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境分為四個層次人生經歷到一個階段,就會對如何生存、發展、競爭等等問題進行一種總體的思考與認識,進而對整個社會、環境、人際關係等等各方面形成一種較為系統、屬於自我的結論,即一個人的生活觀、價值觀。這些觀點一經形成,就會反過來引導主體,在面對來自生活各方面的外在壓力與資訊時,做出一種較為一致的情緒反應。這樣一種較為穩定、較寬範圍的情緒總和,就構成了一個人的心境。心境一方面是個人價值觀在內心裡的隱性顯現;另一方面,又會反過來影響人們對生活的判斷與交流。當你有一種積極、樂觀的心境時,就算髮生的各種事件較為不利,自身也能產生一種易於接受、心情舒適的反應。反之,當人的心境偏於低沉,既便有一些開心之事,也依然會存在著許多消極的情緒體驗,心理學家稱這種現象為心境的彌散性。因此如何使自己對生活更客觀、更正確,從而使自己的心境趨於平和、樂觀、優勝,對於一個想享受生活,有志創造的人,就顯得萬分必要了。依據馮友蘭所著的《新原道》一文,可將人的心境分為四個層次。一、自然境界自然境界中的人對於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沒有必成之心,完全順從於事物的自然發展。當然他不是對於事物規律充分覺解後的自然適應,而是由於對規律的無知無覺,而不能不受自然的支配。二、功利境界功利境界中的人,是有著自己的事業心的。但是卻以自我需要為中心,很少顧及到社會的需要,當他的目標順應社會的需求時,也能為社會做出貢獻,比如秦皇漢武。但如果名利纏身,又因其對世事、人生的觀點有失偏頗,不能不常處迷惘之中,喪失對時事的正確判斷,從而在矛盾的旋窩中,不可自拔。三、道德境界道德境界中的人,不但知道要做某事,還知道做事時要考慮到社會的需要,不但要為這一時代做出貢獻,也會為下一代著想,因此他們要“盡倫”,即完成使命與責任,“儘性”,把握事物的規律。因其顧全大局,所以對自己物質上的要求不多,心靈可以平和寧靜。但如果他的道德追求不能實現,社會紛亂不堪,又不能看破時代的侷限,那他心靈上的痛苦與孤獨也依然會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四、天地境界這一境界中的人思想最高遠,最遼闊。他們不但為今人、後人考慮,也為前人思想,在他們心中,世事中的往、來、古、今,都是一體,世間上的人、物、天、地,亦都為一體。他們覺解到,人生於世間,不只為已、為人,還要為世界;不只為今生,還有為後世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因為他們的思想穿越時空,所以他們毫不在意當世對他們的評價,尤如蘇格拉底、布魯諾等,都是被當世冤屈致死。但在他們死時,卻都堅信未來的世界會給予他們公正的評判。而莊子一生崇尚無為,卻並非不是真的“無為”,只是覺得“有為”的條件不成熟,也就不做徒勞無功之事,轉而專心著述,留待後人完成他的心願。所以這些人不論生時是榮是辱,是福是苦,都對之一視同仁。因為在時間這個天秤上,除了他們為這個社會所貢獻的價值,其它一切都失去了重量,所以他們不爭,他們爭的是世間的真理、大道之明示天下。以上四種境界,境界愈高者心境愈平和、愈寬容,人愈是能承受生活所帶來的壓力、阻力,愈能看出世事真偽,愈能合於天理,愈能發揮人的價值。而在天地境界,其心可容宇宙,人事早已看破,所以紅塵不惑其心,是謂靜心、一心!因其幾於天道,所以萬物皆可為其所用,而有莊子“一心定而王天下,一心定而萬物服”之說。而境界愈底,愈覺事事不順,因其“看不破”,所以“衝不過”,只好在矛盾的網羅中痴纏一生。
人的心境分為四個層次人生經歷到一個階段,就會對如何生存、發展、競爭等等問題進行一種總體的思考與認識,進而對整個社會、環境、人際關係等等各方面形成一種較為系統、屬於自我的結論,即一個人的生活觀、價值觀。這些觀點一經形成,就會反過來引導主體,在面對來自生活各方面的外在壓力與資訊時,做出一種較為一致的情緒反應。這樣一種較為穩定、較寬範圍的情緒總和,就構成了一個人的心境。心境一方面是個人價值觀在內心裡的隱性顯現;另一方面,又會反過來影響人們對生活的判斷與交流。當你有一種積極、樂觀的心境時,就算髮生的各種事件較為不利,自身也能產生一種易於接受、心情舒適的反應。反之,當人的心境偏於低沉,既便有一些開心之事,也依然會存在著許多消極的情緒體驗,心理學家稱這種現象為心境的彌散性。因此如何使自己對生活更客觀、更正確,從而使自己的心境趨於平和、樂觀、優勝,對於一個想享受生活,有志創造的人,就顯得萬分必要了。依據馮友蘭所著的《新原道》一文,可將人的心境分為四個層次。一、自然境界自然境界中的人對於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沒有必成之心,完全順從於事物的自然發展。當然他不是對於事物規律充分覺解後的自然適應,而是由於對規律的無知無覺,而不能不受自然的支配。二、功利境界功利境界中的人,是有著自己的事業心的。但是卻以自我需要為中心,很少顧及到社會的需要,當他的目標順應社會的需求時,也能為社會做出貢獻,比如秦皇漢武。但如果名利纏身,又因其對世事、人生的觀點有失偏頗,不能不常處迷惘之中,喪失對時事的正確判斷,從而在矛盾的旋窩中,不可自拔。三、道德境界道德境界中的人,不但知道要做某事,還知道做事時要考慮到社會的需要,不但要為這一時代做出貢獻,也會為下一代著想,因此他們要“盡倫”,即完成使命與責任,“儘性”,把握事物的規律。因其顧全大局,所以對自己物質上的要求不多,心靈可以平和寧靜。但如果他的道德追求不能實現,社會紛亂不堪,又不能看破時代的侷限,那他心靈上的痛苦與孤獨也依然會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四、天地境界這一境界中的人思想最高遠,最遼闊。他們不但為今人、後人考慮,也為前人思想,在他們心中,世事中的往、來、古、今,都是一體,世間上的人、物、天、地,亦都為一體。他們覺解到,人生於世間,不只為已、為人,還要為世界;不只為今生,還有為後世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因為他們的思想穿越時空,所以他們毫不在意當世對他們的評價,尤如蘇格拉底、布魯諾等,都是被當世冤屈致死。但在他們死時,卻都堅信未來的世界會給予他們公正的評判。而莊子一生崇尚無為,卻並非不是真的“無為”,只是覺得“有為”的條件不成熟,也就不做徒勞無功之事,轉而專心著述,留待後人完成他的心願。所以這些人不論生時是榮是辱,是福是苦,都對之一視同仁。因為在時間這個天秤上,除了他們為這個社會所貢獻的價值,其它一切都失去了重量,所以他們不爭,他們爭的是世間的真理、大道之明示天下。以上四種境界,境界愈高者心境愈平和、愈寬容,人愈是能承受生活所帶來的壓力、阻力,愈能看出世事真偽,愈能合於天理,愈能發揮人的價值。而在天地境界,其心可容宇宙,人事早已看破,所以紅塵不惑其心,是謂靜心、一心!因其幾於天道,所以萬物皆可為其所用,而有莊子“一心定而王天下,一心定而萬物服”之說。而境界愈底,愈覺事事不順,因其“看不破”,所以“衝不過”,只好在矛盾的網羅中痴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