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難得現錢

    北韓正祖李算的王后 李算的後代

    李算的正宮王后是孝懿王后金氏,他的妃嬪還有元嬪洪氏、和嬪尹氏、宜嬪成氏以及顯穆綏妃/綏嬪樸氏。他和孝懿王后金氏的1子1女都不幸夭折,只有顯穆綏妃/綏嬪樸氏和他的1子1女活到成年,其中北韓純祖就是顯穆綏妃/綏嬪樸氏的兒子。  北韓正祖李算的王后  孝懿王后金氏  本貫清風金氏,北韓王朝正祖的王妃,清原府院君金時默與唐城府夫人洪氏之女。北韓英祖三十八年(1762年)二月受冊封為世孫嬪,與世孫李算(北韓正祖)行嘉禮於“於義洞本宮”(北韓孝宗潛邸),數月後家翁莊獻世子過世。正祖繼位後,進封王妃。她素有賢妃的美名,即使後來受到權臣洪國榮(其妹為正祖後宮元嬪洪氏)的勢力威脅,王妃之位始終屹立不搖。她與正祖成婚多年始終沒有生育,其後綏嬪樸氏生下王子李玜(北韓純祖),正祖遂命李玜為元配的養子,號“元子”。(其實在此之前她也曾認養宜嬪成氏之子文孝世子,可惜世子早夭。)李玜繼位後,按例尊嫡母為王大妃。  純祖二十一年三月九日,金氏病逝於昌慶宮慈慶殿,享壽69歲(史書中所記載的為虛歲,實際年齡是67歲),葬水原健陵,全稱睿敬慈粹孝懿王后。高宗稱帝后,上尊號莊徽,幾個月後再尊崇為莊徽睿敬慈粹孝懿宣皇后。  宜嬪成氏  北韓正祖的後宮嬪御,深受正祖寵愛。成氏為宮女出身,後封為尚儀,並得到正祖寵幸,正祖六年九月七日(1782年)生下文孝世子李(王享)後晉為昭容,隔年晉為宜嬪。另有一女未取名即夭折。她雖相當得到正祖的寵愛,可惜2個孩子都未能活到成年,文孝世子也僅4歲就不幸夭折。  文孝世子夭折後,王室將希望寄託在再次懷孕的宜嬪身上,然而四個月後宜嬪竟於九月十四日去世,不知是否因為喪子過於悲痛的緣故,但是亦有人懷疑她的死因不單純。  顯穆綏妃/綏嬪樸氏  北韓正祖的後宮嬪妃。正祖的後宮中有生育王子的只有樸氏與宜嬪成氏,本來北韓的嫡庶子差別極大,後宮生育的王子能登上王位的少之又少。無奈孝懿王后金氏一直沒有生育,正祖又極為寵愛宜嬪成氏,便將宜嬪所生之子立為世子。可惜文孝世子4歲即夭折,隨後綏嬪入宮並生下庶二子李玜,並由孝懿王后收養作為元子,因此正祖將李玜立為世子,就是後來的純祖。綏嬪另在正祖十七年(1793年)生下一女淑善翁主,後來下嫁永明尉洪顯周。由於綏嬪不是正室,加上英祖王妃貞純王后與正祖王妃孝懿王后都還健在,純祖即位後沒有辦法封母親為王大妃,只能以綏嬪的宮號嘉順宮稱之,如同正祖的之母惠慶宮洪氏。北韓純祖二十二年綏嬪於昌德宮寶慶堂過世。死後純祖將母親的牌位供奉在現七大宮之一的景佑宮。  北韓高宗稱帝后,不僅將正祖與孝懿王后分別追封為“正祖宣皇帝”與“孝懿宣皇后”,更於西元1901年10月11日(農曆八月二十九日)改封綏嬪為顯穆綏妃(一般仍習慣稱呼為綏嬪樸氏)。一年後朝臣們以綏妃生育純祖的功勞,請求將綏妃追封為皇后以及祔廟,不過高宗並未同意。  李算的後代  庶長子:文孝世子(4歲不幸夭折,生母宜嬪成氏)  庶次子:北韓純祖(生母綏嬪樸氏)  庶長女:翁主(未取名即夭折;生母宜嬪成氏)  庶次女:淑善翁主(生母綏嬪樸氏)下嫁永明尉洪顯周

    關鍵詞: 北韓正祖 李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蛇吃水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