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水月老師

    全文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兩大段正文和一小段附記。從開頭至“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是前一大段。這一段記遊寫景,記敘褒禪山的景物和遊華山洞的情景。它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從唐朝和尚慧褒的墳墓,說“褒禪山”這個名稱的來歷;又以石碑上隱約可見的文字為旁證,辨明瞭今天的“華山”就是原來叫的“花山”。這兩次考證,反映了作者嚴謹的治學態度。這些,為在後一大段的第二個層次中議論研究學問的態度,伏下一筆,也可以說是前一大段中的一聲“呼”吧。如果說,前一大段寫褒禪山的景物有三:一座禪院,一塊僕碑,一個山洞,那麼,前一大段的第一個層次寫了前兩個景物,第二個層次則寫了後一個景物:山洞。在寫山洞中,又是先略寫前洞和後洞的情況,然後又較為詳細地敘述了遊後洞的經過。前洞有佳景:“其下平曠,有泉側出。”那平坦的土地,那淙淙的泉水,給人一種爽快的感覺。後洞有奇景:“入之甚寒,問其深”,它深不可測,寒氣襲人,給人一種神異的感覺。正是為了觀賞後洞中的奇景,作者“與四人擁火以入”,越走山洞越深,越走景象愈奇,但他們中間“有怠而欲出者”,高叫一聲“不出,火且盡”,把大家都嚇得走出了山洞。他們出洞後一估摸,所游到的地方,“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作者記述了遊後洞中這件掃興的事,表示“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這些,為在後一大段的第一個層次中議論人的意志伏下一筆,也可以說這是第一大段中的又一聲“呼”吧。

    前有呼,後有應,方顯出結構嚴謹,邏輯性強。後一大段用“於是餘有嘆焉”一句緊接上文,過渡到下文的議論,接連發出兩次“應”答聲。這後一大段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以前段探求奇景卻半途而廢的事作為引子,並結合那次遊後洞的實際情況,形象地說明這樣的哲理:“夫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緊接著,作者以“志”為中心,說明了“志”、“力”、“物”三者的關係,最後又落腳於“志”。這個層次的議論變化多,曲折多:“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這裡是一轉。說明雖然“有志”,但“力不足”是不能到達的。“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這裡又是一轉。說明雖然“有志與力”,但“無物以相之”也是不能到達的。“然力足以至焉,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這裡又是一轉。最後歸結為“有志”的重要。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推進,以風骨遒勁、筆力挺拔的議論句發揮哲理,真令人歎服。這雖然說的是遊山探險,實際上是以遊山探險作比喻,說明無論研求多麼高深的學問,創造多麼宏偉的事業,都必須以百折不撓的精神,堅持實現自己的意志。這些議論,已經照應到前段第二個層次中有關遊山探險的事,可以說這是後一大段中的一次“應”答聲吧。第二個層次,以前段有關石碑上的記載為引子,指出由於後代傳聞的錯誤,使“花山”與“華山”的名稱發生了訛錯,說明學者研究學問必須深思熟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這些議論雖然較為簡單,但也照應到前段第一個層次中有關考證的事,也可以說,這是最後一大段中的又一次“應”答聲吧。

    本文除最後一小段(從“四人者”至結尾)是附記外,前後兩大段分別都是前呼後應。這樣,全文顯得結構謹嚴,無隙可擊。而且,使前段的記事中寄寓著深刻的哲理,後段的議論中顯現著人和景物的影子,帶有生動的形象性。從而,使遊記與說理融為一體,使這種以議論說理為歸趨的遊記形式的說理文避免了空洞的說教,增加了藝術魅力。正如《古文觀止》所評點的:“借遊華山洞,發揮學道,或敘事、或詮解、或摹寫、或道故,意之所至,筆亦隨之,逸興滿眼,餘音不絕,可謂極文章之樂。”

    《遊褒禪山記》說理的邏輯力量,還表現在語言凝鍊、語意深刻上。比如,作者僅僅用了“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等十三個字,從視覺、觸覺、意覺等多方面寫出了褒禪山洞的深遠、難進和奇特,真有峰迴路轉、一波三迭之妙。在“夷以近”、“險以遠”的議論中,作者也只用了“夷以近,則遊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等十四個字,寓言深刻,耐人尋味,又無多餘之筆。在分析、推理、判斷中,往往出之以流利的語句、挺拔的筆力,將語言上的邏輯性與結構上的邏輯力融為一體,使文章顯得法度謹嚴,簡勁峭折。因此,古往今來,人們都稱頌《遊褒禪山記》極盡記事與議論文章的美妙之致,令人百讀不厭,值得反覆玩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恆生指數?有什麼意義?是怎麼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