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快樂庭院
-
2 # 蘇小妮
這個題目叫人看不懂啊,新學生到學校報名,老師為學生和家長到了一杯水,被家長髮到網上,老師很感動,老師是為學生和家長到了這杯水,自己感動了自己呢?還是這樣的行為,家長髮到網上,讓老師覺得很感動呢?
前段時間天氣一直都非常熱,偏偏有很多學校都是選擇在這時候開學,有的學校是要軍訓,或者是組織開學前的一些相關活動,因為趕上這樣的熱天,所以老師給家長和學生倒杯水,我覺得也是很自然的事情,畢竟對於家長和學生來說,可能不瞭解學校的設施情況,不知道水在哪裡,不知道怎麼去倒。老師做了這麼一點小事,我覺得也是非常非常自然的事,老師應該不會說因為這點事情就被自己感動了,如果是如此的話,那這個老師也太容易被自己感動了,或者說作秀了。
當然,我相信老師給家長和學生倒水也是出自於純粹的自然的關愛,並沒有要求家長去發到網上,更不會因為說家長髮到網上,就讓她感動到什麼什麼程度,感動就那麼容易得嗎?或者說老師是因為需要家長在網上給他發,所以才會給家長倒水嗎?那麼,這樣的網上發,又會給老師帶來什麼好處呢?讓他出名嗎?學校會獎勵他嗎?否則的話,為什麼要感動呢?
我想對於對於老師來說,除了在教學上教出的學生教出好的成績,讓他們感到自豪之外,其他的事情我想對他們來說並不是特別看中的,因為一個家長把老師的倒水的行為發到網上去,就感動,那這樣的老師也太容易感動了,或者說他的感動太沒有原則了,你想你會對這樣的老師表示敬重嗎?至少我不會。
-
3 # 司徒餘生
其實這本身不是多大的事,也沒有太大的新聞價值,那麼怎麼就成了在家長群裡關注度高的新聞了呢?
首先作為老師,我們應該站在與家長平等對話的角度反思我們平時溝通的方式是否足夠好。目前,不少家長非常關心孩子的學習狀態,也不斷透過微信群等形式與老師溝通。或者在孩子犯錯後,被老師叫到學校進行談話。不過,後者的溝通就不是那麼和諧了,往往是家長因為孩子種種不良表現被老師訓斥的跟孩子似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們往往單刀直入,開誠佈公的與家長進行談話,而不注重談話的技巧,雙方的溝通也不是平等的。
再回到那位老師的做法,僅僅是因為倒了一杯水,就溫暖了家長的心,也讓談話的效果大大提升。
由此可見,老師樹立平等意識、服務意識,注意與家長的溝通技巧與細節,往往比談話本事更讓家長感動。我們轉變家校溝通方式、充分尊重家長是今後處理與家長關係的重要前提條件。
-
4 # 不管3721
背景:我經常在辦公室給我的高中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倒水泡茶,甚至還請家長去學校食堂就餐體驗孩子的生活,包括畢業了的學生回來看我都這樣的,無關成績好壞和表現優劣。我的理解是:
1.老師給家長及學生倒水,說明這個老師師德高尚,能保持與家長、學生的平等關係而不是高高在上、頤指氣使。老師、家長和學生,大家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來到學校後老師是“主人”,必要的“地主之誼”還是要有的。同時,老師禮待家長,會讓學生很受感動,覺得老師“看得起”他們。如果打罵學生一頓,學生也許無所謂,但怠慢甚至刁難家長,會讓學生覺得很對不起父母,產生“老師你對我隨便無所謂,但怠慢甚至侮辱我爸媽絕對難以接受”想法,從而產生對立情緒,這是很難化解甚至會記恨這老師一輩子的!但老師做到有禮有節,學生也許會記這老師一輩子的好。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吧。
2.由於目前社會現狀,讓老師與家長學生的矛盾凸顯。家長見老師也許自然會產生“低人一等”的自卑,所以見老師主動倒水給家長和孩子,定有“驚為天人”“受寵若驚”之感,不只是接過水說聲“謝謝”叩叩手指那麼簡單自然的回謝,於是也才有“拍照”“炫富”之舉!當然這也反映這個家長懂得感恩。於是,一個“講究的老師”,一個“感恩的家長”,勾畫出一副和諧畫面!
其實,無論老師、家長、學生,大家都心平氣和,要在教育子女上“老師家長結成統一戰線、立場一致”,三方形成合力共同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才是王道,不要一提教育孩子就“老師趾高氣揚、頤指氣使”、家長“唯唯諾諾、言聽計從”、學生“反眉掉眼、拒不接受”……總之,正常的事,平常看待吧!
-
5 # 使用者7972142042519
家長到學校,長途跋涉,旅途辛苦,口乾舌燥,老師為其倒水是應該的,作為受過教育的人,正所謂知書識禮。當然,條件是要有杯子,沒杯子,水也沒處倒。老師為家長倒水,一萬個應該,誰讓你請家長到學校呀?
-
6 # 大寫人生
新生報名期間,老師為學生及家長倒水一事,我要為老師與家長點贊。我的理由有三:
1.老師親自為學生、家長倒杯水,這是一件普通的事。這是我們包括老師待人接物應有的文明禮儀,也尊重他人到來之意,特別有學生在場的情況下,這種文明禮貌本身就有以身作則的作用,對學生能產生表率影響。對家長的尊重,會贏得家長對老師工作理解、信任與支援,使家校配合更密切,教育學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接待家長,作為老師的我,平時在接待中還會與家長談談孩子最近情況,或商討些好的教育方法和管理方法,或詢問下最近孩子在家的表現以及孩子的優點。
2.學生家長把老師為自己、孩子倒杯水發到網上。這是發自內心感恩的表現,宣揚正能量的最好詮釋。他在為老師的行為點贊。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態度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家長的言傳身尤為重要。有其母必有其子,就說明了這樣的道理:有什麼樣的家長通常就會有什麼樣子的孩子
3.現在社會家師關係越來越緊張的情況下,老師為學生、家長倒杯水的這種行為更是難能可貴,緩解社會對學校、老師的偏見,為營造和諧家校關係創造條件。只要人人都互相尊重,社會將會是美好世界!
回覆列表
一杯水,成了熱議!
這杯水透亮,不同人透過這杯水看出了不同的自己!
百度訊息,事情如此:
新生報名,天氣炎熱,一位家長順手遞給老師一瓶水,另一個家長順手拍照發到學校群。之就引起了後來的校長出動找老師談話······之後就是現在網上的各種熱議了。
如果不是老師和家長的關係,而是路人,看到他人為自己的事情汗流忙碌的不可開交,心存感激遞上一杯水,這並不為過吧。如果換做是自己忙碌到無暇擦汗渴極之時,有人善意地遞上一杯水,指定是心存感激。
這就是理解和溝通。
說到遞水的家長,我真的很理解,也很感激!
這是一位善良的家長,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
老師為新生報名登記之時的忙碌,估計沒有孩子的人是很難體會的。在七月十號左右,學校統一發放畢業證,家長可以代領,我去幫孩子領畢業證,那還是在一個四處通風的陰涼大廳裡,每個班的班主任負責自己班的每一個孩子的畢業證和志願填報復核表,一個班有四十多人,孩子加上家長就不止四十多人了,還有四處找好朋友的同學來回走動,場面之鬧,老師之累,真的很讓人動容!在那個場合,真的不忍心過多地耽誤老師的時間,就想趕快領完畢業證、複核過孩子的志願表之後快點讓後邊的家長或者孩子辦理,我喜歡涼爽、舒適,別的家長和老師也是一樣的。
人可以換位思考,老師也是人,也是精力有限的,儘管他們做的是他們的工作,可是家長沒有理由對老師做出過於苛刻的要求,不能要求老師做到一個不知疲累的機器。
從這一點來說,這位給老師遞水的家長真的很有愛心、能體諒人!
也許有個別家長會說這位家長厲害了,想借這個機會和老師套近乎!想讓老師以後多照顧一下自己的孩子!
如果這麼想,也只能對之搖頭嘆息:小肚雞腸,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這麼忙亂的場面,遞上一杯水,說實話過後也有可能根本記不住是哪位家長給的了。更何況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是天長日久處出來的,不是家長的一杯水能決定的。一個孩子能否得到老師的青睞,關鍵是學生的言行和教養,不是家長的臆測或者想當然的。
退一步來說,就是家長做到為了自己孩子去體諒老師的辛苦、表達對老師的尊重這又有什麼過錯呢?難道不是值得提倡的嗎?也許有的家長會臆測:不知道以後會怎麼拍老師馬屁呢!
其實,人和人之間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有的時候看似和拍馬屁有點像,其實是完全不同的。做為家長、已經活了幾十年的家長,又怎麼會不理解呢,為了把事情辦好、辦順利,體諒一下他人、表示一下尊重,是於人於己都很好的事情,很多人死板地把好好說話、互相尊重理解為拍馬屁那就隨他吧,我們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心意去作人做事就好了。
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理解他人也是理解自己。能讓事情順利舒心的為什麼還非要把事情搞糟大家都不順心呢?
校長找老師談話也是小心不為過,只不過大家不要過於敏感吧,就如家長遞上了一杯水,遞了就遞了,喝過恢復一下精神接著該做什麼就做什麼就行了。至於拍照發到群裡的那位家長髮過也就發過了,你最好搞清楚自己是家長,和老師不是敵人,而是一個戰壕的戰友,家長和老師的目的是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所以做為家長的最主要工作是和老師一起配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把眼睛對準老師手中的一杯水是誰給的。