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出西門偶書
陸游
古寺閒房閉寂寥,幾年耽酒負公朝。
青山是處可埋骨,白髮向人羞折腰。
末路自悲終老蜀,少年常願從徵遼。
醉來挾箭西郊去,極目寒蕪雉兔驕。
陸游像
《醉中出西門偶書》作於淳熙四年(1177年),此時陸游閒居成都。
1170年,四十六歲的陸游攜家眷入川,開啟了蜀中八年的生活。他先後通判夔州、嘉州、蜀州等地,又曾入王炎幕府,力主北伐。
可是,他的灑脫率性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於是造謠、中傷四起。1176年,朝廷以“不拘禮法,恃酒頹放”為由,免去了陸游的錦城參議之職,於是陸游只得閒居成都,以主管台州桐柏山崇道觀所得的“祠祿”維生。
半生寄意恢復,不甘心做個詩人的陸游當然對這種閒居的生活倍感不滿,於是他被酒出成都西門,挾弓帶箭到西郊射獵。
首聯“古寺閒房閉寂寥,幾年耽酒負公朝”,交代了因自己閒居住古寺,無事可做而倍感寂寥,只好借酒澆愁的生活狀態。
“幾年耽酒負公朝”,意思是,幾年來好酒貪杯,有負朝廷重託。表面上這是一種愧疚與自責,其實卻滿含激憤。
陸游被免的理由正是“恃酒頹放”,這樣寫相當於承認自己食君之祿,卻沒為君效命,但細品裡面卻有滿腹的牢騷在:
幾年來,自己積極用事,為恢復建言獻策(曾寫《平戎策》),非但不為朝廷接納,還被群小構陷,這才是“耽酒”的根本原因。——你們說我錯,那就算我錯了吧!
這哪是“服軟”,分明有種鬱勃不平之氣在。
頷聯“青山是處可埋骨,白髮向人羞折腰”。
名句“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是由“青山是處可埋骨”化用而來,但二者表達的意義卻大有不同。
陸詩是無可奈何,名句是意氣昂揚。
陸游在這聯詩中想表達的是,自己白髮已生,恐怕要老死於巴山蜀水之地(“青山是處”)了,因此不願為“五斗米”向人折腰。
此聯上句還有歧解。有人認為這裡意為“我志在為國戰死沙場,祖國的青山到處都可以埋葬我的屍骨”。這樣解釋當然昂揚得多,也同名句的意蘊變得極為相似,但“是處”有“處處”的意思嗎?
——無論如何解釋,無可奈何也好,意氣昂揚也好,後一句還是可以看出陸游的固守來的,一個身處困境卻清高自守的詩人自我形象如在目前。
頸聯“末路自悲終老蜀,少年常願從徵遼”。上句承上,下句啟下。
“末路自悲終老蜀”化自杜甫句“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但是反其意而用之,在詩意上概與阮籍“窮途之哭”同。
《晉書·阮籍傳》:“(阮籍)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
阮籍時常不管道路,駕車任意而行,直至末路,大哭而回,表達的是一種“眾裡身單”、不被理解的孤憤。而陸游也“縱酒頹放”,也“不拘禮法”,他的“末路自悲”和阮籍是相同的。——這裡詩人是以阮籍自比。
此句聯絡的是頷聯上句,是在埋骨蜀山基礎上的強化,由無可奈何上升為激憤的表達。
“少年常願從徵遼”,則是透過今昔對比,表達了自己少年壯志不獲實現的痛苦,同時又為尾聯蓄勢。
尾聯“醉來挾箭西郊去,極目寒蕪雉兔驕”是緊承上聯而來的。
上聯下句用唐太宗親征遼地典,說自己的夙願是跟從明君,立功邊塞,保家衛國。但現實卻是,醉酒挾虧,於西郊寒蕪,射射野雞兔子而已!
透過這個對比,表達的是不被重用、壯志難酬之憤。——詩人的射獵哪是遣懷,分明是在洩憤!
值得注意的是,“極目寒蕪雉兔驕”的“驕”字。
“驕”寫出了雉兔的不可一世。良狗烹,良弓藏,才有雉兔之驕。顯然,這裡的“雉兔驕”是奸邪小人橫行的隱性表達。
陸游認為,自己之免官同小人橫行有關,因此射獵更是對小人的象徵性“審判”。
有人認為,此聯同蘇軾的“西北望,射天狼”表達的感情相近,其實不然。蘇軾所射“天狼”,指的是西夏,而陸游所射“雉兔”指的是朝野小人。所指既不同,感情當然不同。
醉中出西門偶書
陸游
古寺閒房閉寂寥,幾年耽酒負公朝。
青山是處可埋骨,白髮向人羞折腰。
末路自悲終老蜀,少年常願從徵遼。
醉來挾箭西郊去,極目寒蕪雉兔驕。
陸游像
《醉中出西門偶書》作於淳熙四年(1177年),此時陸游閒居成都。
1170年,四十六歲的陸游攜家眷入川,開啟了蜀中八年的生活。他先後通判夔州、嘉州、蜀州等地,又曾入王炎幕府,力主北伐。
可是,他的灑脫率性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於是造謠、中傷四起。1176年,朝廷以“不拘禮法,恃酒頹放”為由,免去了陸游的錦城參議之職,於是陸游只得閒居成都,以主管台州桐柏山崇道觀所得的“祠祿”維生。
半生寄意恢復,不甘心做個詩人的陸游當然對這種閒居的生活倍感不滿,於是他被酒出成都西門,挾弓帶箭到西郊射獵。
賞析首聯“古寺閒房閉寂寥,幾年耽酒負公朝”,交代了因自己閒居住古寺,無事可做而倍感寂寥,只好借酒澆愁的生活狀態。
“幾年耽酒負公朝”,意思是,幾年來好酒貪杯,有負朝廷重託。表面上這是一種愧疚與自責,其實卻滿含激憤。
陸游被免的理由正是“恃酒頹放”,這樣寫相當於承認自己食君之祿,卻沒為君效命,但細品裡面卻有滿腹的牢騷在:
幾年來,自己積極用事,為恢復建言獻策(曾寫《平戎策》),非但不為朝廷接納,還被群小構陷,這才是“耽酒”的根本原因。——你們說我錯,那就算我錯了吧!
這哪是“服軟”,分明有種鬱勃不平之氣在。
頷聯“青山是處可埋骨,白髮向人羞折腰”。
名句“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是由“青山是處可埋骨”化用而來,但二者表達的意義卻大有不同。
陸詩是無可奈何,名句是意氣昂揚。
陸游在這聯詩中想表達的是,自己白髮已生,恐怕要老死於巴山蜀水之地(“青山是處”)了,因此不願為“五斗米”向人折腰。
此聯上句還有歧解。有人認為這裡意為“我志在為國戰死沙場,祖國的青山到處都可以埋葬我的屍骨”。這樣解釋當然昂揚得多,也同名句的意蘊變得極為相似,但“是處”有“處處”的意思嗎?
——無論如何解釋,無可奈何也好,意氣昂揚也好,後一句還是可以看出陸游的固守來的,一個身處困境卻清高自守的詩人自我形象如在目前。
頸聯“末路自悲終老蜀,少年常願從徵遼”。上句承上,下句啟下。
“末路自悲終老蜀”化自杜甫句“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但是反其意而用之,在詩意上概與阮籍“窮途之哭”同。
《晉書·阮籍傳》:“(阮籍)時率意獨駕,不由徑路。車跡所窮,輒慟哭而反。”
阮籍時常不管道路,駕車任意而行,直至末路,大哭而回,表達的是一種“眾裡身單”、不被理解的孤憤。而陸游也“縱酒頹放”,也“不拘禮法”,他的“末路自悲”和阮籍是相同的。——這裡詩人是以阮籍自比。
此句聯絡的是頷聯上句,是在埋骨蜀山基礎上的強化,由無可奈何上升為激憤的表達。
“少年常願從徵遼”,則是透過今昔對比,表達了自己少年壯志不獲實現的痛苦,同時又為尾聯蓄勢。
尾聯“醉來挾箭西郊去,極目寒蕪雉兔驕”是緊承上聯而來的。
上聯下句用唐太宗親征遼地典,說自己的夙願是跟從明君,立功邊塞,保家衛國。但現實卻是,醉酒挾虧,於西郊寒蕪,射射野雞兔子而已!
透過這個對比,表達的是不被重用、壯志難酬之憤。——詩人的射獵哪是遣懷,分明是在洩憤!
值得注意的是,“極目寒蕪雉兔驕”的“驕”字。
“驕”寫出了雉兔的不可一世。良狗烹,良弓藏,才有雉兔之驕。顯然,這裡的“雉兔驕”是奸邪小人橫行的隱性表達。
陸游認為,自己之免官同小人橫行有關,因此射獵更是對小人的象徵性“審判”。
有人認為,此聯同蘇軾的“西北望,射天狼”表達的感情相近,其實不然。蘇軾所射“天狼”,指的是西夏,而陸游所射“雉兔”指的是朝野小人。所指既不同,感情當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