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汗青觀測小先森

    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離騷》中有這麼一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史說絕唱,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 “騷體”詩歌形式。我們都知道史書中記載到屈原最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楚國,那麼如果當時秦軍攻破楚國郢都(今湖北省荊州區)後,屈原在撤離途中不自尋短見的話,歷史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有這麼一個民間傳說,說到是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節日,故事是這麼說的:屈原提倡把職務交給有才能的人,這樣才能齊心合力對抗秦國,但是觸動了宮中貴族的利益,最後屈原被貶值流放。

    變化二:秦國沒有統一六國

    眾所周知,屈原既是一名詩人,也是一名政治家,秦軍犯楚境,屈原組織樂平裡的青年奮力抗擊,他一方面居高臨下地對青年們進行思想教育,一方面巧用各種戰術,機智果敢地給敵人以沉重打擊,一展其非凡才華。楚國之所以覆滅有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不重用屈原,反將其革職流放,如果屈原在流放途中沒有自投泊羅江,而是投靠了別國受到了重用,那麼秦始皇統一六國的巨集圖可能發生改變。

  • 2 # 書海里游泳的魚

    屈原曾經很風光。

    20歲的翩翩少年屈原辭別父母,來到了郢都,不久做了楚國公子熊槐的侍讀,這一陪就是五年。

    5年的朝夕相處,屈原和有志青年熊槐互相吸引,是君臣、朋友、師生,有人說他們還有說不清的關係。

    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史記 屈平賈生列傳》

    變法圖強

    楚國是戰國時期比較強大的諸侯國,可是國內貴族勢力盤根錯節,腐敗盛行,楚國已不復昔日輝煌。

    楚懷王繼位不久,就被老鄰居秦國暴揍了一頓,失掉了大片土地。國內一片譁然,效仿秦國變法圖強的呼聲高起來。屈原開始變法,倡導美政。

    2.重用賢能。打破限制,不論出身,唯才是舉。

    3.富國強兵。加強訓練,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

    4.聯齊抗秦。聯合齊國,團結其他六國,一起對付秦國。

    變法就是要與傳統的舊勢力鬥爭,是利益之爭,也是你死我活的。秦國因商鞅變法而富強,可他最後也被五馬分屍,用生命鮮血保衛了變法的成果。

    屈原為何投江而死?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空有報國志,鬱郁無人知

    胸懷報國之志的屈原,三次被放逐,從左徒到三閭大夫,被他的好上司一次次甩鍋。背鍋俠屈原一次次徘徊在洞庭湖畔,回顧自己走過的路,酒量不怎麼好的屈原,醉了喝,喝了醉。在鬱悶中,用詩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用連珠炮的詩句抽打沒落的楚國。

    遭人誹謗陷害

    楚國貴族勢力強大,變法觸動了他們的蛋糕,豈能善罷甘休。他們結黨營私,特別是子蘭、靳尚和鄭袖早就對他恨之入骨,被秦相張儀耍的團團轉,出爾反爾的楚懷王自己把命也搭進去了。

    郢都失守國家不再

    喜歡”騎牆”的楚懷王,一次次被秦國虐,談秦色變。秦昭王邀楚懷王武關面談,終於想硬氣一次的阿槐被綁到咸陽,被俘三年,最後死在秦。

    屈原迎回齊國為人質的橫為王,就是楚襄王,不過和他的蜜月期三年後,他又被放逐了。

    他行走在洞庭湖畔,年復一年,郢都不斷傳來壞訊息,直到前278年,秦軍大將白起攻入郢都,掀翻歷代楚王墓,楚國滅。

    他寫下了《哀郢》

    而後,他選擇在5月5日,投入汨羅江的波濤。

  • 3 # 史論縱橫

    端午節即將到來,跟端午節相關的歷史知識還是要學習一波的,大多數一提到端午節,必然要提及屈原,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是屈原在汨羅江自盡以後,當地百姓聞訊後爭相划船前去營救,又擔心江裡的魚吃了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將米團投入江中,餵飽它們,前者成為端午划龍舟的標誌,後者成為吃粽子的由來。

    有人因此問道,假如當時屈原不投江,歷史將會怎樣的發展?

    其實早期的時候,楚懷王很信任屈原,年紀輕輕就讓屈原當了大官,主持楚國的變法,應該說屈原的變法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不過也因此得罪了很多貴族,要說大多數觸及貴族利益的變法,出發點應該都是不錯的。

    相比於吳起,屈原好像只是被楚懷王疏遠,相比之下,可能屈原的改革本身並沒有取得重大的成果,換句話說,得罪的人不夠徹底。

    屈原被疏遠到最後流放是因為極力勸阻楚懷王不要與秦國聯盟,而應該與齊國聯盟。

    當時張儀前來遊說楚王,只要楚國與齊國絕交,秦國願意獻出六百里土地,屈原極力反對,因此被楚懷王流放,而與齊國鬧掰。

    比如其中一篇《觸龍說趙太后》,過分的抬升了觸龍的重要性,因此,以這個角度來說,楚國敗於秦國全部歸結於張儀的欺詐是說不通的。

    這個事情其實不能賴楚懷王,秦趙之間鬧掰是早晚的事情,只不過這一次輸得實在是太慘,總體上而言,如果總結楚國這次失敗,不單單是外交上的原因,根本上還是軍事實力的不行,所以,不能將軍事上的慘敗,過多地從外交上找原因。

    比如司馬光著《資治通鑑》的目的,就是為了給皇帝看的,告訴皇帝執政得失,在他們的筆下,歷史上的失敗者都是昏庸無道的,而成功者大多數都是勤政愛民的。

    究其主要原因還是秦國商鞅變法後快速強大起來,在軍事擴張上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如果一個人手裡是一個王四個二,人家怎麼出不是贏,楚國的遭遇就是國力上無法與秦國抗衡。

    所以說,即使楚懷王聽信屈原的話,在外交上做得不是那麼差勁,最後的結果也好不到哪裡去,國家形勢在那擺著,戰國時期楚國雖然地盤很廣,但是還是蠻夷之地居多,在地位位置上也缺乏戰略優勢,北方直面秦與趙魏韓、齊國的五重軍事壓力。

    其實屈原在公元前313年第一次被流放,一直到公元前278年白起才攻破楚國郢都,屈原投江自殺,但是兩個時間點相差35年,也就是說,屈原的影響力其實很有限。

  • 4 # 謀士說

    屈原當時不投江楚頃襄王也不會重用他,正是因為屈原不被楚王重用,他才會投江!如果屈原不投江,對歷史最大的影響是,端午節就沒有祭祀屈原一說法!

    齊閔王被淖齒吊起來,以一種極其殘忍的手段將其抽筋,齊閔王哀嚎了好幾天才斷氣。在當時的齊中國人眼裡,楚國比其他五國還壞,所以憤怒的齊中國人將淖齒殺掉,並把楚軍趕出了齊國。自此,齊國唯一的一個盟友也背叛了自己,在秦國統一六國的時候,齊國都是無動於衷的。

    可以說,屈原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我認為屈原是當時楚國清醒的局外人。在今天看來,楚懷王真的不應該被張儀一次又一次的欺騙,而楚襄王面對盟國有難,也不應該趁火打劫,所以這是屈原氣憤的地方。就在齊國田單收復齊國的次年,屈原就投江自盡。作為一個愛國者,那種氣憤估計只有屈原自己能體會。楚懷王在位期間不重用屈原,楚襄王即位後依舊不重用他,屈原越想越生氣。如果說,楚襄王能重用屈原或許歷史真的會被改寫。

  • 5 # 芝士男孩

    先說一下我的觀點,歷史不會因為一個人而產生根本性的變化。春秋戰國,諸侯割據,連年戰亂,人民苦不堪言。結束戰亂,安居樂業是當時人們最為迫切的心願。而秦國也只是應運而生,擔任了完成這一歷史任務的責任而已。

    屈原,楚中國人(現在的湖北秭歸人),自稱是古帝高陽氏的後裔,他在《離騷》中就寫過:“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的千古名句。

    屈原雖是貴族,但為了國家長久發展,他擔當起了當時楚國的改革派,起初,還能贏得楚王的信任,讓其草擬法令,聯齊抗秦,但是同為貴族的寵妃鄭袖,兒子子蘭和上官大夫靳尚,卻只想著維護自己的貴族特權,經常在楚王耳邊說屈原的讒言,導致楚王漸漸疏遠了屈原。

    戰國時期各有雄主,很明顯,當時屈原輔佐的楚王並不是一代英主,這也就給屈原後來的投江埋下了伏筆。

    屈原一生遭遇兩次流放,流放的經歷也讓屈原深深感受到了底層人民生活之艱苦。

    屈原第一次流放是因為利令智昏的楚懷王三番五次被張儀巧舌所欺騙,屈原竭力勸諫楚王卻遭楚懷王反感,最終被流放到漢北地區。

    而楚懷王,因為不聽屈原的忠言,貿貿然前去秦地和秦王赴會,一入武關就被囚禁,沒過幾年,命喪秦地。

    屈原的第二次流放還是因為秦國,楚懷王死後,楚襄王繼位,當時的秦國勢頭正猛,楚襄王企圖割地求和,保得一時太平,屈原竭力反對,並責怪子蘭還是懷王,因為當時身在秦地的子蘭竭力勸懷王赴會,才導致懷王死於秦地。

    子蘭心生怨恨,指示靳尚在楚襄王面前說屈原的讒言,最後,屈原再一次被流放到江南地區。

    屈原在這前後,曾沿江西上,還想看一看這滿身瘡痍的祖國和他終身輔佐的楚王。結果只看到強秦的步步進逼、楚國朝廷的腐敗和昏庸。

    楚國首都被秦國攻佔,楚襄王倉皇逃往陳都,百感交集,極度無望的屈原懷著無比複雜的心情投入了汨羅江。

    屈原一生文學著作極多,《離騷》最為出名,在民間,屈原的影響力也非常大,就連現在的端午節,都是為了紀念這位忠貞之人。

  • 6 # 小牛絮叨

    楚國當時的國勢已去,而屈原早已被流放,當時選擇投江自盡,只是難以接受國家的滅亡,悲痛欲絕,再加之他被流放後壓抑的心情,最終走向了不歸路。所以屈原投江與否,對歷史走向並沒有什麼影響。

  • 7 # 我是70後的故事

    屈原不投江,並不能改變歷史的程序。我們讚頌屈原的忠貞與愛國,我們喜愛他的《離騷》與《九章》,但我們也知道,弱楚無可挽回,強秦如日中升,誰也阻擋不住歷史的車輪。也許可以延緩歷史的步伐,但改革的洪流無可阻擋。因為屈原,我們有了詩歌的一座高峰;因為投江,我們有了節日的一些紀念;因為楚亡,我們有了中國的大一統。偉大,不因死亡而泯滅;歷史,不因偉大而更改。我們紀念屈原,是因為他的精神,他的品格,他的才華。我們回顧歷史,是為了不重蹈覆轍。

  • 8 # 劉一千五

    屈原投不投江 對歷史的走向已經不重要了。屈原投江時,楚國已經爛得不可以收拾了。被別人滅亡的結局已經註定了,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屈原的自殺,楚國的傾襄王和令尹子蘭,上官大夫已經把持了政權,他們又是親秦派,勢力又大,想撼動不容易。上千年的痼疾,一個屈原是無能為力的。

    屈原的悲劇還在於,他是文官,他又會寫文章,而且,在文章裡面不加節制地渲染自己的感情,牢騷滿腹,當權派看了,自然不高興。這也是取禍之道。

    屈原知道楚國面目全非,每況日下,覺得絕望,他不想看到楚國滅亡的那一天,於是,懷抱石頭,走向江中。

    楚國的最好時代和由最好時代走向日益衰弱,屈原應該說是見證人。所以他才覺得不甘心,積極向楚懷王提出拯救楚國的政治主張。屈原是好心,但是,好心沒有好報。

  • 9 # 四渡刺水

    屈原是中國第一位偉大愛國詩人,他的政治主見不被採納,受奸人陷害含恨投江,但他的《橘頌》《離騷》《問天》鉅著流芳百世,愛國情懷被後世敬仰!

  • 10 # 依桕

    屈原投江沒有如果

    歷史在那一天,屈原投不投江,已和楚國的存亡沒有一毛錢關係。如果有關係,那麼就是他對楚國一草一木的真愛,和國之傾倒痛不欲生的真痛!

    如果歷史的車輪能倒退到屈原第一次放逐的那一年,那一年他風華正茂,而且周赧王像周懷王早些年賞識信任他一樣,給他施展抱負的舞臺,楚國的命運即便不完全改寫,讓秦國佔領時日也會再拖延一些。

    可是,歷史沒有如果。屈原投江沒有如果。如此,中華民族才有了一個專門為紀念一個人綿延兩千多年的一個節日。

    又一端午節將至。懷才不遇兩千多年的詩祖,一向安好!

  • 11 # 香姐逛歷史

    端午節即將到來,跟端午節相關的歷史知識還是要學習一波的,大多數一提到端午節,必然要提及屈原,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是屈原在汨羅江自盡以後,當地百姓聞訊後爭相划船前去營救,又擔心江裡的魚吃了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將米團投入江中,餵飽它們,前者成為端午划龍舟的標誌,後者成為吃粽子的由來。

    去年他出生在古代的帝王之家,雖然祖上是一國之君曾經,他們家算是旁系,但也是實實在在的王公貴族。可他並沒有像王,公子弟那樣,享受生活,反而常居住在百姓家中,體驗尋常人的生活,就這樣他深刻的能感受到百姓生活的辛苦,也立志將來一定要努力改變現狀。從小很愛讀書,對很多經典古籍也是多次進行閱讀,因為他經常幫助民間百姓,從小也就在百姓口中積攢下了不錯的口碑。

    雖說她入宮不久,但是也憑藉著自己出色的謀略,很快便在宮中站穩了腳步,還屢屢立功,雞在宮中地位逐漸升高。並且她還代表楚國出使過很多個諸侯國,面對別的國家模式的言論威脅,他卻毫不退讓,就這樣她的名聲也逐漸在各個諸侯國中洩露。這樣他的權力和地位也達到了最高。他覺得秦國實力煥然一新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在國家制度上不斷的進行改革,這樣在他的倡導之下,也著手對楚國的體系進行改革,他覺得對於貴族勢力削減是很重要的。可在這期間他卻遭奸人所害,流放到其他地方。

    在楚國的勢力被眾多諸侯國削弱之後,屈原這才被重新調到朝中,此時的出國形勢已經是非常不好。當時的太子對屈原也是非常不滿,就是因為他的改革危害了很多王公貴族的權益,因此在他登基之後,屈原再一次被流放。如果按照屈原的想法堅持下去,那麼當時的楚國肯定會有與秦國對戰的能力,但就是他沒有碰到一個支援它的民主,這才導致他最終失敗。他被流放期間,也寫了很多的文學作品,成為後世的財富。在他途經長沙的時候,聽聞楚國的悲慘遭遇,悲憤欲絕,便跳進那滾滾江水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其實屈原在公元前313年第一次被流放,一直到公元前278年白起才攻破楚國郢都,屈原投江自殺,但是兩個時間點相差35年,也就是說,屈原的影響力其實很有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封神第一仙鴻鈞老祖降臨,為何要讓輩分極低的哪吒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