一個致命的短板,那就是唐朝的稅收能力先天不足。自貞觀年間起就已經出現各部門的俸祿各部門自己承擔的現象。這種情況到了天寶年間已經一發不可收拾,再加上連年征戰的糧餉不足導致唐朝府兵制度名存實亡,所以才有了節度使這個軍政財務總攬的職務出現。而且天寶年間的唐朝承平已久,唐朝軍隊的戰力已經大不如前,只有安祿山,哥舒翰和高仙芝這幾隻用於防守北方少數民族的邊軍和對外擴張的遠征軍保持著戰鬥力外,其他的都已經拿不上臺面啦。而這其中又以安祿山手中的三鎮兵馬軍力最盛,戰鬥力最強。最關鍵的還是當時這三隻兵馬中高仙芝在西域向西擴張,而哥舒翰則是大病初癒手下主力又在對付吐蕃。所以安祿山此時起兵造反,唐玄宗手下根本沒有合適的將領和精銳之師壓制他。雖說唐玄宗及時的召高仙芝所部回師平叛又命哥舒翰率領20萬大軍駐守潼關但最終因為各種原因導致這種遠水解不了近渴的行為仍是沒有抵擋住安祿山的步伐。

    可以說安祿山的起兵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選的時機非常合適。

  • 2 # 西門不帶刀

    對於安祿山來說,殺人不分早晚,造反不分先後。一旦有了那顆造反的心,管它亂世盛世。

    但恐怕安祿山自己都沒想到的是,從邊關一路上來長驅直入,先奪洛陽,再到長安,居然成功了!!

    大唐盛世整個一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銀樣蠟槍頭!

    我們來說一下安祿山什麼要造反?

    按理說唐玄宗寵著,楊貴妃慣著,皇帝又給了他三個藩鎮的兵力,上有天心下有實權,安祿山是最不應該造反的人。那他為什麼義無反顧的反了呢?在這裡我們要提到三個關鍵的人。

    關鍵人1: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太聰明瞭,太偉大了。大唐江山在他手裡,出現了開元盛世。而他從小又是以政變出身,誅殺韋皇后,誅殺太平公主,誅殺上官婉兒,這些說出來名字都響噹噹的人物,被他談笑間誅殺至盡。太聰明太有成就的人往往有一個致命的缺點,那就是會自負。

    安祿山把唐玄宗馬屁拍好了,唐玄宗一口氣賞給了他河東,范陽,平盧三個藩鎮。讓他做這三個地方的節度使,唐玄宗從不認為有人敢造反。因為他覺得自己很強大。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這三個地方,離當時的長安以及洛陽都很近。而安祿山作為這三個地方的軍政一把手,客觀上有造反的物質條件。

    關鍵人2:大奸臣——口蜜腹劍的李林甫。

    我們談李林甫,並不是說李林甫讓安祿山造反,而是要說如果李林甫活著安祿山不敢反。

    李林甫做了19年的大唐丞相,看人極準,雖然是個奸臣,但他對安祿山有極大的震懾作用。安祿山寒冬臘月見到李林甫都嚇得渾身出冷汗(他知道自己所有小心思李林甫都能看穿)。所以李林甫活著,安祿山不敢造反。

    關鍵人3:楊貴妃的哥哥,廢物丞相——楊國忠

    楊國忠也是個大奸臣。一心只想斂財。在政治手腕上與他的前任李林甫相比,他就是個白痴。安祿山一直瞧不起楊國忠。雖然楊國忠也曾經表態準備拉攏他。多次表態拉攏不成之後,楊國忠就開始在皇帝面前給安祿山上眼藥了,天天在皇帝面前,說安祿山要造反。而最後安祿山也正是藉著一個清君側的名義(誅殺奸臣楊國忠)造反了。

    安祿山在造反一年後被他的兒子串通宦官李豬兒給宰了。這個重達300斤,精似鬼,蠢如豬的一代梟雄,就此畫上了一個句號。把一個好好的大唐盛世攪得天翻地覆,烏煙瘴氣。

  • 3 # 淡看天上月

    安史之亂使得大唐盛世轟然崩塌,雖然當時是盛世,但是有哪條規定說只允許亂世才能造反的?歷史上不是亂世或者盛世造反的例子不少,只要條件允許為什麼就不能造反呢?只是規模大小不一而已。

    軍制轉變過渡期

    安祿山能夠造反,當然和他手握重兵有關。所以先了解一下唐朝的軍事制度。唐玄宗時期,是大唐軍事制度由府兵制轉向募兵制的一段過渡時期。

    府兵制到了唐朝鼎盛的時期,因為管理、監督、執行、條件艱苦等等各方面的原因,在邊疆地區已然玩不下去,因為已經沒有人願意番上的邊疆了。這時候募兵制應運而生,唐朝邊疆地區就用上了募兵制。

    內輕外重

    唐玄宗是一個有雄心抱負的君主,唐朝當時在邊疆的戰事是很頻繁的。頻繁的邊疆作戰就帶來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當時唐朝的邊鎮兵有49萬左右,而中央軍卻只有9萬左右。

    邊鎮的募兵常年實戰,戰鬥力得到的保障。而中央軍則是養尊處優,管理也不善,荒廢訓練,故而戰鬥力相比之下不足,所以邊鎮軍造反,當時的中央軍抵不住。

    唐玄宗想利用恩澤的方式來換取安祿山這類人的忠心,而且也沒有整頓和擴大護衛京畿之地的軍隊,所以這京畿防禦的空虛讓安祿山有了空子可鑽,安祿山想讓自己的利益進一步最大化,那麼就是造反自己當皇帝。

    安祿山這種型別的造反才不會去挑選盛世或者亂世時期,他們認為時機到了就會立馬行動。七王之亂也是發生在漢朝國力蒸蒸日上的時候。只能說亂世的時候促使更多的人造反而已,並不是說只有亂世才能造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標準微笑是多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