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早教育兒唷

    隨著母乳餵養知識的宣傳,很多媽媽都明白母乳餵養的好處,但寶寶到了一週歲以後,確實有許多母乳餵養的媽媽們開始煩惱:母乳是不是真的沒有營養了?要不要繼續母乳餵養呢?該什麼時候給孩子斷奶?的確,對於不少媽媽來說,母乳餵養寶寶延續至1歲以後面臨著很多的壓力與挑戰。

    人們對母乳餵養的兩個根深蒂固的偏見

    第一,“6個月後,母乳就沒什麼營養了”。大量的研究表明,無論寶寶到了多大,只要媽媽有母乳,母乳都會提供豐富的營養。只是寶寶6個月以後,單獨靠母乳不能滿足寶寶快速生長髮育的營養需求,需要及時新增輔食。

    幼兒自身的免疫系統要到6歲左右才健全,而母乳中富含免疫活性物質,在這之前,長期的母乳餵養,可以為孩子建立起一道天然的免疫屏障,能夠有效地預防諸多疾病的侵襲。研究顯示,1歲以後還吃母乳的孩子比同齡人更不容易生病。對於那些過敏體質的嬰兒,因拒絕或不能新增輔食,更是應該母乳餵養至1歲以上。有的個別家長反映,孩子吃母乳竟然吃到了5~7歲!

    第二個,“不斷奶,孩子就不好好吃飯”。這樣的說法既沒有科學依據。從母乳餵養到輔食新增再過渡到正式吃飯,這個過程中的每個環節是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的,一般不會出現“不斷奶,孩子就不好好吃飯”這一說法。更重要的一點是,母乳餵養有卻助於孩子接受固體食物,而吃奶粉的孩子,更容易出現挑食、偏食的現象,或許是因為奶粉餵養的孩子習慣了奶粉單一的口味後,不願意接受新花樣。當然,有的寶寶確實依戀母乳,需要恰當引導,才能更好的接受其他飲食,只要方法得當就不會因為吃母乳而不好好吃飯。

    一歲以後繼續母乳餵養還有哪些好處?

    母乳餵養是一種傳統的餵養方式,也是對寶寶身體最有利的餵養方式。國際衛生組織、國際母乳會以及美國衛生部等權威機構,呼籲全球的母親們將母乳餵養堅持到孩子2歲或2歲以上。

    現在很多西方國家已經開始鼓勵延長母乳餵養時間,因為母乳餵養不僅能增強寶寶自身抵抗力,還能讓孩子時刻感受到母愛和安全感,這對孩子的心理有很大的影響。有助於促進母子間的情感,增強母子間的依戀關係,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長期的母乳餵養還有許多其他好處,比如有利於幼兒口腔的發育、從而提高語言能力;母乳中獨特的生長激素促進孩子大腦的發育,另外也有利於母親自身的健康。所以,1歲以後的母乳仍有助於寶寶的營養健康,只要媽媽有母乳,又有條件繼續母乳餵養,就可以堅持。但同時要注意新增其他食物,以保證孩子的飲食均衡。當然,有母乳禁忌的只能斷母乳了。

    什麼時候給孩子斷奶?

    對於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的統一答案,什麼時候給孩子斷奶,是每一對母子之間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而定,但建議至少母乳餵養寶寶滿6個月。具體斷奶時間還要看孩子的成長情況,有條件的最好等到孩子自然離乳,一般在2歲左右。斷奶應循序漸進,自然過渡,但最應避免的是突然的斷奶。對於嬰幼兒,斷奶前,最好讓寶寶接受配方奶,1~3歲的寶寶最好選擇配方奶,但也可以選擇純奶或鮮奶,實在不願意接受配方奶,起碼能接受純奶或鮮奶。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防止對方在簽訂合同後偷換內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