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小莉知天下

    周代時稱"岱輿”、“員嶠”;戰國時稱“島嶠” ;秦朝時稱“瀛洲” ;漢朝稱“東夷”。然而,這都是對東南海外島嶼的泛稱。三國時期稱"夷洲”,而且吳國的船隊到達被稱為"夷洲"的臺灣。

    南北朝時稱"琉求”,隋朝的船隊到達此地。唐、宋以後,大陸與臺灣的交往日益頻繁。元朝稱"瑠求”、“琉球” ;明朝時,官方對臺灣的命名有"小琉球”、“小東”、“小番”。

    明代學者兼旅行家陳第,於萬曆三十一年(1603)初隨明將沈有容赴臺灣,著有《東番記》,稱臺灣為“東番”。《明史》載:“雞籠山,在彭湖嶼東北,故名北港,又名東番。”

    明天啟四年(1624)七月,荷蘭人撤離澎湖到臺灣,從臺灣西南的鹿耳門進入當時稱為臺灣的一鯤鯓島,並開始築城垣,初名為奧倫治(orange)城,至天啟七年更名為熱蘭遮(zeelandia)城,即後來所稱的紅毛城或王城、赤嵌城、安平城、臺灣城,成為荷蘭駐臺長官的駐在地及統治中心。

    赤嵌城北對岸的北線尾,逐漸成為繁華街市,南明永曆七年(1653),荷蘭人又於此地築城,稱為普羅文查城,即後來所稱的紅毛樓或赤嵌樓。荷蘭人將其作為商務、政務機關中心。

    其後又在魍港(wangkan)等地建築炮臺,以防北部海岸。至此,荷人以臺南為首府,以一鯤鯓島為貿易地點,在荷蘭東印度公司控制下,統治臺灣。荷蘭人侵入臺灣後,其擴張勢力逐步深人臺灣各地,對臺灣土著先住民大加撻伐,迫其歸順臣服,並用荷蘭語對先住民居住地進行命名。

    臺灣一名源於西拉雅族的臺窩灣支族。臺灣在秦漢時稱“東鯷”。三國時稱“東夷”。元時稱“瑠求”。明萬曆年間正式在公文上使用臺灣一名。清光緒11年(1885年)設臺灣省。取全稱中的“臺”字作為簡稱。

    擴充套件資料

    臺灣的地理環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有同學錄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