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渚漁樵452

    水滸傳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起義,以及聚義之後接受招安、四處征戰的故事。水滸傳的核心是“義”,年少的時候,狂妄無知,社會經歷少,閱歷淺,容易被“兄弟義氣”所矇蔽,容易被誤導,然後走上不歸路。所以少不看水滸。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在這幾大歷史事件中,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裡行間。老年人本身社會閱歷就神,見識的廣,對待事情就已經是老謀深算了,這時候還看三國這種對爾虞我詐描寫絲絲入扣的書,不就更狡猾了嗎?所以老不讀三國。

  • 2 # 七里夕花

    看,大家的回答,感覺挺全面的,我也說說我的看法,

    水滸傳講的是梁山好漢聚義,最後被朝廷招安,下場十分的悲慘,可以說結局在大多數人心裡不完美。

    那為什麼說少不看水滸呢?

    年輕人正是朝氣蓬勃,心懷遠志的年齡,他們幹勁十足,敢與天抗爭,這不正是梁山初期的樣子嗎?梁山好漢在最早的時候不也是快意恩仇,志得意滿嘛。

    但是梁山的悲慘的結局卻是年輕人所不能理解的。他們會覺的不管做了多大的努力,最後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容易消沉,也會怨恨這個世道,反正樑山的結局對年輕人是個很不好的影響。

    這也是人生閱歷不夠的原因,由於人生經驗的缺乏,年輕人不會認為從梁山集團成立的那一天,就已經決定了梁山悲慘的命運結局。他們看不到梁山集團內部的重重矛盾以及各種隱患,也不會去思考如果不接受招安,那結局比招安的下場更悲慘十倍。年輕人看了水滸傳只會對世道生起怨恨,也對年輕人敢於拼搏的精神是種打擊。

    三國演義講的是天下大亂,烽煙並起,身懷雄才大略的梟雄們逐鹿問鼎,最後三分歸晉的故事。

    那為什麼老不看水滸呢?

    三國最後的結局是被司馬家族的晉朝全部吞併,任你曹、孫、劉如何的雄才偉略,任你三雄耗費了多少無數的心血,但是身死後,只能看著自己辛苦建立的基業崩塌。你無論耗費多少心智安排你的身後事都沒什麼用,你安排了自己兒子,還能安排了自己的孫子?子孫不賢不孝,你只能眼睜睜在九泉之下看著自己的基業毀於一旦,而且毫無辦法。

    這就是老不看三國的原因,老人辛苦一輩子置辦的家業,希望子孫們繼承家風,發揚光大,但是一想起三國,免不了倍感淒涼無奈。人到暮年,願望很簡單,只是希望子孫興旺,自己的後繼有人,不期望子孫有多大出息,只要能守住自己一輩子拼下來的家業就好。但是,三國演義對所有的老人說“你想得美”。

    三國的結局對於老人來說是殘酷的,也是無奈的。富不過三代,是所有老人都不想接受的。所以,老人看三國演義不太好,容易鬱悶,也影響晚年的生活質量。

  • 3 # 姜小姐的浪漫滿屋

    整部水滸傳,寫的是畸形的義氣和殘酷的殺戮。

    “義氣”有兩種解釋,一是指“剛正之氣”,二是指“忠孝之氣”,不管是哪種解釋,行的都是正大光明之道,做的都是光明磊落之事。

    但是反觀水滸傳,宋江為了義氣,放走了劫持生辰綱的晁蓋;李逵為了義氣,一斧子劈了小衙內;梁山眾人為了義氣,大鬧江州法場活捉黃文炳;花榮為了義氣,大鬧清風寨,殺了自己的同僚。這些義氣,不但視國家法度為無物,而且往往伴隨著血腥的殺戮。“梁山好漢”好像根本不把平民當人,一面打著“替天行道”的旗號,一面對平民進行屠殺,最令人髮指的就是宋江為了賺秦明上山,命人假扮官兵屠殺平民,從而陷害秦明。在這裡,你能想象的到這是“忠義孝三郎”的所作所為嗎?這是人們口中的“山東及時雨”嗎?之此一類,實在太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不少人眼中,“義氣”一詞的含義已經發生了畸變,狹義地成了“為朋友兩肋插刀”。為了朋友,可以不顧國家法度,可以不顧社會倫理綱常,可以不在乎別人的財產和性命。這種義氣,在社會無業閒雜人員的身上體現的最為明顯。

    而青少年,正處在人生觀價值觀養成的最關鍵時期,這個時候,一旦長期接觸水滸傳這種“偽三觀”,很容易讓青少年陷入其中無法自拔,從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再說說三國。

    三國演義,寫的更多的是壯士暮年的悲劇,而且越往後,這種描寫越強烈。

    整部三國演義的基調過於大起大落,作為全書的主角,劉關張三兄弟從結義到成立霸業,之間經歷了無數的磨難和波折,半輩子風雨漂泊無所定居。但隨著佔有荊州、西定巴蜀,三兄弟的事業終於達到頂峰,而關羽水淹七軍、生擒于禁、威震華夏,更是將全書推向了高潮。

    但是,水滿則溢,日中則斜,月圓則虧。緊接著,荊州被襲、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張飛被手下暗害、劉備夷陵大敗,全書的基調突然逆轉直下,從高潮直接摔到了低谷,快的都不給讀者思考的時間。三兄弟從極盛到衰敗,也就是瞬間的事情。真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再往後,諸葛孔明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均無果而終,隨著鄧艾鍾會入蜀,也徹底決定了蜀漢滅亡的命運。至此,全書極力推崇的大漢天下,徹底滅亡了。劉禪那句“此間樂,不思蜀也”,將整部書的悲劇推到了最高。

    如果將全書比喻成一個人,那麼樊城之戰之前,是青壯年,這個時期,歷經磨難和辛苦,終於有了自己的事業和天下,對於個人,是極為振奮和鼓舞的;荊州被襲到姜維九伐中原,可以說是老年,在這個時期,事業遭受慘敗,雖然還想逆天改命,但已力不從心;直到蜀漢滅亡,可以比喻成暮年,這個時候,認命了,人老了,不去爭什麼搶什麼,就這麼安度晚年吧。

    此間樂,不思蜀也。

    或許,這是壯士暮年,最淒涼、最無奈的心聲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防工程,氣密測量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