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山草堂珍玩
-
2 # 良人執戟2
在磚瓦上拍印幾何形花紋,雖然分佈地區遼闊,但主要集中於長江以南。
這是一種獨特的原始文化。
繩紋是較為常見的幾何紋樣。
繩紋的歷史十分悠久,可以上達二萬多年前。那是用草繩拍印在泥陶製品的表面而形成的。
江西萬年仙人洞洞穴遺址的上下二層文化堆積,下層的㚒粗砂紅陶繩紋比較雜亂、淺痕,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上層就要晚一些。請看圖。(1.繩紋。江西萬年仙人洞出土)
可以看出紋飾粗糙,單一。
上圖是商周時期的紋飾,明顯的效果要複雜和精細一些。
上圖是戰國時期的幾何圖案,已經趨於簡單了。
從上面的圖案變化可以看出這種原始的"幾何印文陶文化",它的萌芽、產生、發展、興盛、衰落以及傳播等問題,目前尚無定論。我準備從藝術的角度解釋題主的問題。
史前的"幾何印文陶文化"我們稱之為"準藝術"。
實用品的進一步發展就是"準藝術"。(龍山文化陶器的刻畫)
上圖就是準藝術的繁榮標誌。
它表現了史前原始人朦朧的審美意識與思想感情。
直到有一天原始人完全擺脫了實用性,變成了純碎的審美意識與思想感情的表現。這就是"純碎的"藝術了。
經過商周青銅時代到秦時的建築和雕塑藝術,我們來到了漢代。
漢代的美術特點是表現對普通逝去人的尊崇,為他們創造美好的陰間生活。
漢代的畫像石和畫像磚用於墓室或者祠堂等建築物上的有模印或者捺印像的磚或者石。
漢代的畫像磚石生動記錄了漢代的政治、經濟、思想、風俗等等的寶貴資料,可以說是漢代的"百科全書"。
(漢畫像磚石圖)
從上面的論述可以感覺到一、二萬年前的繩紋圖案在漢代已經難以登上大雅之堂了,只有一些個別的民間磚瓦窯少量的燒製了。
淘汰落後的表現形式,是藝術發展的必然。所以後世沒有傳承。繩紋的作用就是一種"準藝術"表現,這就回到本文開始。
漢代磚瓦做的繩紋我以為它就是用來裝飾,另一方面曾加裝飾位置的強度!隨著技術的進步,繩紋這一裝飾作用與美觀效果被其它更好看更勞固省時省力辦法所取代!重而繩紋這一延續了多少年的傳統做法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