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39位。易氏的發源地主要是河北、山西太原和山東。古代帝王把國家視為一姓之家業,故稱改朝換代為“易姓”。《史記·封禪書》:“其後百有餘年,而孔子論述六藝,傳略言易姓而王,封泰山禪乎梁父者七十餘王矣,其俎豆之禮不章,蓋難言之。”易姓的源流有:源流一戰國時期中山國被滅以後,其王室後代後來被秦國遷至太原,再逐漸南遷,分散於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並改姓易。源流二易姓乃黃帝后裔,黃帝象日月之形以作《易》,徵日月之兆以為姓,易者,日月為之也(象形文字,上日,下月);開物成務,生生不息之意也;《易》者,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周易彖辭上》,詳見《周易譯註》,黃壽祺、張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538—563頁。源流三源於姜姓,出自姜太公後裔,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作者在陝西黃帝陵,見館藏百家源流紀念館中,所記如此,並有盾章作為紀念。據史籍《姓氏考略》所載,春秋時期,姜太公的後裔中有人被封於易州(今河北易縣),他便以封邑名稱為姓氏,稱易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河北易氏。來源四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十五子畢公高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該支易氏源出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十五子畢公高,其後代畢萬在晉獻公屬下為大夫。在畢萬的後裔子孫中,有人食採於冀州東境的易水流域,其子孫遂以水名為姓氏,稱易氏,世代相傳至今。來源五源於韓信後裔,呂后殺韓信一門,韓信一幼子得太尉陳平幫助,由乳母帶出,遠遁江南,改姓為易以自保。故今廣東鶴山坡山易姓一族,逢農曆四月初二,必紀念陳平陳太尉生日,至今兩千多年,不曾中斷,太尉恩典,永誌不忘。
易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339位。易氏的發源地主要是河北、山西太原和山東。古代帝王把國家視為一姓之家業,故稱改朝換代為“易姓”。《史記·封禪書》:“其後百有餘年,而孔子論述六藝,傳略言易姓而王,封泰山禪乎梁父者七十餘王矣,其俎豆之禮不章,蓋難言之。”易姓的源流有:源流一戰國時期中山國被滅以後,其王室後代後來被秦國遷至太原,再逐漸南遷,分散於湖南、湖北和江西等地,並改姓易。源流二易姓乃黃帝后裔,黃帝象日月之形以作《易》,徵日月之兆以為姓,易者,日月為之也(象形文字,上日,下月);開物成務,生生不息之意也;《易》者,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周易彖辭上》,詳見《周易譯註》,黃壽祺、張善文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538—563頁。源流三源於姜姓,出自姜太公後裔,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作者在陝西黃帝陵,見館藏百家源流紀念館中,所記如此,並有盾章作為紀念。據史籍《姓氏考略》所載,春秋時期,姜太公的後裔中有人被封於易州(今河北易縣),他便以封邑名稱為姓氏,稱易氏,世代相傳至今,是為河北易氏。來源四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十五子畢公高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該支易氏源出姬姓。周文王姬昌之十五子畢公高,其後代畢萬在晉獻公屬下為大夫。在畢萬的後裔子孫中,有人食採於冀州東境的易水流域,其子孫遂以水名為姓氏,稱易氏,世代相傳至今。來源五源於韓信後裔,呂后殺韓信一門,韓信一幼子得太尉陳平幫助,由乳母帶出,遠遁江南,改姓為易以自保。故今廣東鶴山坡山易姓一族,逢農曆四月初二,必紀念陳平陳太尉生日,至今兩千多年,不曾中斷,太尉恩典,永誌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